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鹅山路小学 何桂欢 按柳州市2018年—2020年卓越教师三年递进式培训第三、四阶段的工作要求,在2020年11月——12月,我有幸受聘与柳州市育才路小学李莉、李采光、黎媛三位新老师结成师徒关系,目的是我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传、帮、教”的形式带领她们一同学习梳理课标,钻研教材,备课评课,执教展示课等,促进师徒双方共同成长。 一、研读课标,钻研教材<br> 为帮助三位新老师最快捷、直观地了解当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我以小学低年段教材为例从解读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编排,明晰语文要素;依据语文要素,夯实阅读训练三个层面与三位徒弟进行了细致的交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是从三年级起才以单元导语页提炼呈现了各单元的语文要素,那一、二年级的教材中,语文要素隐藏在何处呢?从教材编排中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提炼,从“识字写字”“读书能力”“阅读理解”“积累拓展”四个方面提炼出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体现在阅读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通过这样的梳理、对比,让三位新老师明确了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要基于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教材,关注课后习题、明晰教学目标,强化生本意识、聚焦核心素养。<br> 二、执教展示,听评促学<br> 三位老师通过前期的教材研讨后,还积极各自准备了一节展示课。在研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交流、碰撞、修改、完善,把在交流学习的思考融合在课例之中。<br> 黎媛老师执教四年级《爬天都峰》一课。紧扣单元要素,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黎老师借助“交流平台”总结方法,巧妙地为学生搭建了写清楚一件事的思维支架。她在教学时勾连“初试身手”的内容,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这样读写的有机链接,让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拾级而上,实现了习作单元习作训练的系统化。 李莉老师执教二年级《狐狸分奶酪》一课。结合二年级阅读和平板教学班实际情况,教学中主要通过范读、平板微课、分角色读、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李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表演、讨论等方式展开,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李采光老师执教一年级《比尾巴》一课。上课伊始,李老师给学生出示一段写字视频,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习字。抓住文章重点句式——疑问句,运用多种形式练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化。通过表演让学生词语内化,在读中体会感情。学生乐于读,乐于说。李老师还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赛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们探究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一个月的师徒结队的活动中,三位新教师都特别的认真,积极主动的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各自所执教的展示课都能精心设计,表现突出,也让我切切实实在与她们研磨过程中得到新的收获和思考。通过这样认真实践、及时总结,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