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志勇义无反顾的18年扶贫路

茶香

<p>  曾受某杂志之托,采访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志勇,但因事错过。错过采访,却没有放下好奇。</p><p> 一次旅行,张志勇闯入一块贫瘠而美丽的土地,心底那份柔情氤氲升起,变成了一份18年的契约。为此,散尽千金,在别人谋划小屋变大屋的时候,却来了个“逆行”,将自己的大屋变成小屋。 凡成大事者必有点痴,张志勇的“痴”,就是撂下好好的生意不做,一头钻进大山,做了无数非亲非故的孩子的“大爹”“上海阿爸”。张志勇说,对越自卫反击战,许多同龄人战死疆场,但穿海军服的他还活着。一次战备训练,他为抢险险些送命,是战友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虽然,他只穿了四年的军装,但却结下了一辈子的军缘。作为幸存者,他要用余生回馈社会。</p><p> 这个时代是需要雷锋的。 张志勇从2002年开始的“独行侠”公益,到2013年被媒体专访成为“热点人物”后,他18年无怨无悔的砥砺前行,感动和感召了无数身边、周围的人,感动了社会,并像磁石般吸引着无数学习雷锋、热衷公益的有志、有识人士加入。</p><p> 是什么能让社会变成爱的人间?靠一颗火热滚烫的心❤️去融冰,靠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去拨云见日。</p><p> 在张志勇即将第四次赶赴云南的某日,笔者与他有了一段对话。再听时发现,手机保留的是一次生动的报告。于是,剪辑部分,与朋友分享。分享一颗金子般心灵的真诚坦言。</p><p> </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志勇口述实录:</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面文字是采访张志勇的部分录音整理。相信很多读者带着与我同样的好奇:究竟是什么让张志勇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长达18年的扶贫路?或许这段对话摘要能帮助我们更多得靠近张志勇的心路历程。若可能,请打开并听完这段不长的录音剪辑)</b></p><p>1、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公益这条不归路?</p><p>2002年,我到云南西双版纳旅行,看到的贫困现状与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很不协调。学校没有教室,有些孩子8、9岁了,破衣烂衫,光着屁股、光着脚丫。</p><p>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是海军没上战场,假如那时参战,可能就无我了。当兵时军舰事故,我去救险负伤,是我的战友救了我,如果不是他们救我,恐怕我也在烈士陵园了。</p><p>我比那些为国家捐躯的同龄烈士多活了40年。假如20岁以前我上战场牺牲了,我连后代都没有。而现在的我有妻儿,比起那些长眠陵园的革命烈士,我是多么幸运!我有一个习惯,我每到一个地方,一定先到烈士陵园。所有跟我一起到过边疆的,不论是哪一级领导,第一件事,就是到烈士陵园祭扫。我先要去感恩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国家今天的和平环境。每次来这,我会有种特殊的感情。每次去时,有个习惯,我一定会带上几瓶红星二锅头和烟,雷打不动,祭扫我们的烈士。我是他们的同龄人,上前线的战友在墓地里,我们活着的,就要珍惜生命,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就多做点吧!</p><p>2、如何看待荣誉?</p><p>我很珍惜荣誉,荣誉可以传递给子孙,财富只能害了子孙,以后我会将财富慢慢地捐给国家、捐给社会,我的荣誉,我会保存着。我的父亲也是老先进工作者,有勋章,我没有,只有荣誉,没有勋章。荣誉很好,是加油站,我不能拐弯,只能往前冲。</p><p>人要有信仰,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用灵魂、信仰去做。</p><p>小时候写毛笔字,母亲让我重复写着“政治是统帅,政治是灵魂”。政治是什么?信仰!政治是靠灵魂做事。用灵魂做任何事,就是信仰体现。我的信仰就是,一生献给社会、献给党。当年,如果不是领导关心我,战友救我,我在20岁前就没了。</p><p>我是在父辈的引领下长大。那时候上门要饭的很多,母亲总会第一时间给他们吃的。小时候目睹这一切,感到帮助别人挺好的。可能有一天,你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p><p>虽然我现在可能不需要什么帮助,但社会给予的荣誉、支持,就是最好的帮助。