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月18日上午,德州教研室谢志平主任,夏津县教研室张广江主任,杨红芬主任,李静玲齐鲁名师工作室和夏津县数学教研中心及夏津县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在夏津县实验小学,参加数学同课异构活动。</p> <p>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授课教师分别是实验小学北校区尹小燕老师、乐陵市实验小学宋佳老师和实验小学宋桂群老师。这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精彩的教学设计,让我们受益匪浅。</p> <p>尹老师通过学生队列体操作为导入,顺其自然复习了旧知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引出了新知两位数乘两位数,利用点子图,圈圈算算,探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实现了新旧知识的类比迁移,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练习的设计更是多样化,有梯度地进行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深层次的拓展。</p> <p>在宋佳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成了小主人,学习氛围很浓厚,积极展示。宋老师以前期的自主学习支架作为基础,通过学生自主展示,以问题做导航,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法。</p> <p>宋桂群老师的教学模式包括情境导入-巩固新知一探索新知一探索新知三个部分。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饮用学生牛奶导入新课,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算式打下基础。通过点子图,学生圈一圈,画一画,写出思考的过程,为笔算教学打下基础,最后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亲自动手感受竖式的形成过程。</p> <p>三节课结束后,三位老师对于教学设计做了简单的阐述,对于我们如何上一堂实实在在的课有很大启发。</p><p> 教研室谢主任做了最后总结:她们肯定了三位老师的努力和成果,也对青年老师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p><p>1.对于计算课的课标要求要看看,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p><p>2.思维的提高在哪里?运算能力到什么程度?算理—算法—形成运算技能,形成运算能力。</p><p>3.关注一个探索,关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有适当的练习。</p> <p>这次活动对我有很大的触动和启发,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要努力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关注学情,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