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启迪智慧之门 阅读照亮幸福人生 ——庆阳市教育局第32期“阅读照亮教育人生”读书沙龙活动在宁县成功举办

春意盎然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持续加强教师专业成长。 2020年12月18日上午,由庆阳市教育局主办、宁县教育局承办的“庆阳市教育局第32期读书沙龙活动”在宁县和盛园区小学成功举行。</p> <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庆阳教育》总编郑晓红老师、《庆阳教育》编辑李海霞老师、县教研室主任王晓辉同志、县教研室教研员许珂、贾俊锋以及来自县内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共112多人。</p> <p class="ql-block">  早晨8:30,读书沙龙活动在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序幕。王晓辉主任热情地介绍了来自市教育局的两位嘉宾郑晓红和李海霞老师。他说:“进步,从阅读开始。有了书籍的陪伴,生命也将更加厚重。希望今天的读书沙龙活动能够再次点燃老师们的读书热情。</p> <p class="ql-block">  活动由郑晓红老师主持。沙龙围绕作家鲍鹏山的《迷悟之间——中国圣哲与文人》和朱永通的《教育的细节》两本书展开。</p> <p class="ql-block">  沙龙伊始,焦村学区的李佳镁就迫不及待地进行读书心得分享,简单谈了自己对现实教育困惑的看法,她被李白的诗意才情所折服,坚持做一名有诗意情怀的人民教师。接着栗勇、李琳、张粉丽、尚珊珊、张红刚、司丹丹等20余位老师从不同角度畅谈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感受,分享了读书的体验和感悟,给大家带来了丰富的精神大餐,博得阵阵掌声。活动期间,郑晓红、李海霞两位老师逐一对老师们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不时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整个活动显得轻松、愉悦、有序。</p> <p class="ql-block">  和盛园区小学栗勇发言主题是《营造局部“教育的春天”》,他从《做一名爱与责任并重的教师》第一次发表于《庆阳教育》,点燃了他的写作激情,开始写教育故事,教育随笔……到目前已经有122篇作品发表,这大概是他秉持一厘米之变的写作信念和行动,让自己行走阅读与写作的道路上,享受教育的幸福与美好。米建辉校长所倡导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于园区小学的孩子来说,每日一诗,让孩子们徜徉在诗意乡土的路上。共写班级故事,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盛园区小学每年给老师举办两次集体生日会,由米校长为每一位教师写生日诗,诵诗……让每个教师的生命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祝福。学校的发展已经有“一厘米之变”的耐心和行动,米校长为了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为每一位教师赠送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带头写读书心得体会,成立读书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创办和苑心语文学社,带领孩子们写自己的故事,到目前为止,发表习作24篇;创建泉水叮咚工作室,开展专题讲座,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让教师充满“一厘米之变”的勇气和信心。这就是园区小学师生眼里“教育的春天”。</p> <p>  和盛园区小学李琳发言主题是《做如水的教育》,她非常喜欢《迷悟之间》这本书。她说,面对繁杂的事情,她就会先想想老子的哲学思想——水,觉得遇事应如水之弱,而灵魂思想才能如水之坚,取得最后的胜利。她组织学生吃早餐时,一位男生将米汤倒在另一个同学的桌子上了。她问他:“为何如此?”他说:“不为何。”她当时很生气,吃完早餐,留下这个孩子,一起收拾食堂的卫生,看到孩子认真打扫的样子,她想法改变了,回教室的路上遇到校长,她说:“这个娃,想做好事,吃完早餐主动打扫食堂卫生……。”领导笑了,学生也笑了。回到教室,他主动认错了。从惩罚孩子到想做好事的故事,道出了教育的智慧。她认为,教育工作如水一样会曲折迂回,方能以柔克刚。</p> <p>  宁江初中张粉丽发言主题是《教育是叩响命运大门的钥匙》,她认为,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坚持走下来?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计较荣辱,不计较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p> <p>  宁江小学杨瑞霞发言主题是《坦坦荡荡做真教育》,“活得真实” “活得坦荡” “活得有意义”,她反反复复告诉自己。虽然她没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情,没有易安“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细腻情思。但她有三尺讲台,这就是她的真实,也只有站在讲台上她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三尺讲台就是她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是她书写人生壮丽诗篇的舞台。一双双求知若渴、纯洁无瑕的眼眸灿若星辰,虽然他们也有调皮的时候,但仍带给她无限的欢乐,足以盖过所有烦恼。讲台下的孩子犹如一棵棵绿油油,胖嘟嘟的小苗等着她用知识去灌溉,她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又怎敢有片刻懈怠。尽自己所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心里才会坦坦荡荡,也只有这样,才能拓展自己生命的高度和宽度。</p> <p>  湘乐学区尚珊珊发言主题是《教育无小事,细节促成长》,她是一名小学的教学老师,在学校做阅读推广,得到同事的大力支持,孩子们受益颇多。她相信教育无小事,只要改变教育观念,只要坚持一厘米之变,只要守住教育重心,就会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在书本内在精神的潜移默化下呵护每个生命健康成长。</p> <p>  新宁学区张红刚发言主题是《聆听先师的智慧》,鲍鹏山老师的这本书,对中国文人的品读评价,站在不同于其他文人作家品评的高度,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用庄重也不失诙谐的文字,对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做出了非常理性的解读与评价。