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之行(3)——提比利亚

幸福monkey

<h1><b>提比利亚(Tiberius,也称太巴列),位于加利利海西岸。很有意思,以色列两个面积最大的湖都被称为“海”,死海和加利利海,是为了表明它们的“大”吗?</b></h1> <h1><b>提比利亚是犹太教圣城之一,始建于公元20年,由希律王的儿子希律•安提帕斯于Rakkat的废墟上所建,城市名“提比利亚”源自当时罗马帝国第二代皇帝提庇留。</b></h1> <h1><b>我们在提比利亚停留两晚,入住的酒店Rimonim Mineral Tiberius 就在湖边。</b></h1> <h1><b>喜欢这种胖胖的树,嘻嘻。</b></h1> <h1><b>还没起床,太阳公公就要露头啦!</b></h1> <h1><b>在美丽的晨曦中漫步,游哉悠哉!</b></h1> <h1><b>小帅哥,两条可爱的小辫子,</b><b style="color: inherit;">正统的犹太人装束?</b></h1> <h1><b>木棉树肥硕的果实。</b></h1> <h1><b>早餐后,我们前往加利利湖南端的Yardenit, 参观基督徒洗礼。</b></h1> <h1><b>导游很有型哦!</b></h1> <h1><b>Yardenit位于加利利湖约旦河出口处,距以色列-约旦边境不到10公里。</b></h1> <h1><b>洗礼圣址周围有桉树围绕,河道很窄,河水较浅。河边有念诵圣经的台阶,河里有金属扶栏。</b></h1> <h1><b>约旦河在圣经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相传耶稣30岁时从拿撒勒来,在约旦河谷遇见先知约翰。用约旦河水施洗是赦罪的必要条件,耶稣接受施洗,成为他一生的重要转折。</b></h1> <h1><b>基督徒洗礼见证“现在的我不再是我”,从此与基督生命相联,与他同赴难、同复活。</b></h1> <h1><b>约旦河因此被基督徒们认为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河流,称之为圣水(holy water)。能在耶稣洗礼处受洗,是无数基督徒终其一生的心愿。</b></h1> <h1><b>每天都有众多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基督徒前来受洗,祈祷神的宽恕,洗净自身的罪孽。据统计,每年人数超过50万人。</b></h1> <h1><br></h1> <h1><b>据说英国皇室会派专机来到这里,将约旦河水运回遥远的不列颠,为皇室人员洗礼。</b></h1> <h1><b>清晨的约旦河边,聚集着一群群穿白袍的基督徒等待洗礼。</b></h1> <h1><b>施洗者先在台阶上诵经。</b></h1> <h1><b>受洗人依次虔诚地走进河中,由施洗者将头浸入水中。</b></h1> <h1><b>出水后的他们流露出获得新生般的笑容,围观的游客也深深为之感动。</b></h1> <h1><b>纪念品商店出售装满圣水的瓶子和小工艺品。</b></h1> <h1><br></h1> <h1><b>墙上是用不同国家文字书写的福音书片段。</b></h1> <h1><b>约旦河由北向南流经加利利海。</b></h1> <h1><b>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又译太巴列湖),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总面积166平方千米,低于海平面21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b></h1> <h1><b>乘船游玩加利利湖(还是称为湖吧)。</b></h1> <h1><b>湖面宁静、浩瀚、悠远。</b></h1> <h1><b>两岸风光旖旎。</b></h1> <h1><b>湖边有古提比利亚遗址。这些石头房子,看上去有一把年纪啦!</b></h1> <h1><b>朝圣者居所,俄罗斯教会使团驻地。</b></h1> <h1><b>加利利湖是以色列的命脉,湖边有水位记录仪(Water level recorder in the Sea 0),时刻动态监控水位的变化,从显示屏来看,波动范围通常在-208至-213米。水位仪镂空的部分是加利利湖的形状,因湖形酷似竖琴,犹太人称它为Kinneret(竖琴)。</b></h1> <h1><b>湖光山色的提比利亚是以色列风光最美的城市之一,湖区的风景、温泉、古迹吸引了大批游客。</b></h1> <h1><b>我们在古船博物馆岸边下船。</b></h1> <h1><b>导游带领大家奔向湖北岸,去听“加利利湖边耶稣的故事”。</b></h1> <h1><b>八福堂(Church of the Beatitudes)<span style="color: inherit;">建于八福山</span>(Mt.Beatitudes)</b><b style="color: inheri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山顶。</span></b></h1> <h1><b>八福山是加利利湖北岸一座高丘。圣经记载:耶稣在加利利湖畔为众人布道,授训信徒。圣训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八福,山因此得名。</b></h1> <h1><b>八福堂出自意大利设计师贝鲁奇之手,建于1938年,建筑呈八角形,象征八福。