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故事纯属虚构) </p><p class="ql-block"> 作者:崆山烟雨</p><p class="ql-block"> 诗词原创:刘素军王明军等</p><p class="ql-block"> 编审:溪水 安翠荣</p> <p class="ql-block"> 《梅花钻戒》 引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大风浪里练红心。毛泽东思想来武装,横扫一切害人虫!……”在那个大批判大斗争大动荡的火红年代,也暗暗滋长了另一类人。请阅读斧正言情故事《梅花钻戒》。</p><p class="ql-block"> 弯弯曲曲的泜河发源于太行山深处,自西向东流去。泜河有南北两个源头,两条支流在陈玉兴家乡泜阳县东石头庄村西两公里处汇合,清清河水下是细细的白沙和鹅卵石,水边生长着芦苇和蒲草,河畔有柳树林和杨树林。浅水中一群群鲢子鱼穿梭而上,野鸭和白天鹅自由自在地游着,偶尔快速地吐食一条小鱼。只有深水处才有鲤鱼、草鱼和大鲶鱼。</p> <p class="ql-block"> 泜河是泜阳人民的母亲河,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汉时置房子县,隶属常山郡。后来县城搬迁到泜水北岸,始称泜阳县。特产有著名的贡品房子锦和邢白瓷。泜水流经泜阳城东南,再向东从京广铁路(原京汉铁路)泜河大桥下穿过,流入唐尧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吟咏泜阳的山水,最出名的有唐代李白和明代乔壁星。当代写泜河的诗作窃认为当数宋玉霞老师写得好,散文当数苦茶米老师写得好。学诗的人也写崆山泜水,诗坛新人清泉诗友学习律诗时就有一首诗,是写古今泜河的,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一条泜水叙春秋,千载祥云伴远流。 </p><p class="ql-block">房锦邢瓷通四海,汉商唐使遍神州。</p><p class="ql-block">洞天山水八方聚,福地清泉一日游。</p><p class="ql-block">诗赋激扬花海浪,江河指点庆丰收。</p><p class="ql-block"> 泜阳县冯村火车站就座落在铁路西边,钻过铁道涵洞往东走,穿过107国道就到了唐尧县尹村,陈玉兴姑妈家就住在尹村村西头路北。</p> <p class="ql-block"> 泜河冬春两季水不大,如遇春旱,泜河有三个地方水钻入地下又从下游冒出,所以泜河又叫三断绿阳河。第一断就在传说中的三国名将赵云故里澄底村南。</p><p class="ql-block"> 如果夏天遇到暴雨,泜河就会泛滥成灾,淹没沿岸的庄稼和树木,十几米高的大树,倒入泜河,霎时连树稍都看不见。历朝历代泜河不知呑噬了多少生灵,却意外地救下抗日英雄白冰的性命,为本故事打下伏笔。</p> <p class="ql-block"> 《梅花钻戒》 第一章</p><p class="ql-block"> 陈玉兴第一次去北京是在1966年5月20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当时他在泜阳中学还没有读完高中二年级。那年春天,学生先是下乡帮助抗旱。玉兴那个班先后去了两个村子。回校后,就是批判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后来又传出停课闹革命消息。玉兴的姑父让玉兴陪同他去北京看望他的儿子李文中。</p><p class="ql-block"> 李文中“哈军工"毕业,在七机部某研究所工作。陈玉兴在姑姑家饱餐一顿,然后穿过107国道,钻涵洞前往冯村火车站。陈玉兴背着一个口袋,里边是他妈妈从自家园子是给李文中家摘的蔬菜,姑父也背着一个面袋,里边是给自己儿子家带的小米麦仁和花生。