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 粉条制作过程

平凡

<p>  大相家粉条主要以红薯粉条为主,传承四百年的制作工艺,最大特点是手工制作、久沸不腻、晶莹剔透、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大相家粉条从收获地瓜,加工淀粉,到最终制成粉条,需要近三十道工序。地瓜经过清洗之后,在粉碎机中捣成浆,之后将捣碎的浆水引入大缸中沉淀发酵,沉淀8到16个小时之后,将大缸中上层的渣去掉,底下剩下的淀粉注入小缸中继续沉淀,之后用小箩将沉淀下的淀粉过滤一遍,再经过撇浆、兑浆进行三次沉淀。经过三次沉淀之后,淀粉已经没有任何杂质,将制成的淀粉放进棉布制成的布兜里,先淋水再晒干,3天之后就制成了这一个个的淀粉坨子。</p><p> 每年的“大雪”节气以后,开始制作加工粉条,至腊月基本结束。</p><p>红薯被做成淀粉后,经过搅面、和面、漏粉、打粉、水煮、拨锅、冷却、冻粉、捶粉、晒粉等工序。</p><p> 大相村加工红薯粉条的历史已有400多年,其制作工艺被列为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12月17日上午,我们一行几人走进青岛胶州洋河镇大相家村一家粉条加工作坊,一睹传承400多年的大相家村粉条制作过程。</p><p> 屋内有七、八个人正在忙着加工制作粉条,加工制作过程,就是那种传统做法。</p> <p>  地瓜淀粉被搅拌和面。经过漏粉后,粉条被水煮、拨锅、放入冷水。</p> <p>过漏粉水煮的粉条,在过凉水后,进行拉粉,将粉条长短找齐。</p> <p>过了冷水的粉条,被放在屋内木架上进行冷却。</p> <p>经过冷冻的粉条,被捶粉后,拿到村里的空地上,挂在折起的绳子上晾晒一天后收起。</p> <p>大相家粉条产品质量好,晶莹洁白,条股直硬,煮而不烂,滑润香甜,美味可口,历史悠久,畅销全国各地。</p> <p>摄影:平凡</p><p>编辑:平凡</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