</b></h1> <h1><b>教堂用当地的黑色玄武岩和拿撒勒的白色岩石建造,站在石柱围成的回廊上,近处是小花园,远处可眺望加利利湖。</b></h1> <h1><b>八福堂内,钟形拱顶的八扇窗刻着耶稣关于八福论述的片断,字体古朴苍劲。</b></h1> <h1><b>八福是基督徒恪守的“宝训”。</b></h1> <h1><b>简单说来,八福是指“虚心的、哀恸的、温柔的、渴求慕义的、怜恤的、清心寡欲的、使人和睦的,为正义而受逼迫的人”等八种人是有福之人。</b></h1> <h1><b>美丽的花园环绕着八福堂。</b></h1> <h1><b>楼房原是修道院,现为教会宾馆。</b></h1> <h1><b>黑白卵石拼镶的五饼二鱼图案,故事留着后面讲哈! </b></h1> <h1><b>圣经记载了许多神迹,但最大的神迹当是耶稣复活。耶稣在加利利湖复活后,将自己的重任传给了彼得。他三次对彼得说:“你喂我的羊”。彼得三次应答以示受召,并献出虔诚之心,成为耶稣之后教会首领,因而有了彼得首席堂(Peter's Primacy Church)的存在。</b></h1> <h1><b>耶稣多次称自己是“牧羊人”,牧师、牧首称谓由此而来。基督徒将世人喻为迷途羔羊,而耶稣则引领世人走向天堂。</b></h1> <h1><b>如今所见的彼得首席堂,1933年由天主教圣方济各会修建,面加利利湖而立。</b></h1> <h1><b>教堂地面上的大岩石,据说是耶稣复活后向门徒们显形之处。</b></h1> <h1><b>耶稣在这里确立了彼得作为未来教会领袖的地位。</b><br></h1> <h1><b>彼得本是一位贫贱的渔夫,后遵循老师耶稣的遗训进行传教。</b></h1> <h1><b>彼得派原始基督教在其产生时,是被罗马征服的奴隶、无权者的宗教。为救济贫苦信众,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彼得鼓动推翻罗马与犹太上层的黑暗统治,建立新千年王国。因而也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天主教会追认他为首任教皇。</b></h1> <h1><b>院里散落着教士传福音的凉棚。</b></h1> <h1><b>五饼二鱼堂(Church of Loaves and Fishes),也出自著名的圣经故事。</b></h1> <h1><b>“五饼二鱼”,是耶稣用5个饼和2条鱼喂饱5000人的神迹。某日,在加利利湖边的野地上,五千名男子带着他们的妇孺聚集在一起听耶稣讲道。</b></h1> <h1><b>天色已晩,耶稣拿出仅有的五饼二鱼,叫门徒分给大家吃,这可是道难题哦!但耶稣不慌不忙悠悠然拿起饼和鱼来,望天祝福,然后掰开递给门徒,再分给众人。结果不但大家都吃饱了,门徒收拾食物碎渣时,又装满了12只竹篮。四福音书都记述了这个神迹。</b></h1> <h1><b>现在的五饼二鱼堂是1982年重建的,拜占庭风格,简朴端庄。</b></h1> <h1><b>内部没有繁复的装饰和昏暗的灯光,给人以明亮、空旷、简洁和超凡脱俗的感觉。</b></h1> <h1><b>祭坛据说是意大利墨索里尼出资而建,祭坛前方有马赛克镶拼的鱼饼图案。</b><br></h1> <h1><b>泛黄的马赛克是3世纪的遗迹,白色是后期修补的。祭坛下边那块石头,是五饼二鱼神迹发生的地点,也称“基督之桌”。</b></h1> <h1><b>现在的五饼二鱼堂是天主教修女院,教堂执事的是修女。</b></h1> <h1><b>院里摆放的石磨和水器,是古老的、5世纪的东东。</b></h1> <h1><b>走出五饼二鱼堂,导游口中念念有词“神赐我饱腹不饥饿!” 但我发现自己满脑袋都是鱼和饼,肚子咕噜咕噜直叫! </b></h1> <h1><b>每个星期的第七天(自周日开始计算)是犹太安息日(即星期六)。2013年5月25日,我们遇到了安息日。</b></h1> <h1><b>根据犹太教古训,安息日与上帝创造世界之间有着清晰的联系:在第七天,上帝完成创造世界的工作并休息。</b></h1> <h1><b>因此,第七天对人类来说是圣日,他们也应该停止工作,进行休息。安息日休息,是犹太教对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它也是“星期”这一时间周期单位的建立基础。</b></h1> <h1><b>按照犹太人月历,两天日落之间作为一天。因此,安息日从星期五日落时开始,到星期六日落后结束。</b></h1> <h1><b>24日(周五)晚上,加利利湖边人头攒动,大家忙着安营扎寨,看来是要露宿啦!</b></h1> <h1><b>一年50多个安息日,对犹太教非常重要。安息日是摩西十诫(之四:“当守安息日为圣日</b><b style="color: inherit;">”)中唯一被提到的节日。</b></h1> <h1><b>这一天,所有的政府部门及大多数企业都关门,城市公共交通也停止运行。</b></h1> <h1><b>苦了游客啊!我们25日19点到达耶路撒冷Rimonim Hotel 酒店,因为太阳没落山,在大堂坐了两个多钟才得以入住。</b></h1> <h1><b>要离开提比利亚了,再见,美丽的约旦河!再见,美丽的加利利湖!</b></h1> <h1><b>下一站,是我们以色列之行的重中之重。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圣地于一身的耶路撒冷,我们来啦!</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