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壁之战

李建文

<p>《敕勒歌》之玉壁之战</p><p>作者,晋中李建文</p><p>《敕勒歌》与玉壁之战】山西历史悠久,在古代一直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故而数千年来,山西历史上曾爆发过很多战争,留下了许多古战场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的玉璧城遗址,由于在北朝时期处于东魏与西魏的分界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著名的古战场之一。这里不仅见证了东魏与西魏的那场玉璧之战,更留下了传诵千古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北魏分裂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魏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和宇文泰手里,君主不过是傀儡而已。两魏以黄河为界,东魏以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都,占有函谷关以东原北魏的大部分地区;西魏以长安 (今陕西西安市)为都,占有原北魏的关中一带。两魏彼此对立,后又分别为齐、周所代,最后齐为周所灭,山西始终是首当其冲的争战之地。战略要地——玉璧城公元534年,西魏骁将杨檦东渡黄河,占领河东地区(今山西省西南一带)。河东从此成为了东魏和西魏争夺的焦点。公元538年,西魏以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地处险要,修筑了玉璧城。玉璧城成为了西魏进入河东站住脚进而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涉足河东如坐针毡,见其又筑城玉壁自然更如鲠骨在喉,先后两次亲自率军攻打玉壁,引发了玉壁之战。玉璧之战首次玉壁之战发生于542年初冬。高欢由晋阳沿汾河谷道南下,兵临城下,围困玉壁,连续攻打九天不下,天逢大雪,城外野战,士卒饥冻,死伤惨重,无奈撤军。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再次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不得不撤军。《敕勒歌》因玉璧之战而被广为流传高欢病中由玉壁班师晋阳后,出于兵败后激励将士,使骁将斛律金作《敕勒歌》,这就是那首传诵千古的名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描绘北国草原辽阔无垠、气势恢宏的游牧族民歌,借玉壁之战被记载到了《北史》中而流传了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