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幼儿处在逻辑思维萌发及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还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但是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可能学习数学。</p><p><br></p><p>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同样具有理智训练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价值。除此之外,数学学习作为幼儿最早接触到的“学术性”学习活动,能够给他们一些早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训练,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p> <p>今日数学活动——《比高矮》</p><p><br></p><p>活动目标:</p><p>1、让孩子学会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并用“高、矮”词汇来表达。</p><p>2、 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并完成课堂练习。</p><p>3、练习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进行排序。</p> <p>👩🏫</p><p>——宝贝们,老师这里有三块积木,你们来比较一下,哪块积木最高,哪块积木最矮。</p> <p>哇 彬彬同学马上指出最高的一块积木 非常棒👍</p> <p>👩🏫</p><p>——宝贝们再来看看,图片中的长颈鹿。</p><p>哪一只长颈鹿是最高的,哪一只长颈鹿是最矮的。</p> <p>孩子们纷纷举手🙋♂️🙋</p> <p>👩🏫</p><p>——现在老师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较一下身高,看看谁高谁矮。😄</p><p><br></p><p>——先请小开心上来🙈</p><p><br></p><p>最萌身高差 逗得宝贝们哈哈大笑🙈</p> <p>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上来,俩俩背靠背比较身高</p> <p>🙋🙋♂️</p><p>——老师,我觉得九九比诗媛高好多</p><p><br></p> <p>🙋🙋♂️</p><p>——老师,邹晨洋比王张宸矮一点点。哈哈哈</p> <p>👩🏫</p><p>——现在老师多请几个宝贝,大家来比较一下同学们的身高。</p><p>——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哦,我们可以把小朋友们从高到矮排列起来,最高的小朋友站在左边,最矮的小朋友站在右边哈。</p><p><br></p><p>经过孩子们不断地调整,终于从高到矮排列出来啦。👏</p><p><br></p><p><br></p> <p>有了几次目测比较高矮的经验 这个简单的课堂练习,应该难不倒宝贝们啦。📖</p> <p>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p><p><br></p><p>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词汇,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p><p><br></p><p>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进行比较,再观察图片,最后让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孩子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得较好,本次教学活动已完成目标。</p> <p>能引起孩子喜爱、认同的教具是吸引孩子和保证课堂纪律良好的前提,教师应该以可爱鲜艳夸张的小动物作为教具,也比较符合小班孩子的心理需求。</p><p>把枯燥、严谨和抽象的数学让孩子更好地掌握,并让孩子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去实践。</p> <p>欢迎加入笑眯眯 · 芭学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