</p><p class="ql-block"> 在冯村火车站上车,蒸汽机车呜呜鸣笛,车轮发出轰轰轰的声音。火车开动,铁道两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坐了小半天一整夜火车才到达永定门火车站,不知表哥什么时间去的火车站,他们下车以后,表哥就在火车站接他们。</p><p class="ql-block"> 他们坐公交车路过天安门,陈玉兴一看天安门怎么在路东边,才知道自己转了向。车到公主坟换乘,到永定路下车,李文中的家在七机部二院家属楼。</p><p class="ql-block"> 中午表嫂在721医院值班,他们就在单位食堂就餐,每人要了一盘黄羊肉炒莴笋,主食是白面馍馍。同桌走来一位中年女干部和一名女学生,俩人脸面长得一模一样,鹅蛋脸,丹凤眼,柳眉稍弯,面皮白皙细腻,一看就是亲母女。</p><p class="ql-block"> 陈玉兴眼前一亮,这母女他觉得似曾相识,在集市上见过,还是在电影里见过?玉兴一时想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 李文中赶紧站起来给大家互相介绍说:“这是我们书记和她女儿刘萍,这是我父亲和我表弟陈玉兴。”</p><p class="ql-block"> 陈玉兴的姑父赶忙站起来跟书记握手。猛然间陈玉兴发现书记手上的梅花钻戒跟她母亲那枚一模一样。它不是普通的金戒指,它比一般戒指宽许多,上镶大颗粒宝石拼成的梅花。家母多次对他讲,这款一模一样的梅花钻戒天下只有两枚,是她最亲密战友白冰的父亲在保定府花重金请著名工匠特别订制的,抗日战争时期白冰送她一枚,另一枚戴在革命烈士白冰手上。</p> <p class="ql-block"> 玉兴吃惊地问书记:“阿姨,您的梅花钻戒怎么跟我母亲那枚一模一样,家母多次说过,这样的梅花钻戒天下只有两枚,另一枚戴在革命烈士白冰手上,她是我母亲最亲密的战友……"玉兴话没说完,书记紧紧抓住玉兴的双手,吃惊地问:“你可是泜阳县人?你娘可是太行飞狐宋大姐?"</p><p class="ql-block"> 李文中赶紧接过话茬说:“我舅妈大名叫宋敬侠,是泜阳县著名的除奸英雄,人称太行飞狐宋大娘!"</p><p class="ql-block"> 书记激动地说:“我就是白冰,当年我并没有牺牲。我跟你娘最后一次在一起战斗,我被敌人三面包围,子弹打光了被迫跳入滾滾泜河,被大水冲到几十里地以外的冯村得救了!后来上级领导派我参加秘密工作,改名白浮凌。你妈妈现在哪里?她还好吧?"</p><p class="ql-block"> 陈玉兴说:“俺娘身体很好,我们家现住在东石头庄,俺爹在俺县机修厂上班。”</p> <p class="ql-block"> 白冰高兴地流下眼泪,她说:“真是作梦也想不到在这里遇见亲人。我知道李文中工作很积极挺能干,可是没有跟他细拉过家常,没想到宋大姐是文中的舅妈。好,好,好,咱们先吃饭,饭后都到我家,我把当年之事给你们简单讲讲。萍儿再去买两盘菜。”</p><p class="ql-block"> 文中父亲赶忙站起来阻止,他激动地说:“白政委,当年因为鬼子层层封锁,虽然咱们没见过面,可是常听文中娘说起您,咱们是实在亲戚,请不要客气。有这盘黄羊肉炒莴笋就馍馍吃就挺好,咱们快吃饭吧,饭后去你家坐坐。” </p><p class="ql-block"> 刘萍挨着文中父亲坐,她把黄羊肉拣给文中父亲。玉兴坐在刘萍对面,他朝刘萍看一眼,觉得这个女孩挺稳重可爱。也许是常听母亲讲些白冰的故事,玉兴感到白姨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作者陈孟周,网名崆山烟雨。河北省邢台市人,退休教师。文学爱好者,诗词学习者。习作多以家乡的秀丽山水和风土人情为主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