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 ~老街老巷老故事

娜娜.

<p> </p><p> 我是莆田人,下周一就是冬至了。在莆田人眼里,冬至节非常大,在外地他乡都要回莆田祭天祭祀祭祖扫墓。父母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泰宁工作,做子女的我们也一直生活在泰宁。2020年12月19日 周六,上午坐动车二个小时就回到老家了。</p><p>  莆田人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p><p>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祝贺,就像元旦一样。</p><p> 下午,我沿着我家边上的闻名遐迩二十五坎,经涵江著名的老街,去奶妈家。沿途随手拍了拍→</p> <p>摄影地:莆田涵江闻名遐迩的二十五坎。厚重敦实的红砖外墙,整齐美观的西式拱门,幽长通透的中式长廊。这座宏伟建筑因为设置了二十五间店面,而被人们称之为“东方廿五坎”。这是座见证了涵江“小上海”历史的20世纪30年代的商贸建筑。</p> <p> 儿时记忆中的老街依然如故。我是外公外婆和奶妈带大的,他们N爱我,每天都要带我走这条老街(必经之路)。一周岁前是从奶妈家到外公外婆家;一周岁后到六岁上学前,从外公外婆家到奶妈家。这条老街记叙旧事,往事历历在目,外公外婆对我的宠溺,儿时的无忧无虑,回味无穷。</p> <p>  我奶妈家也是在老区里,到达我奶妈家后,在那儿航拍了些照片。</p> <p>我要回家时,奶妈不舍得的眼神,我也是多么的不舍啊。</p> <p class="ql-block">冬至节过完,12月22日我不舍的将离开莆田,回到泰宁了。今天运气N好,邻居家请了木偶戏班演莆仙戏。拿出口袋里的小微单,咔咔咔咔………但,我是一句也木有听懂,有一个想哭的稀里哗啦的心。</p> <p>《美篇》记录我的美好时光,定格叙事。多年以后,当我老了,走不动了,此次的回乡美篇,它将成为我的写实记录本。</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