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导读:</b></p><p><b>今天分享的绘本故事是《我的爸爸叫焦尼》。一个非常温馨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电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简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章作者:波·R·汉伯格【瑞典】</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45年生于瑞典Loon,大学时期主修文学。著有小说及图画书多种,达二十余部。2003年凭《爱就是这样》一书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提名。</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绘图作者:爱娃·艾瑞克松【瑞典】</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瑞典广受喜爱的插画家之一,1949年出生于哈尔姆斯塔德,1973年起致力图画书的创作。作品在瑞典获奖无数,曾获奥古斯都文学奖、瑞典图书馆协会的贝斯寇插画奖、拉本与肖格伦出版公司的林格伦儿童文学奖,曾被提名国际安徒生大奖。爱娃多以色铅笔和水彩做画,画风淡雅幽默,人物表情细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翻译:彭懿【中国】</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出版政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199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学艺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编导,报社编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他是中国研究图画书较早的人,著有《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书可以这样读》。他翻译了许多外国童话作品,如《安房直子幻想小说》《车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风的旱冰鞋》《阁楼的秘密》《消失在月夜》等。著有幻想文学理论专著《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小说《与幽灵擦肩而过》《半夜别开窗》《怪物也疯狂》《妖孽》《我拣到一条喷火龙》《妖湖怪谈》《疯狂绿刺猬》《鹅耳与妖孽》《三条魔龙》《我、怪物舅舅和魔塔》和夏壳壳系列等、摄影旅行笔记《独去青海》《三上甘南路》《约群男人去稻城》《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片树》《背相机的旅人》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文赏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The end-</b></p> <p><b>胖馆长寄语:</b></p><p><b>这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离婚、单亲家庭、骨肉分离题材的图书,《我的爸爸叫焦尼》把一个有些消极的生活事件呈现得很细腻、美好,并且充满希望,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人生的意义在图画书里,也早就写好了答案。图画书里的故事也会引发关于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在《我的爸爸叫焦尼》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本书荣获“三十年中国极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童书奖,由林格伦儿童文学大奖作家、国际安徒生大奖提名画家联袂创作,是父子亲情、成长、离别与团聚的生命励志杰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