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山与“金襄县”

老家襄城

<p>  巍巍伏牛山脉,自西而东绵延八百里,至襄城县南终止的突起峰峦,酷似伏卧着的牛首,故名“首山”。相传,这座山大原是金牛星,奉西王母法旨,驾祥云去蓬莱邀群仙赴蟠桃会,不料行至襄境金鸡报晓,惊落尘埃,蹄陷沼泽。急忙起身,奋力拔蹄,迸发出霞光万丈,瑞气千条,几经挣扎,却愈陷愈深,霞光瑞气渐散,遂沉没地下化为石山。襄城县自有了这座金牛山,老百姓渐臻丰衣足食,若逢荒年歉收,只要到山中求告金牛,就能从山洞里拣回一盘金豆来;山谷长出烟草,烤出金灿灿烟叶,又称一宝。从此,“金襄县”的名字,便远近闻名,妇孺皆知。</p> <p>  那时候,汝河南岸有个财主,田地千顷,庐舍百楹,为富一方。因他贪婪成性欺压乡邻,绰号“二老天”。他闻知山中有宝,便妄想掠为已有,称富天下。从此,无日不到山游江湖,老于世故,为人十分诡诈,一被邀请即知其意。</p><p> 两人相见,十分亲热,但各怀鬼胎,隐而不露。美酒佳肴,一连吃了数日,每天谈天说地,但对如何进山取宝,却只字不提。急于求宝的“二老天”,再也无法忍耐,只好明言求告:“先生,实不相瞒,此山藏宝已有偈语暗示,某不能解。如蒙赐教,当重金酬谢。”老谋深算的风水先生,见其不明讲酬码,便说:“解语则不难,开山却不易。”他这卖弄关子的两句话,“二老天”自然会意。双方立即讨价还价进行协商。最后各尽其力,获宝平分。商妥后,风水先生遂解释偈语道:“第一句,是说宝藏在山洞,地点在朝阳峰;第二第三句,指洞中有钥匙可启洞门;这第四句嘛—他傲慢地乜斜“二老天”一眼,一字一顿地说:“只等风水人来,就是等某来取了。”暗示天意注定,取宝非他不可。二老天”狡黠地笑笑说:“望共谋此事。”</p> <p>  次日,“二老天”和风水先生率众石匠,来到首山朝阳峰下劈山找洞。众人在两人鞭答严逼下,昼夜不停地干了月余,石洞挖出了,石门却推不开。正在犯愁间,忽见洞顶光芒四射,叮咚有声,举目望去原是一把金钥匙。风水先生惊喜若狂,捷步去抢,“二老天”在后面捡起一片石块,猛向风水先生头部砸去,顷刻脑浆迸裂,一命呜呼了。“二老天”洋洋得意地抓起钥匙,开了石门,只见洞内金光闪烁,堆满珠宝,还有一头金牛拉着金碾,粒粒金豆从碾盘上不停地滴下来。一时,众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尚未定下神来,就被贪心不足的“二老天”统统推出门外。“二老天”双手拾宝还感不足,便想把金牛、金碾搬到自己家中让它没完没了地为自己碾出金豆来。他刚牵住金牛一离碾,突然金牛倒地,金碾坍塌,一声巨响震闭了石门。这个贪婪的老财迷,被堵在洞内,再也没有出来,石洞也被震碎的石块掩没,一丝痕迹未留下。</p> <p>  星移斗转,人间沧桑,不知过了多少世纪,故事还在流传,山中金豆却再未发现。后人渐渐醒悟,首山之中金牛、金碾实无,丰富矿藏确有,只待勤劳的人们运用科学这把钥匙,去奋力开发,襄城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襄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