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扬进取之风,乘润泽精神。2020年12月18日上午,威海市中学生物名家工作室来到经区新都中学召开研讨会。工作室不断探索,引领中学生物教研,为广大中学生物教师点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指导。</p> 理念引领,深入解读 <p> 市生物名家工作室聚焦核心素养,立足表现性评价,深入挖掘表现性评价在中学生物课堂的实践。</p> <p> 王艳君老师解读了子课题团队在表现性任务方面的理论研究,报告主要阐述了四方面的内容:表现性任务的特点、表现性任务的类型、表现性任务的遴选、表现性任务的设计。</p> <p> 王艳君老师指出:表现性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这个任务必须与真实世界相关联,指向真实的问题解决。</p><p> 因此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必须考虑背景的选择要有吸引力和“邀请性”。任务的驱动性问题要是开放的、能够驱动问题完成的。任务的指导语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最终的产品是什么。</p> 课例展示,基于实践 <p> 王艳君老师以《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课为例,展示了表现性任务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应用。课堂氛围活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小组合作环节,生生互动,自主解决问题。</p> <p> 本节课的表现性任务是实验设计,王艳君老师给学生两个不同的实验设计主题,学生思维碰撞,得到了很好的课堂生成。例如在探究操场和室内谁的空气中细菌真菌含量多的实验设计中,学生能够做到知识迁移,将五点取样法应用到实验设计中。</p><p> 任务的最后出示表现性任务评价量规,让学生自主评价实验设计的等级,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设计与正确操作步骤相差在哪里,并能够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操作步骤。</p> 评课议课,思维碰撞 <p> 王艳君老师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又有基于实践的典型课例,使与会教师对表现性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会教师展开热烈的讨论。</p><p> 皇冠中学长峰校区刘晓霞老师、皇冠中学邓琳琳老师、凤林学校苗颖老师、新都中学丛舒颖老师、曲阜学校闫慧杰老师、泊于中学张旭青老师、临港区生物教研员于金会老师代表教师发言。</p> <p> 参与评课的老师们认为:王艳君老师课堂重点突出,侧重于实验设计环节学生的深入思考,给学生培养基培养细菌的小的支架,更好的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王艳君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到位,不论是小组合作还是自主学习的评价都非常具体。</p><p> 王艳君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证理念,整堂课主要是学生的生成,老师只进行适时的指导以及资料的补充。</p> <p> 第二届威海市中学生物名家工作室成员:威海市教研中心高中生物教研员孙巧玲老师、乳山市教研中心生物教研员孙建伟主任、恒山实验学校刘剑锋校长、威海一中孙丽丽老师、荣成第二实验中学李福好校长、环翠国际中学林文杰老师、望海园中学李铁琳老师。以及第一届工作室成员:凤林中学丛雪雁主任、皇冠中学长峰校区王思玲校长也对王艳君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精彩的评价:</p><p>一、目标达成</p><p> 王艳君老师表现型评价任务内容具体、指导语明确、学生充分活动后充分展示,展示的过程中生生、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进行深度思考,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学习目标清晰,因此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生成什么样的结果。学生展示的非常充分,学生在展示中进步,最后能够很好的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p><p>二、生活实际</p><p> 从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身边的事出发,例如生活中手机上的细菌真菌、抹布上的细菌真菌,体现了细菌真菌分布的很广这一特点,最后落脚于预防细菌真菌引发的疾病,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p><p>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李福好校长建议:教室提供细菌真菌的资料中也可以给出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要给学生留下细菌真菌都是不好的印象。</p><p>三、评价量规</p><p> 王艳君老师设计的评价量规在评定上采用ABC等级评定,规避了分数评定学生自我评价不准确的缺点。评价量规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描述详细,可测可评,学生通过对比自己的实验设计可以明确与正确操作的差距。