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为更加直观的增强学生对冬至节的认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传承素养,赵云堡小学举行“情暖冬日,快乐冬至”活动,让学生在数九寒天收获了丰富的知识!</p> <p>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p><p>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p> <p> 在家帮家长包饺子,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p> <p> 有自己参与的饺子会不会格外好吃呢?</p> <p> 文化需要传承,情怀需要塑造。此次“情暖冬日,快乐冬至”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制作传统美食的乐趣,了解到了蕴含在冬至节里的民族文化,更把一颗饱含传统情怀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播进了孩子的内心,经过岁月的洗礼,生根、发芽,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塑造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