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有效教研,夯实课改水平——南京师范大学指导东凯小学“课程重组、课堂优化、科研提升”第三次活动圆满结束!

东凯小学教研

<p>  为进一步夯实东凯小学“课程重组、课堂优化和科研提升”整体改革项目研究实效,促进东凯小学教师育人水平与学校育人品质的共同提升,东凯小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合作推出“课程重组、课堂优化和科研提升”整体改革项目第三次活动,力求通过搭建专家和教师互动的桥梁,拓宽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思路,促发学校对于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成长的深层思考,进而有效提升学校办学质量。</p> <p>  10月18日,初曦、张亚平、杨晓飞三位老师分别呈现了三节风格各异、异彩纷呈的整合课。三位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上,选取了恰当的整合点,将丰富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形成了各自独树一帜的风格。</p> <p>  10月18日下午,来自常州市的数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贲友林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小学高级教师陶红强博士为大家带来展示课《直线、射线和角》。陶博士以其轻松自如的教学风格、准确精炼的教学语言,营造出活泼自然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后,专家团队和东凯小学校领导进行了高效细致的评课活动。每位展示课教师背后都有强大的学校团队在支撑,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有最后完美的课堂展现。</p> <p>  </p> <p>  10月19日上午,《江苏教育》吕兴祥编辑为教师带来了《论文写作及其问题与对策》报告,给予教师巨大的帮助。吕编辑指出:论文写作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和学术交流的工具,注重差异化的表达。论文的逻辑框架分为两种:问题类: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观点类: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该观点—如何实施该观点。同时,吕编辑也指出论文写作的一般流程:先形成写作的意向,通过实践和阅读有意聚焦该意向,进而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做出假设后开展研究,最终撰写论文。</p><p> 吕编辑还提醒教师要走出论文的误区,选择合适的选题方法,采用换角度、陌生化、溯源、对立等方式确立选题。针对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吕编辑也为教师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规范。这更加印证了教师的观点: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p> <p>  紧接着,陆丽莉博士以东凯小学李玉玺、许义莹、王强、孙双红四位教师的实践案例中的片段为切入点,探讨基于“学习”的教学生成原理及策略,并从学生的视角给出了教师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教学优化。</p> <p>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学校课堂教学研究亦是如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和研究水平,东凯小学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引领下,不断探索、思考、创新,在原有课堂磨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最终达到教学研水平一致提升的效果!</p><p> 教师发展中心</p><p> 编辑:孟艳</p><p> 审阅:李玉玺</p><p> 摄影:姜东哲</p>

教师

东凯

课堂

提升

编辑

论文

育人

南京师范大学

小学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