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见山 望的见水 记得住乡愁”—诸葛镇银塘村召开乡贤恳谈会暨村乡贤会成立大会

诸葛镇 雷雷

<p>今天上午,诸葛镇银塘村乡贤汇聚一堂,在村办公楼举行村乡贤恳谈会暨村乡贤会成立大会。镇党委副书记包俞良,镇党委委员胡燕子参加会议。</p> <p>会议由诸葛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胡燕子主持。</p> <p>在外乡贤回乡机会不多,借成立乡贤会的机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认识,共叙家乡情谊,共谋家乡发展。</p> <p>银塘村书记夏渭清对今天到会乡贤表示感谢。银塘村由于地理位置,一直都是不起眼的存在。但近年来随着村庄道路硬化、新办公楼建成等项目,村庄面貌有了很大改善。接下来的330国道外迁也将给村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夏书记表示要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诚恳邀请乡贤们回乡助力家乡发展。</p> <p>随后,大家审议并鼓掌通过了银塘村乡贤会章程,乡贤会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人选。</p> <p>浙江迪马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宝山任乡贤会会长一职。他表示将竭力配合镇党委和村里的工作,不断吸收在外乡贤,加强沟通凝聚力量,把乡贤会建设成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p> <p>夏庆清(赤溪街道正局级调研员,退休)任乡贤会副会长。</p> <p>沈志康任乡贤会秘书长。</p> <p>诸葛镇党委副书记包俞良对银塘村乡贤会的成功召开表示肯定和赞赏,近年来银塘村在村班子带领下发展越来越好,衷心希望各位乡贤继续支持村里工作,关心支持参与家乡发展建设,共谋家乡美好未来。</p> <p><b>银塘村乡贤会也是继长乐、厚伦方和双牌村后,诸葛镇成立的第四个村级乡贤会。</b>会后,大家在村办公楼集体合影留念。</p> <p><br></p><p><b>银塘村简介:诸葛镇银塘行政村位于诸葛镇政府东北2000米。村民委员会驻仁塘自然村。行政村本名仁塘,因与马涧仁塘行政村同名,由谐音改称银塘,村由此得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836亩,山地207亩,水面306亩。下辖仁塘、东山垄、花厅沈、老鹰坞、横桥、叶塘店、马塘垄、莲塘边、樟山坞、前坞、后塘坞、下牌楼和梅湾13个自然村,有9村民小组,695户,2369人。村民大多种植水稻、水果,植桑养蚕和养殖珍珠为主。黄李是其特产。</b></p> <p><br></p><p>👉🏼👉🏼👉🏼那些你不知道的民间历史故事,下面分享一则关于银塘村花厅沈自然村的民间小故事。</p> <p>兰溪诸葛镇银塘村有个叫花厅沈的小村庄,村里有一座花厅,老百姓叫它“金銮殿”,据讲是洪武皇帝封的。</p><p>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有一年在大腿上生了个毒疮,京城里所有医生都医过,就是没有医好,一次,朱元璋通过军师刘伯温贴上好多求医皇榜,不管是谁已好皇上的病,高官尽做,富贵金尽享。</p> <p>当时沈村有位郎中,医术高明,名声极大,人们都称他为沈先生。沈先生给人看病,从来都是随叫随到,经常半夜三更走山路,怕碰到野兽,特意养了一条猎狗,带在身边。</p> <p>一天,沈先生带着猎狗进城办点事,刚进城门,就看见一大堆人在看什么,沈先生也挤进去看看是什么。原来是一张皇帝求人医治毒疮的皇榜,沈先生说了句“这点小意思还要贴皇榜”,就随身走了。谁知那皇榜随风一吹,竟然粘在沈先生的脚跟撕不下来,而那条猎狗就咬下那皇榜直奔家乡而来。沈先生拼命地追,那里追得着猎狗,一直追到了家中。等赶到家中,守皇榜的兵士早已经在他家等待。沈先生想,这是皇榜,要是不去,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想定主意,带了一些药就上路了,那贴身的猎狗也跟将去。</p> <p>一进宫,朱元璋看见沈先生身边带了一条狗,心中有说不出的味道。刘伯温讲:“名医带狗来必有用处,请皇上放心吧。”朱元璋没话好说,只好点点头。</p><p>猎狗一进皇宫,就伸出长舌头,朝朱元璋身上东舔西舔,朱元璋吓得躲也来不及。沈先生说这狗已经闻到皇上疮毒气味,请皇上放心伸出脚来,让狗先舔舔,舔掉疮口上的脓毒,然而再敷 上药。朱元璋只好伸出那生毒疮的脚让狗舔,舔来舔去,一下子疮口就不痛不痒了,好生舒服。敷上包扎好后,沈先生说:”半个月就会好。”不久,皇上腿上的毒疮就好了。</p> <p>朱元璋要收留沈先生在宫里当御医,沈先生说:“皇上的圣旨小民怎敢不从,只是我已过惯农村田园的生活,离不开父老百姓。”朱元璋听见百姓两字,心就软下来了。想起开国打仗时兰溪百姓救过他的命,给过他好处,今日沈先生回去会兰溪百姓医治疾病,就让沈先生回乡吧。</p><p>沈先生离开南京时,朱元璋特意赐了一块金匾,赐给猎狗一副银铃项链。另外,还派人在沈村造了一座花厅。从那时起,沈村就改叫为“花厅沈”。据说,狗戴项铃就是从那开始的。</p> <p>“花厅沈”村数百年来在村中由5名德高望重的村民神秘地轮流保管着一轴由沈氏祖先传下的沈氏宗谱书画长卷。由于长卷形成时间长及保管不善,整体已经发黄、发脆,有多处破烂,污渍,字迹缺失,有几处用透明胶粘着。&nbsp;</p><p>这个村有一条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沈氏宗谱书画长卷只有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才可由村中五位长者相约,在沈氏祠堂“凝瑞堂”或打扫干净的晒场上透风、曝晒。事先,长者须沐浴然后焚香祷告祖先后方可见光,在强烈的阳光下最多晒上半个时辰立即收藏。</p><p><i>文章来源-走进诸葛镇银塘村:花厅沈珍藏沈氏宗谱书画长卷(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流星雨刘鑫)</i></p><p><br></p><p><i>图文:诸葛镇 雷雷</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