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拾光学堂书法班教学第十期

萝箩罗

<p>  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科举出仕,习文弄墨,传递家书,传送军情,从生活到国家,书法是必不可少的生存之本。</p><p> </p> <p>  课堂开课前,汪万钰老师展示了他的两幅书法作品,讲解书法作品落款位置对书法作品的影响。并建议书法班的学员们准备书法印章。</p> 颜真卿之徒柳公权 <p>1、简介</p><p>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均存其诗。</p> <p>2、以笔为谏</p><p> 唐穆宗曾向柳公权请教用笔之法,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正,书法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穆宗怠于朝政,柳公权以书喻政,以笔为谏,一方面表明自己对待书法创作的态度,一方面也巧妙地藉由书法的精神进谏。从此“心正笔正”之说广为流传,成为书法美学标准之一。</p><p> 宋代苏轼曾在诗中写道:“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p> <p>3.柳公权作品</p> <p>《金刚经刻石》</p> <p>《玄秘塔碑》</p> <p>《伏审帖》</p> <p>《十六日帖》</p> <p>《蒙诏帖》</p> 永字八法 <p>(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p><p>(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p><p>(3)竖为弩(用力也);</p><p>(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p><p>(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p><p>(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p><p>(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p><p>(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p> 笔画练习 <p>1.横撇讲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示范又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示范各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示范外字</p> <p>2.横折折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示范及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示范道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示范延字</p> 汪老师亲笔示范 学员练习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汪老师指导</p> <p>编辑: 覃捷</p><p> 罗丹</p><p>审核:汪万钰</p>

柳公权

书法

示范

颜真卿

书法作品

用笔

玄秘

笔正

汪万钰

塔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