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探寻教学路 最美完小碧玉河——教育部支教帮扶团队江边组走进兰坪县中排乡碧玉河村完全小学

酒泉第七中学郭婷婷

<p>  12月18日上午8:30,在兰坪县教育教体局熊春美副局长和兰坪县教育教体局教研室张常元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江边组支教帮扶团队一行12位老师走进兰坪县中排乡碧玉河村完全小学。</p><p><br></p><p><br></p><p><br></p><p><br></p> <p>  碧玉河是兰坪县中排乡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坐落着一所现代化小学。它是那样的夺目、那样的耀眼!它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是方圆百里最小但最美的乡村小学——碧玉河完全小学。 </p><p> 这所学校校园布局合理,教学楼、综合楼、师生食堂、宿舍及操场规划的十分温馨、整洁。在校学生153人,在校教师共14人,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实行上10天课,休息四天的工作模式。这里的老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团结一心。他们像太阳一样温暖;像春风一般和煦;像清泉一样甘甜!</p> 规范的养成教育 专业的功能教室 优秀的作业 高效的课堂教学 优秀的学生作品 聆听课堂 <p>  十二位老师深入课堂聆听了碧玉河完小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情况。大家都为老师们竖起了大拇指,课堂教学真的做到了充分,扎实、高效。让我们看到了今后中排乡教学质量的希望。</p><p><br></p> 刘冰花老师示范书写 王洪凯老师示范书写 <p>  12月18日中午1:00,我们和熊春美副局长、教研室张常元主任、中排乡中心校教研员及碧玉河完小14位老师一起讨论学习了今后碧玉河完小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的长远规划和建议。</p> 专家们认真翻阅教学常规 座谈讨论 <p>  王洪凯老师从以下几方面就碧玉河完小亮点及建议做了专业全面的讲解。</p><p> (一)备课方面</p><p> 在备课中,我们要做到六备:</p><p> 一备教材。</p><p> 1.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学科教学目标要清楚,教材体系结构要清楚,学科教学特点要清楚,注意问题要清楚。</p><p> 2.掌握教科书要“两会两把握”:领会编者意图,融会基础知识;把握全部内容,把握章节体系和教材重难点。</p><p> 3.借助教辅,备好教材的拓展及延伸部分。</p><p> 在备教学目标时,要以三维目标为着手,通过对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p><p> 二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情况和趋势,掌握各层面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采取措施,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获得不同的发展。</p><p> 三备教法和学法。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寓教于乐、环节齐全、互动交流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交给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p><p> 四备教学过程和板书。教学过程应环节清晰、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突出学习方式的呈现。板书应做到简洁、规范、形象、有重点、有中心。</p><p> 五备练习及作业。练习和作业要体现层次性、可评估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p><p> 六备教后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一种分析教学技能的技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反思是一个老师成长的关键驱动点,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方可取得进步。反思主要要体现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再教设计等。</p><p> 二、教学方面</p><p> 教师要依据课标教学,要有意识地去进行学科融合,在注重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探究能力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即时评价,同时也要学会“延迟评价”。</p><p> 三、教研方面</p><p> 针对学校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开展过程性教研。</p> <p>  刘冰花老师主要从语文的课堂教学教材的使用和作文指导与批改的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p><p> (一)新课标教材使用</p><p> 1.要在新课标的教材指导下来开展语文教学,重点是结合资料,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应列提纲分段叙述。</p><p> (二)习作指导与批改</p><p> 1.习作时应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p><p> 2.作文草稿与誊写要求:</p><p> 一是在草稿本上列提纲。</p><p> 二是作文草稿本分A本B本第一面写目录,第二面编页码。</p><p> 三是作文完成后读三遍。</p><p> 四是订正检查后誊写正式作文本。</p><p> 3.教师批改作文时应该给学生激励性的语言。</p><p> 这样让学生规范的写作文,既培养了学生的检查能力,又减少了学生写错字错词的频率。也提高了教师批阅作文的效率。</p><p><br></p> <p>  林碧鹤老师从教材、教案、作业、作文四个方面提出建议。</p><p> 第一,文本解读的高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要准确把握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学中要落实语文要素。</p><p> 第二,教案撰写要结合学情进行个性化修改,要写好教学反思。教师要捕捉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化,系统化的研究,直至问题的解决。