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是农民</p><p> ~根堡村文友聚</p><p> 想人生,论人生。美景良辰不堪闻,玄月天上横。 </p><p> 问其间,乐其间。赏心乐事莫再添,知足半神仙。</p><p> 2020年12月18日,“冬至大如年”之际,我们一行五人,驱车前往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城南诗社,好友刘斌的家中相聚,摘西红柿~事事如意,摘草莓~天天喜色,吃杀猪菜~年年兴旺……</p><p> 因为喜爱文学艺术,“臭味相投”使我们走到一起相亲相爱,更主要的~我们是农民和农民的后代。</p><p> 刘斌、蔺建国,一个70后,一个80后,一个喜欢诗词歌赋,一个喜欢挥毫泼墨,土生土长的根堡人,至今仍在务农~种大棚,同时还打点工。当然了也成为了诗词学会和书法家协会的会员。</p><p> 李改鱼、陈春霞两位女士,多年来创作颇丰,作品多次获奖,从“村姑”到作家~内蒙古作家协会、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p><p> 冯忠亮,60后,从乌兰察布来到首府,一路打拼,现为记录中国RCTV…活动运营总监,诗歌散文写得极好。</p><p> 周俊,60后,17岁从托克托县农村老家来首府工作,从工人做到企业的宣传干事、厂报编辑,《呼和浩特晚报》“家乡话”栏目的主作者之一,硬笔书法极好,还喜美术。</p><p> 我,也是一个60后,算是个媒体人和作家吧,虽然父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从土左旗老家参加工作来到了呼市,但他们也曾经当过农民,所以说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p><p> 物质上我们虽不算很富裕,但苦苦执念文学艺术这种“苦逼”精神,却似乎很“阿Q”也很可爱,但绝对的快乐。</p><p> 人生是场修行,总要有点好的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人生,并在修行的路上能遇知己伴随乃更是大幸。</p><p> (杨东升)</p> <p> 相聚</p><p> 冯忠亮</p><p>相聚是一道风景</p><p>牵挂是彼此的真情</p><p>举杯时海阔天空</p><p>祝福和谐温馨</p><p>放纵是朋友的容忍</p><p>理解是万岁的感情</p><p>城市与乡村</p><p>知心不分远近</p><p>我也生在农村</p><p>久违的乡亲</p><p>睡梦中</p><p>含泪笑醒</p><p>我的弟兄</p><p>别忘了我也是农民</p><p>鸡鸣狗叫</p><p>锅碗瓢盆</p><p>柴火羊粪</p><p>那是一生挥不去的亲情</p> <p>🍓熟了! </p><p> 蔺建国</p><p>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可以保护视力,助消化。草莓歷經寒冬,在冰雪期成熟,种植人精心呵護,蜜蜂传粉,微信传媒,友们见信息后,携子带亲,进园内采摘,乐陶于花香果红处,留连于农家风光景!</p><p> 本人喜文艺书法,采买二百元者,获赠书法一幅,二千元者,赠工笔书画一帧。</p><p>田园书卷,喜砚阁主欢迎您!</p><p> 自家草莓,决无残留药害。欢迎采摘[机智]</p><p> 联系电话:15326041835 15598046982</p> <p>城南詩社記</p><p>文/心燈</p><p>馮唐不期忠有亮</p><p>旭楊東升周俊郎</p><p>改魚如風豆丁燈,</p><p>煙酒大碗在品茶。</p><p><br></p><p>心燈打油和東升詞</p><p>庚子冬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