</p><p><br></p><p><br></p> <p>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在上海柳州路和田林路的十字路口处,有这么一块牌子~~</p> <p>拾阶而下,这里别有洞天</p> <p>两边插着近30面这样的志愿者团队的旗帜~~他们是张志勇一声号令下,随时提供志愿保障的强大后援团</p> <p>这位面相斯文、形如学者般的人物就是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志勇——几次交谈后发现,张志勇不是形如学者,其实,他就是学者,满腹社会学知识,关于公益,关于人性,关于教育,他可以给您讲授很多在书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丰富知识。</p><p>有的人知识来自书本,有的人,则来自社会。而来自社会的知识往往才是掷地有声和悟性所得。</p> <p>刚从云南山区回来的张志勇,为此行看到有些孩子光着脚丫万分焦急,他对孩子们说,过几天再回来,我一定会给大家带回过冬的鞋子。</p><p>为此,他一个接一个电话与厂家沟通,最终,孩子们过冬的鞋子落实到位,他一块石头落地。</p><p><br></p> <p>这是服务站库房,里面分类摆放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的物资~~打理得整整齐齐。</p><p><br></p> <p>张志勇难忘影响他一生的军旅生涯,虽然,仅短短四年。</p><p>有人说,人这辈子年轻时,应该当几年兵,摔打过,更像男子汉,更有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p> <p>这是张志勇家的老式缝纫机,是志愿服务站的常用工具</p> <p>志愿者们整理捐赠的衣物。</p> <p>库房里无所不有,这是新的轮椅</p> <p>这些物资完成清点、整理、归类、打包、贴条……,就待装车启程</p> <p>接待云南慕名来访的公益爱心人士</p> <p>这天是物资启运的日子,工作站的汪老师赶头班车6点多到站,为物资最后进行在箱外的数量、分类标注</p> <p>胡老师、汪老师是服务站的两员大将,多年追随张志勇的忠实“勇粉”。笔者先后四次登门,她们都在整理衣物,70余岁的人了,爬上爬下,搬来搬去,非常不易和令人感动。</p><p>她们对山区孩子发自内心的责任和大爱,细致到在准备衣物时考虑到山区女孩的安全,而特意购买了女孩穿着的连体衣裤。</p><p>此外,汪老师告诉我,这批捐赠的物资中,就有胡老师慷慨捐赠的价值约8000元的全新衣物。她的年捐数额有4、5万,几乎相当于她的年退休工资,而自己穿着十分俭朴。</p><p><br></p><p><br></p> <p>每一箱物资,都是爱心的汇聚。虽不见面,但如晤。</p> <p>装车了~~</p> <p>这批物资将去的地方:云南红河州的泸西、元阳、屏边、石屏</p> <p>世界500强企业赛默飞加入此行扶贫行列,他们带着科学小实验的盒子,为孩子们送去打开视野、开启智慧和激发梦想的科学天空。</p><p>张志勇从2002年单打独斗扶贫,到2013年转型扶贫项目,到这次世界500强志愿加盟的扶智~~几个“扶”之变,是张志勇扶贫之路新的开端和新的台阶。</p> <p>赛默飞的工作非常细致,不仅有具体的行动流程,还有具体分布明细表格</p> <p>12月5日,所有物资到位装车,共700箱衣物、书籍等用品,还有近千床崭新的过冬棉被和棉垫,以及各类办公用品</p> <p>现场协调、处置各种突发情况</p> <p>重要的运输日,得到各方有力保障和支持。</p> <p>因常年劳累,不久前张志勇在搬运物资中突然晕倒。从此,他被工作站志愿者“严加看管”,不让其再搬重物,可是只要稍不留意,他还是自己动手。</p><p>张志勇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为了节省扶贫资金,他曾多次独自驱车8000余公里,将物资从上海运送云南。他讲述这些时轻描淡写,但听者,不禁担忧在心。毕竟人过六十,身体是本,是带领大家继续向前的本~~</p><p>此次运送物资太多了,张志勇只能动用数万元运输费雇请物流,为此,他也再三比价。</p><p>有时在想,这个社会是否应该有个公益的资源共享平台,无论哪方有资源愿意共享,都是对社会的贡献,都应该作为企业评价社会责任和可以享受减税政策的依据?</p><p>包括物流,航空铁路运输,还有工厂的直销各种日用品、服装、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p> <p>徐汇区军人事务局志愿者团队是搬运装车的主力</p> <p>徐汇军人事务局志愿服务队队长凤良田主动担任指挥员,组织协调全体志愿者进行物资装运。</p> <p>《上海故事》杂志社送来了新一期的刊物</p> <p>《雷锋》杂志社的上海首席记者窦芒曾对张志勇做过专访报道。张志勇成为刊物当之无愧的封面人物。</p> <p>各路志愿者团队为当天搬运装车助力。</p> <p>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背影~~有时觉得这个社会为何“好人”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找对地方才能发现,“好人”比比皆是~~</p> <p>正在附近执勤的临吉地市容管理有限公司的年轻小伙子,成为搬运物资出库的得力帮手~~</p> <p>十八般搬运法的运用,体现田林腰鼓队的阿姨们,智慧无限</p> <p>《雷锋》杂志吸引了两位小读者的眼球,他们煞有其事地翻阅着</p> <p>办公桌椅和柜子准时集结到位</p> <p>搬运装车进入最后阶段,这是最后一箱物资上车。