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社稷坛”

海春居士

“社稷坛"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建造于紫禁城午门之外、阙右门西侧,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封建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国家祭坛。 “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 社稷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灵柩曾停放于社稷坛“拜殿”之中,国民政府于1928年将社稷坛更名为“中山公园”。<div><br></div> “北门”是社稷坛的正门。社稷坛座南面北,设有内外两重垣,内坛红色墙身,黄琉璃瓦顶,四面辟门。 <div>“戟门”是明代建筑,原为社稷坛的正式宫门,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改为五间隔扇门。</div> 戟门原先每个门洞里陈列着24支大铁戟,共72支,是封建帝王显示威严的一种陈设。1900年庚子之乱,被美国兵抢劫一空。社稷坛开辟为公园后将戟门改装为殿堂,撤去六扇金钉兽面门,前后安装玻璃窗门,辟为图书阅览所。 戟门现为北京市政协会议厅。 “拜殿”始建于明代,位于戟门南侧,原为皇帝到此祭祀时休息或遇雨时的行祭之处。 <div>拜殿现为“中山堂”。</div> 《中山堂》竖额。 中山堂的孙中山先生塑像。 “祭坛”为社稷坛的主体建筑,位于内坛核心区。祭坛为汉白玉石砌成的正方形三层平台,四出陛,各三级。 祭坛是严格遵照古制而筑的,祭坛上层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铺设五色坛土,俗称“五色土”。以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祭坛中原先的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每年春秋二祭由顺天府铺垫新土。 坛台五色土正中有一土龛,名“社主石”,亦称“江山石”,上锐下方,象征“江山永固”之意。<br> 社稷坛“北棂星门”,即正面棂星门,壝墙依照方位覆黑色琉璃砖。 社稷坛“东棂星门”,壝墙依照方位覆青色琉璃砖。 社稷坛“南棂星门”,壝墙依照方位覆红(黄)色琉璃砖。 社稷坛“西棂星门”,壝墙依照方位覆白色琉璃砖。 每年农历二月、八月上戊日,明清两朝皇帝都例行在此举行祭祀仪式。皇帝要在坛北向南,对着神主牌行三跪九叩礼,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宰牲亭”是一方形建筑,位于坛墙西门外南侧,为屠宰祭祀用牺牲之处。 “神厨”、“神库”是用于加工、存放祭祀用品的地方。 现辟为“社稷文化展”。 社稷坛模盘。 社稷坛起源、发展、变迁及相关知识的图片文字介绍。 祭祀用器具。 “习礼亭”建于明永乐1420年,原在正阳门内,是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的文武官员、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贡使等演习朝觐皇帝礼仪之用,故名习礼亭,1915年4月移建到此。 “兰亭八柱亭”是清代雍正初年仿浙江绍兴兰亭意境而建的,原为圆明园遗物,于1917年迁入。 《景自天成》横额是乾隆御笔。亭中刻有乾隆临摹的《兰亭集序》,《兰亭诗》以及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临摹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珍贵的石刻文物。 “唐花坞”始建于1915年,是公园内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 唐花坞前。 燎炉。 来今雨轩。 “音乐堂”建于1942年。 “格言亭”始建于 1915年,位于坛墙北门外,是一座西式的圆形八柱亭,亭子的每根柱上都刻着古代名贤格言。 如今石柱上已无格言,文革期间破四旧时被磨平了。 迎晖亭。 一组园内随拍。 水榭是一座三面临水的建筑,曲廊相绕,造型优美。 水榭东西北三厅都有走廊相绕,北厅完全立在水上,以墩台支架,水榭由此得名。 长廊。 园内有一级古树304株,二级古树308株,以柏树为主,分布在坛墙四周,多为明代初建社稷坛时所植,至今已逾600多年。 南坛门外有7株粗壮柏树相传为辽金时代所植,距今己有1000多年的树龄,故称“辽柏”。 这棵“槐柏合抱”尤为罕见,柏树之中又长出一棵国槐,古拙参天,浓阴蔽日,叹为观止。 园中安放了多块清代宫苑中的名石。这是“山水云天”。 “青莲朵”,南宋时曾置于临安(杭州)宋高宗赵构的德寿宫内,名为“芙蓉石”。清乾隆南巡看到十分喜爱,便运回北京圆明园,御题“青莲朵”。1927年移至于此。此石雨后呈淡粉色,犹如晚霞,石纹中点点白色恰似片片白雪,景象极佳,堪称稀世名石。 “青云片”与颐和园的“青芝岫”称姊妹石,出自北京房山,气势磅礴,空灵浑厚,好似一片青云。明太仆米万钟收藏,乾隆将其移至圆明园,1925年移至于此。“青云片”系乾隆题,石上有乾隆题诗。 骞芝石。 “南极石”是1984年11月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赠送的。 孙中山塑像。 “保卫和平“坊,原名“克林德碑”,义和团杀死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根据《辛丑条约》要求“在遇害处所竖立铭志之碑”,1901年在东单建立了克林德碑。一战后移此处改名“公理战胜”坊。 1952年改名为“保卫和平”坊。坊额“保卫和平”为郭沫若所提。 南坛门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一间。左右相接的坛墙上各有一个侧门。 南坛门前有一对石狮,为宋代遗物,有千年历史。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THE END—</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