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历史人物志 一、(1)1931——1938

讷言

<p class="ql-block">本人物志以刘仲莹为主线。</p> <p class="ql-block">第一卷 &nbsp;童年时代(0——6岁)</p><p class="ql-block">地点:鹁鸽楼村(历时6年)</p><p class="ql-block">时间:1911年3月刘仲莹出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17年举家搬迁到吐丝口镇经营丰裕钱庄。</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莱芜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p><p class="ql-block"> 1917年3月,土匪一部由新泰进入,劫掠我牛泉南部山区数村。</p><p class="ql-block">说明:到吐丝口镇经营钱庄的说法来源于《中共牛泉党史大事记》和《莱芜市志》,计划写完后,与两位吴老师到刘仲莹家里采访,首先找到了窦进刚的家,他父亲窦兆奇先生带领我们去参观了刘仲莹故居,并到刘仲莹的孙子家,见到了刘仲莹的儿媳朱茂兰女士,根据她说到吐丝口是去开盐店卖盐的,他家开的盐店供应全莱芜用盐,到吐丝口镇既不是投亲也不是靠友,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吐丝口镇是莱芜的交通和经济中心,贸易非常繁荣,整个莱芜出售盐都是从那里批发来的。</p><p class="ql-block">主要事件的构思:广泛的接触穷人,对穷人产生了最初的同情心。刘家虽然比较富裕,在当地是个乡绅,但凭刘仲莹的秉性来看,他的父亲不会禁止他接触穷人,再者鹁鸽楼不是大村,没有多少财主子弟可以在一起玩耍,顺其自然的成长,给了他充分接触穷人的机会,这对他的成长非常有力。作为乡绅,刘父不可能任其“自流”,但因忙于经商,无暇顾及他的事情,给了他一个童年时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p><p class="ql-block">1、刘仲莹乳名是什么?</p><p class="ql-block">&nbsp;&nbsp;采访时没有问道,只能以他的原名盛玉作为乳名。</p><p class="ql-block">2、迁居吐丝口镇的途径是什么?是否有亲戚为媒介?采访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他家开的盐店供应全莱芜用盐,到吐丝口镇既不是投亲也不是靠友,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吐丝口镇是莱芜的交通和经济中心,贸易非常繁荣,整个莱芜出售的盐都是从那里批发来的。</p><p class="ql-block">3、刘仲莹父名、母何氏?这个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解决,后来给刘广安打电话,其妻说也不知道,到刘家祖坟上去看碑,也只有刘仲莹的坟前有碑,其父的坟前没有碑,从刘家祖坟的其他支股的墓碑上推断,他的父亲是“永”字辈,所开的钱庄又叫“丰裕钱庄”,随确定他父亲叫刘永丰,在我们这里,给商店取名往往用自己名字中的字,不可能叫刘永裕,是因为刘仲莹的名字原来叫刘盛玉。在我们这里是避讳子用父名中字的,连与父名中的字谐音都不可以。后来,经过反复采访,才得知,刘仲莹的父亲的名字是刘永仁。</p><p class="ql-block">4、刘仲莹有无兄妹?后到刘仲莹中学监考,在二号教学楼的一个教室的墙皮上看到了一个学校油印的一个材料,得知他有一个哥哥,大他三岁,十几岁就夭折了,刘仲莹考莱芜县立中学的时候,成绩优异,而他的各个却名落孙山。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再后来,在与济南电视台鲁中传媒中心节目组主任谷体钢先生的交谈中得知,刘仲莹还有一个姐姐,嫁到了大姑的村中——孙埠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