上海政法学院这位不知名的学生,曾经参过军,身手敏捷,动如脱兔,显示军队大熔炉淬炼过的不同凡响的军人素养和能耐。</p> <p>上海政法学院“燚路童行”工作组,在校内发起了为期三天的暖冬捐助活动。志愿者们在分类、清点后,在发车当日,以“上海政法学院”的名义交与“上海市张志勇学雷锋志愿者工作站”,并请其转赠山区孩子。</p><p>在发车现场,笔者见到了充满阳光活力的李坚等同学。李坚说,虽然募集的日子天寒有雨,但师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其中。</p><p><br></p> <p>此图为“燚路童行”工作组募集物资清单汇总,无论大小物资,分类、罗列清清楚楚,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和热情,也代表这些未来的法律工作者做事的严谨和对捐赠者的尊重。</p><p>就像张志勇所言:公益事业的年轻化、知识化,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令人欣喜和欣慰。</p> <p>物资交接</p> <p>装运结束,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志愿者们愉快地留影。他们青春帅气,开朗大气,脸上撒满阳光。拥有这样的孩子,是国之所幸,也是家之所幸。</p> <p>徐汇田林社区腰鼓队前来助力的志愿者们,她们绝大多数70开外,年龄最大的81岁</p> <p>腰鼓队81岁的董阿姨(图左)和71岁周阿姨在搬运完成后,愉快地在自己的劳动成果前合影留念。希望两位阿姨能看到这张图片。若有相识者,请转发董、周两位阿姨。谢谢🌹🌹</p> <p>徐汇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者团队是张志勇公益事业的坚强后盾,召之即来的军人作风彰显良好的军人素养和军人的胸怀。</p> <p>张志勇志愿者工作站两位最得力的“大后方”:胡老师(下图左)、汪老师(下图右)。两位老师均70出头,忙里忙外,搬上搬下,发车当天,为每件物资贴好“身份牌”,并且做好编号,清晰标注所发往的具体地点,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p> <p>张志勇18年扶贫路,离不开妻子俞月芳(下图右)鼎力的支持。今年7月,张志勇大山扶贫半月,正赶上母亲生病,俞月芳没有声张,独自挑起照顾婆婆重任~~</p> <p>17.6米长的大家伙,以“便便大腹”吞下700箱物资,还有近千件冬被、床垫以及办公、学习桌椅、柜子。</p><p><br></p><p>摄影师:王风</p> <p>装运物资时的视频。</p><p>这车满载上海人民深情厚谊的物资,于12月5日启程,并于12月6日,运抵云南红河州泸西县。</p><p>都知道云南多盘山公路,即使有了高速,但长达17.6米的车转弯、停靠、会车,都非容易的事。</p> <p>这段视频,以雷锋战友命名。</p><p>从清晨7点到中午12点,每位参与者,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在他们中间,心中暖流阵阵——在我眼里,他们都是雷锋式的好人。助人为乐不仅是境界,而是成为一种自选的快乐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人生价值实现。</p><p><br></p> <p>以下图片,均为张志勇等提供。可以多角度了解,这位被无数山区孩子称为“上海阿爸”“大爹”的雷锋式战士对孩子们超越血缘的无私大爱❤️。</p><p><br></p><p>张志勇提供图片</p> <p>张志勇提供图片</p> <p>张志勇提供图片</p> <p>这张图片发自张志勇此行扶贫的路上。他步伐矫健,满脸阳光☀️,印证了他人的美赞:张老师只要跟孩子们在一起,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特别年轻、快乐!</p><p><br></p><p>摄影师:阿海</p> <p>摄影师:阿海</p> <p>赛默飞的科学公益日走进大山,让科学的阳光照进了偏远的山区,点燃了孩子们幼小心灵新的渴望~~</p><p><br></p><p>摄影师:阿海</p> <p>要为此照拍摄者点赞!图片的魅力跃然画面,不用一字,唱出所有心曲。</p><p>孩子们多么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啊!</p><p><br></p><p>摄影师:阿海</p> <p>摄影师:阿海</p> <p>摄影师:阿海</p> <p>如果能够,请许所有孩子同样的精彩世界和美好未来~~</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今天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诞辰80周年的日子,向所有心中洒满阳光、装满暖意、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的雷锋式的志愿者们致敬🌹🌹🌹🌹🌹🌹</b></p> <p>请关注张志勇抖音号,会有更多前方一手信息、动态第一时间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