并把它转化为一篇优秀的教学论文。</p><p> 第三,作业设计要精心。要结合课后的习题,要创设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切实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不要在低层次的大量的词语抄写上,花太多的时间,浪费学生的生命。</p><p> 第四,要杜绝抄范文的现象。因为这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还有可能无意中培养了孩子弄虚作假的品行。建议经常性的结合文本,创设读写结合的小练笔,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p> <p>  郭婷婷老师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积</p><p>累词句段打好作文基础提出两方面的建议。 </p><p>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自主完成)</p><p> 1.圈出不认识的字词。</p><p> 2.查字典,在书上标出拼音 标出词意。</p><p>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划出不理解的句子。</p><p> 4.熟读课文(三遍)简单标出本课的中心句,说出意思和段落大意。</p><p> 二、积累词句短打好作文基础</p><p> 1.一二年级单纯写一句话开始逐渐过渡到几句话的小作文。</p><p> 2.训练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培养三四五六年级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p><p> 3.班级利用晨读5分钟时间进行《朗读者》朗读活动。</p><p> (1)每天五分钟一位同学。内容由老师选,朗读前老师辅导学生朗读方法。</p><p> (2)由朗读学生提前找出文中重点几个好词好句,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迅速摘抄在积累本上。</p><p><br></p><p><br></p><p><br></p> <p>  杨威老师就老师批改作业病句错误这一方面提出建议。</p><p> 1.老师一定要讲清关联词的用法,讲清正确的知识点。</p><p> 2.老师在批阅作业时,一定要看清答案。批阅准确度要高。</p><p> 3.老师要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素质,充分挖掘教材、积累教学经验。</p> <p>  熊春美副局长做了总结性讲话:</p><p> “质量立校”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是学校发展的基石。“质量立校”要落地,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际行动。我们碧玉河完小的教学工作非常扎实,让我们也看到了兰坪县未来教育的希望!</p> 乡村教师努力干,碧玉河畔王金华 <p>  今天一走进碧玉河完全小学的教学楼,我就让摆在楼道口的学生美术作品吸引了——画得真好。</p><p> 实在有些意外,别说在偏远农村,即便放在县城最好的小学,这两块小展板上的画也会让人眼前一亮。</p><p> 因为我迫切想知道这个巴掌大的小学校里有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恰巧在聆听课堂的时候有一位长相憨厚充满青涩的小伙子站在门口拍照,我便询问了他。当了解到这个学校的英语课正常开设并且他就是英语老师时,让我很兴奋。当他说他是一位专业的美术老师时,让我很惊讶也很钦佩!他在英语教学中一丝不苟,除了备好课、上好课以外,他的英语作业批改非常认真,激励性的批语成为一大亮点。哪怕是单词本每天每课都有他的批语。我问他如果遇到英语难点如何解决,他告诉我因为自己毕竟不是英语专业,他不能误人子弟,所以经常求教专业英语老师来指导他、帮助他,让他很快在英语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p><p> 因为对学校美术氛围的关注,在谈话中得知学生作品也都是他指导的。这个年轻小伙子带我们前往美术教室,看到眼前缤纷的色彩,我与专家组的老师们都深感震撼。</p><p> 这小小一间简陋的教室,因为墙上、桌子上充满童趣和想像力的美术作品,焕发出夺目的光芒。</p><p> 创造这个“奇迹”的便是这个上英语课的美术教师王金华,碧玉河小学美术教师只有他一个人,每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围坐在一起完成不同的美术练习:有时是按教材复式教学不同内容;有时是围绕同一主题,让不同年级的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美术创作。听他的介绍,再看孩子们的作品,真是要给年轻的王金华和碧玉河小学大大地点个赞!</p><p> 听碧玉河完小杨校长介绍王金华老师指导的十多幅绘画作品全部在怒江州获奖。并且细心的王金华老师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都用书夹保存起来,显得干净、整洁、大方、利落。每幅作品都亲自装裱贴上标签。碧玉河完全小学把美术课做得这么成功,王金华老师用实践证明了这一切。</p><p> 王金华老师很虚心的请教专家们美术教室还有哪些要改进或者开展的活动,他都对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都一一记下来,取长补短。</p><p> </p><p> </p><p><br></p> 王金华老师个人作品展 <p>  回去的路上,看着路边盛开的野花,我的心情格外明媚起来。是的,我们并不奢望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或者老教师一辈子待在偏远乡村,但多么希望他们待在乡村小学的日子里,能像王金华老师这样,用心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这不仅是因为教育的需要,也是他们自己成长的需要,更是每个乡村孩子成长的需要。</p><p> 被随处安放的青春更不应被虚度。如果我们的脚下有走向广阔天地的路,愿每位老师此去一路花开,不负青春。</p> 支教帮扶育桃李民族团结谱华章 <p>  支教帮扶育桃李,民族团结谱华章。就是有了这各族间的团结,友好相处,我们才能认识彼此,尊敬彼此,了解彼此,互帮互助,手拉着手紧跟着我们的祖国母亲一同前行。中华大家庭的56个民族在一起互相关心的那种温暖,携手进步的喜悦。相信教育帮扶民族团结之花在兰坪绚烂的天空中永远绽放,愿兰坪的教育质量蒸蒸日上!</p> <p>教育部领航名师宋玉玲工作室</p><p>教育部领航名师陈玉萍工作室</p><p>图文编辑:郭婷婷</p><p> 审核:宋玉玲 杨晓红</p><p><br></p>

老师

学生

教学

碧玉

教材

作文

完小

兰坪县

教师

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