2020庚子年【冬至】

清风幽兰

<p>冬至</p><p>阳生冬至苏农物,料峭梅枝已露新。</p><p>昨晚迟眠寒气彻,和衣抱臂叹颦呻。</p><p>久居负重轻过节,去疾调心静候辰。</p><p>但愿花开春暖喜,蹉跎岁月气精神。</p><p>12月21日(庚子十一月初七冬至)</p> <p>轉自信大楊力教授微信</p><p>冬至曾经是年首</p><p> 今天是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周人灭商后,周武王觉得镐京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太编西了,于是想在离天室山(嵩山)不远的地方,伊、洛之间的“有夏之居”选定了新国都城,将九鼎迁于此。遗憾的是不久周武王即病逝。 但继任的周公周成王没有忘记周武王的遗志开始在伊洛之间营建新都洛邑。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p><p>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这就是著名的周公测影。</p><p>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载“唯王迁宅于成周,宅此中国 ”,是“中国”一词的最早记录。这个铸有“中国”二字的青铜器,指明“唯王迁宅于成周”,专指洛阳。所以,真正的周公测景定天下之中的位置,应该是在古洛邑的正南方,“涧水东、瀍水西”,涧河入洛河(涧汭-颊鄏)区域向正南延伸。按此法逢夏至日,以八尺圭表测量日影,影长1尺五寸的地方即为“地中”。与同纬度的不远处登封告城就有这一特征,加之郭守敬建造观星台,登封申遗"天地之中"成功,后来洛阳对此颇有异议。</p><p> 选定国家都城后,周公开始制订国家礼仪制度, 以夏历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p><p> 圭为立杆,表为平台,后天改进为圭表也是利用日影的关系,视当夏至正午时太阳高度,确定24时节,元代忽必烈重用郭守敬等大规模天文观测,修订历法。郭守敬研制观测仪器,先后创制了简仪、高表、仰仪、景符等十八种天文仪器,而观星台实际就是郭守敬创建改进的高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