</p><p> 威海一中孙丽丽老师也指出:评价量规需要不够简洁,建议缩减文字便于使用,如设计对照实验栏目的内容也进行编号①设置两组对照实验②贴上标签……,在后面的等级中就可以简化为A能设计①② B只能设计出① C不能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唯一变量的等级可以简化为A能设计出全部B能设计出三个及以上C能设计出三个以下。</p><p>四、教师引导,学生生成</p><p>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资料的提供者,学生学习任务的发放者,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而不是知识的讲解者。学生训练有素,如“这是我的想法,谁还有补充”然后指定另一个同学继续回答;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后展示的学生可以直接把其他小组的建议整合后说出完善后的实验设计。整节课的知识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生成的,注重生生互动。</p> <p> 威海高中生物教研员孙巧玲老师是这样评价王艳君老师的课例的:</p><p>1.王艳君老师是我们团队中最年轻的,个人素质非常好,教态自然,语言精练,评价及时到位。课的设计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了真实性。</p><p>2. 课堂上教师指令清晰明确,为学生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注重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等教学方法的指导和能力训练,教师真正发挥了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对于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不干预,对于学生想不全的问题适时追问,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落实与能力提升有机结合,保证了学习效果。</p><p>3. 教学方式多元,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保证了研讨的深度,促进了思维的碰撞。</p><p>4. 注重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渗透了健康的生活理念,实现了新课程的育人目标。</p><p> 同时,孙老师也提供了一些她的建议:</p><p>1.加强对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视,使课堂内短时间不易完成的实验向课外延伸,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p><p>2.重视对评价结果的使用,使之真正发挥教学诊断的价值,提高教学效率。</p><p>3.建议对评价量表从设计的科学性、步骤的精炼性、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与预期的吻合度等维度进行设计,栏目包括评价维度、评价细则、等级赋分等方面,从而更细致,更具有操作性。</p> 寄语青年,扬帆起航 <p> 真心的话语胜过最美的诗。上届市中学生物名家工作室成员丛雪雁主任给新一届工作室成员寄语:首先欢迎新成员加入工作室,作为上届工作室成员,想和大家说的是工作室是一个涨知识、强才干、静心灵的地方,从此以后可能眼中少了那些琐碎的事情,满眼都是星辰大海和日月兼程的工作了,成为了一个纯粹的人,想事、做事是生活的主旋律。大家第一时间进入角色,迅速展开研究,主动担当,是非常难得的,很快的我们出现了巧玲精神、剑锋精神……远远的超越了第一节工作室的我们。张主任带领的团队蒸蒸日上,后浪推前浪。</p><p>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永远都行走在成长的路上,研究的路上有一个个的坎,有时会让你很疲惫、很沮丧,有许多日夜日夜兼程的情况,还有很多爬不动走不上的情况,但是,请坚持,并且坚定地走下去,唯有如此才能够看到清风朗月、山泉野花,才能走到山顶看清山底的路、看到山顶的美、看远山的那边,从此我们每个人的天地都无限开阔。</p> <p> 一场研讨会给如一场饕餮盛宴,与会的老师们收获颇多,王思玲校长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2015年有幸进入工作室,转眼五年过去了。回想在工作室的五年,和兄弟姐妹一起奋斗的日子,全都是美好回忆,工作室增加了我们人生的宽度与厚度,非常感恩那段日子。今天,与各位师姐师弟师妹相见分外亲切,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p><p>在此送大家两句话,以共勉。</p><p>1.我们常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其实在哪有直线,所有事情都是曲线,都是螺旋式上升。我们的成长路径就是学习,实践,反思,成长,蜕变,周而复始。但,这就是乘风破浪,迎接一个又一个高潮的过程。</p><p>2.时间从来不说话,却回答了所有问题。你的努力别人不一定能看见,但成长看得见。当你有能力用自己获得的光和热辐射带动,帮助他人成长,幸福看得见。因为我们拥有不断前行的勇气和热情。热情是火焰,是太阳,是灯塔,能融化冰山,能照亮夜空,能指引方向。有热情的地方就有梦想,有热情的地方就有灵感。</p><p>最后,愿每一位成员,带着热情和梦想上路,向光生长,惠泽他人。愿新一届工作室,乘风破浪,奔向理想的远方。</p> _ <p> 本次活动得到了威海市生物教研中心张涛主任的大力支持与全程督导,威海市中学生物名家工作室深入经区课堂,为经区生物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为今后不断改进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推动生物核心素养和表现性评价落实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