“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切入历史,切入人性,是一本线索完整的品人录。如他评价王维是一个被精神牢笼囚禁的艺术囚徒,他艺术感染力一流,创造力一流,是艺术的天才,却是思想的矮子。评价李清照词是菊花与刀,在李清照的潜意识中,菊花就是她的前世今生。秋风来了,霜降了,金人的铁骑和战刀来了,山河破碎风飘絮,一朵娇弱的黄花,在历史的风雨中飘摇。评价关汉卿既是浪子又是伟人,“曲尽人情,字字本色”,他使中国古代戏剧走向成熟且成为前无古人的高峰的一面旗帜。但他又玩世不恭,放荡不羁,有反叛,有挑战,混迹世俗而不以为意者,有主心骨大主见者也。</p> <p>  宁江小学贾海妮发言主题是《最是书香能致远》,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读起来、读进去,乃至读开去,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呢?主题研读。即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性阅读,借助阅读来学习。比如研究《李白的“白”》,就要从几个方面去阅读:李白的生平、李白的故事、李白诗歌中带“白”字的诗;李白这些带“白”字诗歌中的经历地图等。这样的阅读涉及人物传记、诗歌赏析、历史地理等书刊,通过阅读收集信息、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阅读中提升学习力。班级共读。整班师生共读一本书。每天的晨读课上,可以由老师读一段给大家听,然后议一议人物、事件或观点,猜一猜后面的故事,再各自接着往下读;也可以大家一起静静地阅读某一个章节,将各自的心得写在便利贴上,分享在黑板上;可以一起绘制这本书的结构地图,或者一起来表演某个片段等。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和时间上的保证,创造一个纯净的阅读时空,让学生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p><p><br></p> <p>  县城幼儿园孟小兰发言主题是《教育源于生活,细节决定成败》,两周前的一个中午,放学组织幼儿离园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当天,她负责与家长办理幼儿交接手续,和往常一样,她接到家长递过来的接送卡之后,将对应的幼儿送到家长手中再和幼儿相互道别。这时,一个刚被接走的小男孩儿又折返回来,她二话没说,就使劲拽着他的胳膊将她往下拉,她一脸疑惑地看着他妈妈,脑子里还原今天上午有关于他的各种活动细节,生怕哪里没有做好,引来家长的不满。小男孩儿的妈妈看到了他的不解连忙解释道:“他想来亲一下老师。”与此同时,他的小嘴巴隔着口罩已经贴到了她的脸颊上。瞬间,她的整颗心都被暖到了。其实,一个老师最难做到的便是如何做到对人性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呵护,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琐细的工作中,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积累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到孩子微妙的心灵变化,拉近师生之间相隔的距离,这或许就是细节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盘克初中郭丽娟发言主题是《关注细节,守正创新》,郭老师从正本清源,转变观念和关注细节,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细节的看法和认识,情感真诚,引发众多读友的共鸣。</p> <p>  中村学区曹鹏英发言主题是《细节的力量》,她珍惜这份职业,她爱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她除了想教给他们许多知识,还想教会他们好好做人,认真做事。总以为自己算是个好老师。然而,此刻她从《教育的细节》这本书里感受到自己和一个好老师还有差距,因为她在工作中忽略了好多教育的细节。没有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或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思考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为自己的高高在上,一意孤行而愧疚。她说,明天要向孩子们道歉,今后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做好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p> <p>  早胜学区党耀玉发言主题是《教育情怀》,什么是好的教育?用朱永通先生的话来说:好的教育,是一门有感情含量的技术活儿,包含在教育生活一件件看似琐屑微小的事件当中。好的教育,一定是在学生的心灵中种下文明种子的教育,能激发学生潜蓄在天性中的良善力量,让美好的人性在不知不觉中伸枝展叶。我们的教育太需要教育情怀,不管社会,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只有赋予了教育足够的教育情怀,才会真正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p> <p>  开发区中学张海龙发言主题是《细节让教育之花更艳》,在他看来,细节不只是从细小的方面,还应该是柔、是迂回。班上有个性格比较烈的女孩子,学习也一般,靠窗而坐,经常有老师反映上课时,她总爱看窗外。一天,在他的课堂上她又朝窗外看了,而且他放大了声音提醒,没起作用。他又把声音放小了,发现她还是没在意。于是,他就停下来不讲了,大家发现他不讲了,顺着他的目光齐刷刷得看过去,这下她一下慌了神,低着头站了起来。他问她:“外面的风景好看吗?”她摇了摇头。孩子的行为让他想起了著名诗人卞之琳的一首很美的诗——《断章》,他把它送给她:“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自习上,她来到他跟前把昨天课堂上他送给她的《断章》有感情的背了一遍,还说她以后再也不朝窗外看了。还没等到他回过神来,她已经回到座位上了。从那以后她变得爱学习了,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这是他乃至他的同事都没想到的,一次迂回,挽救了一个孩子。让我们“蹲下来”,与孩子形成同伴、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在和他们一起学,一起成长。因为爱的细节不仅能感染孩子,更能教育孩子。</p> <p>  南义学区沈彩霞发言主题是《一厘米之变》,朱老师观点里的每一个字都有着教育的含金量。是啊,学生之间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皆源于琐事,有时候,学生间一句刺耳的话语,一个蔑视的眼神,都能够引起有些孩子心中的怒气,甚至挥拳相向。