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你,一路相伴———记“柳江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暨小学数学送教下乡”活动

百朋中心小学-曾方柔

<p>  情系百朋,寒冬送暖。为提升我镇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提高我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2020年12月18日,柳江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到百朋镇开展小学数学“送教下乡”活动。本次为我们作指导及专题培训的是柳江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廖利涛老师和柳江区拉堡小学的覃海鼎主任。</p> <p>  今天的活动内容有:教学展示课,执教者说课及反思,校领导作小结,专题讲座,专家点评等五个环节。</p> <p>  首先,为我们执教的是百朋中心小学的李晓峰老师。他执教的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基础上进行的,“初步”决定了我们教学中对这一知识的“度”的把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不宜拔高难度。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能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李老师对新课标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亮点:</p><p> 一、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李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p><p> 二、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李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把生活中的一些图片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1/2、1/3、1/4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p><p> 三、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李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演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p><p><br></p> <p>  课后,李老师就本节课进行说课。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教法学法等环节一一向我们陈述他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设计的理念。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对做得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关键点,确保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再犯相同的错误。</p> <p>  接着,百朋中心小学的曾江涛副校长对李老师所上的这节课进行小结,肯定了李老师做得好的方面,同时也指出了本节课存在不足的地方。最后他还从我镇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找出我镇教学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承诺会加大对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让我们不要有后顾之忧。曾校长的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全体老师都信心满满。</p> <p>  然后拉堡小学的覃海鼎主任针对现今的数学学科的教学现状,给我们作了《有效运用“起承转合”教学策略实现结构化教学》的专题讲座。覃主任从交流“起、承、转、合”的教学策略、以《认识几分之一》为例来谈谈“起、承、转、合”的运用和结合《9加几》课例与老师们互动交流三个方面进行讲解。</p><p> 一、她先向我们提出了“起、承、转、合”的教学策略:起,追溯起源,认知起点;承,承上启下,探索实践;转,新旧转化,数据校验;合,合并结构,反思沉淀。</p><p> 二、再以《认识几分之一》为例谈谈运用“起、承、转、合”教学策略的有利之处:起,这一环节梳理清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形成;承,这一环节做得好,可以让学生明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发展;转,这一环节要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进行迁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提升;合,对知识进行合并整理,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可以提升知识结构化整理的能力。</p><p> 三、并结合《9加几》课例与老师们互动交流“起、承、转、合”教学策略所运用的地方,还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如何结合这一教学策略来设计《8、7、6加几》的教学。</p><p> 最后她还向我们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教师要自觉实施结构化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结构化的学习。要不然就会变成’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教学局面。”</p> <p>  接下来由教研室的廖利涛老师作最后的点评。廖老师从李晓峰老师上课的仪态、语言、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板书的设计等方面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对我们学校两年来在数学学科的领域上所取得的成绩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利用“起、承、转、合”的教学策略来指导我们怎样去设计教案,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廖老师如同黑暗中的指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p> <p>  今天的培训,我们收获满满。在此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起、承、转、合”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更加不知道运用这种教学策略有什么好处,如何运用这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窍不通。通过廖老师的指导和覃主任的讲解,我们明白了“起、承、转、合”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自觉实施结构化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结构化的学习。</p> <p>  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研读教材,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时代在变,我们的观念也要跟着改变,才能与时俱进。正如覃主任说的:“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获,但十分耕耘一定有一分收获。”</p><p> </p> <p>  感恩有你,一路相伴!</p> <p>文字编辑:曾方柔</p><p>审核:曾江涛、覃柳菊、伍 曼</p><p>图片摄影:曾方柔</p><p>单位:柳江区百朋中心小学</p><p>时间:2020年12月20日</p>

学生

教学

教学策略

起承转合

结构化

李老师

数学

老师

分数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