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糖是我的最爱,整个制作流程倾注的全是情感

蓝冰天

如果你没有吃过枫糖,那确实是一大遗憾,因为枫糖是目前最安全的糖类,而且味道更接近于自然,我喜欢,不是因为甜,而是那种绵柔带着树香的沁人心脾的味道。<br><br>在去美国之前我并不知道有枫糖,唯独有很深记忆的是小时候吃到的糖稀,那是用甜菜熬制而成,一到冬季就有很多拉甜菜的车在村头路过,我们便拿着工具去偷甜菜,说是偷,实际跟抢差不多。<br><br>用很长的带有齿子的长棍,当甜菜车到转弯处减速的时候,把齿子放到车后斗上,当车加速前进的时候,顺着那股惯性甜菜就被抓了下来。说实话,那时的这个行为是非常冒险的,简直是拿命去换那点甜菜,只为吃到一口糖稀。<br><br>糖稀的酿制很简单,将甜菜切成片煮熟,它的糖分就溶解在水中,然后小火让水分蒸发,最后留下的就是糖稀,吃法也很简单,用豆包粘糖稀吃,也很美味。<br><br>在2016年春天,大概雪刚刚开始融化的日子,我的英文老师跟我说,现在是酿制枫糖的日子,可以去参观了解枫糖的制作过程,也顺便用英文跟我说了说,我只是一知半解,带着疑问在周末和朋友一家约定去现场看看。<br><br>枫糖顾名思义是与枫树有关,它的糖分来自于枫树,枫树经过一个夏天雨季的浇灌,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树干中的淀粉变成蔗糖,枫树本身开始第一次酿制,也就是互相融合的过程,枫树分泌的蔗糖会释放到含有的水分中,当天气开始转暖的时候,那些水分开始按耐不住寂寞开始外流。<br><br>这时候人们会将树开一个小孔,放入导流槽,然后在开孔下方挂一个铁桶收集流出来的水分,很多很多,丰收的时候,几个小时就会满满的一桶,然后将这些糖水倒入储存罐中,当到达一定量的时候,酿造酒开始了。 酿制方法与糖稀基本相似,小伙烘干水分,剩下的就是精华,非常美味的枫糖,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因为超过90%的水分需要蒸发,还不能速度太快,以免糖分流失,往往需要一整夜的熬制,才能最后有所收获,把成果与家人和游客分享。<br><br>枫糖的吃法和用法很广泛,吃法通常是放在面包或者玉米饼上以及各种能够粘着吃的东西,好吃到停不下来,还有制造饼干和点心的时候可以放入枫糖,更加美味。<br><br>对枫糖的痴迷或许来自于小时候对“糖稀”的记忆,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父母开始忙碌着蒸豆包,一锅一锅黄色的粘豆包蒸出来,然后放到外面冷冻,定型以后再装到袋子里,一个冬天基本都会有几十斤豆包储存。<br><br>豆包完成以后,就是糖稀的熬制,同样是父母在厨房忙碌着,我们那时候很小,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着最后完成,一大锅水最后剩下的很少,是黑色的黏黏的东西,等它们凉下来以后就可以食用了。<br><br>我写到这里动了动嘴角,似乎它就在我身边,用热的豆包粘上凉凉的糖稀放入口中,让你欲罢不能,陶醉在那种冰火两重天,又特别软糯而又特别有嚼劲的美味,吃到停步下来。<br><br>现在的生活场景往往会牵扯到对过去的记忆,没有故意而为之,那些忘不掉的记忆却来的那么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深刻,尽管这往往代表着自己老了,但我享受这种感觉。<br><br>糖稀是我割舍不掉的情感,枫糖是我忘不掉的记忆,酿制的都是糖,又加入了情感因素,所以格外的香甜。<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