此刻,她也明白了:作为老师,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任何空洞的说教在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都是于事无补的,我们要找到潜藏矛盾之后的教育契机,了解学生微妙的心灵世界,就像文中的张老师那样,用一次班级活动——挑棋子,变简单的说教为具体的行动中,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更有震慑力,更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与尊重。</p> <p>  平子小学袁洋发言主题是《做走心的教育》,从朱永通先生《教育的细节》一书中,她收获颇丰。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更是情感的双向交流。她在想,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像这样和孩子们交流。把小事做到每个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课堂上肯定是春风化雨。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有人说教育就是一堆的细节。是的,教育无小事,仔细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案例。你会发现细节于悄无声息处极大的改变着人性。而如何能够关注细节,则需要她给与孩子们极大的耐心和爱。有爱,才有心;有心,才会关注。她想只要坚持捧着一颗爱心来,这些柔弱的小草们会不断地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  南义初中屈红发言主题是《把细节嫁给读书》,正是宁州好风景,隆冬时节又逢君。他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细节是成功他爸。把细节嫁给读书,寻找成功的支点。他认为,读书给你一个支点,可以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厚度。</p> <p class="ql-block">  宁县四中才女老师王宝玉发言主题是《教育偶得》,第一点:“迷”乃人之常情,世人皆有迷乱、迷茫、迷惑、迷失的时刻,但“悟”实属不易。或历经世事而自悟,或得智者提点而后悟,或读书的过程中顿悟、渐悟,这都是一个解决的过程,而阅读应该是最重要的体悟和觉解的方式。并且,觉解是践行的基础,那么要真正的感悟这一切,他觉得非用心、用情而不能够。第二点:但凡圣哲先贤,才华固然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光彩照人之处,但是他觉得更纯粹,更高贵,更值得他们亲近的不是才华,而是其他。比如对理想的执着,直面失败的勇气,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大义,特立独行的精神,曲高和寡的孤独,勇于以身赴死的悲剧气质,能够超越世俗的孤傲等等,之所以能千古流芳,究其根本,还是人格的伟大&nbsp;。所以,&nbsp;即便他们才华不够卓越,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也并不影响他们人格的趋美、向善。第三点:他们读书,其实就是一个破解自己的迷,让自己有所悟的一个过程,这就让他们更加清醒的观照自身的局限,认识自己的责任,修正自己前行的方向。曾国藩说:“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处事,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每一个人先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最好的别人,先做好自己的事,他们才能和最好的生活相遇。</p> <p>  此次活动历时三个半小时。书友们踊跃发言,交流读书感悟。一线教师们分享了《教育的细节》的品读感悟,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案例进行了深刻反思。部分教师对鲍鹏山之作《迷悟之间》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虽然被教育的琐事所缠绕,仍徘徊在“迷”与“悟”之间,但作为文化传承人,要自觉担负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的新使命。郑老师对每个人的发言都进行了点评,她的点评或思想的引领,或方法的点拨,或殷切的期望,让每一位读友受到了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鼓舞。</p> <p>  活动接近尾声郑晓虹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一是老师们要带领自己的家人读书,创建书香家庭。二是将读书的种子播撒在教室,引导每一个孩子去读书。三是以自己的力量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去读书。郑晓红老师告诫大家:教师千万不能虚担“读书人”的名分,而是要捧起书来,坚持去读,成为真的读书人。她诙谐幽默的说“老师们可以先装成一个读书人的样子,去影响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学生。装着,装着,可能就像了,像着,像着,可能就是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县教研室主任王晓辉做总结讲话。感谢郑晓红、李海霞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带给大家更多的是思想的冲击和震撼。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文明、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他向老师们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坚持拓展性读书,做有情怀的教师。二要坚持专业阅读,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三要坚持带领孩子们读书,做好读书的推动者。</p> <p class="ql-block">  会后,老师们热情丝毫不减,争先和郑老师合影留念,求取签名。</p> <p class="ql-block">  书籍是我们最珍贵的朋友,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食粮,热爱读书的人生活才会充满希望,热爱读书的人家庭才会更加幸福,热爱读书的教师,教育生涯才会收获累累硕果,此次读书沙龙将成为记忆深处的又一个故事,又一次期待在向大家召唤,让每一次读书沙龙活动在你心中留下永恒的涟漪,荡漾于心头,融化于我们的教育教学……</p> <p class="ql-block">  让读书蔚然成风,成为习惯和永恒……</p>

教育

老师

读书

细节

发言

孩子

教师

主题

阅读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