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怡福中学】 深耕“院士文化”,唱响幸福教育“三重奏”

江门市怡福中学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文/图 张翠玲</font></h3> 纸桥承重比赛,“小纸片”体现“大能力”;遥控车过桩竞技赛,流畅灵活现实力;水火箭比赛,一飞冲天震撼全场……近日,“学习院士精神,点亮科技梦想”怡福中学教育集团第一届科技艺术节成果展示活动在怡福中学举行,校园内燃烧着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在怡福中学,“院士文化”“院士精神”已深入到学校的肌理当中,大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小至学生们上的每一堂课、参加的每一个活动。<br> <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体育节上,学生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创意无限的科技节活动</font></h5> 深挖“院士文化”红色内涵、打造“院士文化”红色课程、传递“院士文化”红色能量……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怡福中学在挖掘江门五邑“院士之乡”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瞄准“院士文化”,塑造了学校独有的“院士文化”教育特色品牌。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小小科学家体验示范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广东省足球推广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江门市文明校园……一张张闪亮的名片让怡福中学增色生辉。<br> 听,幸福教育的“三重奏”正在怡福中学激越交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篇章一 吹响党建引领“冲锋号”</font></h1> 在怡福中学校长彭宏看来,党建工作是铸就文化之魂的源动力,必须让学校的文化内涵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才能迸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在区级党建课题《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学校品牌发展研究》的实践中,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br> 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幸福”的论述,学校深入研究,并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全面提升学校的顶层设计,确立了“以幸福教育育幸福人”的办学理念和“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办学目标,致力培养“阳光自信、幸福快乐、励志行远”的怡福学子。以理念为核心,怡福中学进一步提升“院士文化”品格,紧密融合“见贤思齐”校训,厚植“院士精神”,凝练“学贤致福”文化内涵,提炼了“学贤成己、践贤成人、仰贤成才”的“院士文化”三阶段培养序列。为推进“院士文化”进校园、进头脑,学校着手院士班级建设,以班级院士精神为坐标,引领班级正向发展。此外,学校还会评选“星级小院士”和“星级院士班”,推进班级和学生评优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班风、校风。<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校长彭宏在全市党建工作论坛上做主题报告</font></h5> 三年一盘棋,如今怡福中学已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位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幸福教育育幸福人”的办学理念与“院士文化”不断交织、相融。‘院士文化’是我校育人的文化之魂,‘幸福教育’则是学校办学的不懈追求。”彭宏说。<br> 在党建的深度融合中,怡福中学又因地制宜地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将党的教育理论、方针、政策,校风学风,院士精神等红色因素化为环境文化和校园形象,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心灵。该校在学校的核心位置,以“扬帆远航”为造型,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设计了一组党建专栏,旗帜鲜明地凸显了党建主题。细化到每个班级,该校更是以“学院士,展风采”为主题,将班级文化墙打造成弘扬院士精神的平台和窗口。学生每天必经的走廊,也成为了育人基地,该校充分利用空间,建设了德育长廊和读书长廊,已成为学校党建基地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br> 此外,怡福中学还与港口中学、杜阮镇楼山初级中学积极开展“院士文化”交流研讨1500人次,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怡福中学教育集团优质均衡的发展。<br> “学校推广‘院士’文化,让我深切体会到五邑籍院士爱国为民、博学强志、兼济天下的精神特质,江门新会梁启超家族‘一门三院士’堪称院士家风的典范,他们的学风家风故事激励着我,我将潜心求学,努力书写我的青春华章!”八(6)班学生刘钰淳如是说。<br> 怡福中学找准了党建与文化融合的结合点,吹响了党建引领的“冲锋号”,全体师生拧成一股绳,同时发力、同向而行。<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篇章二 弹好课程融合“协奏曲”</font></h1> “院士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红色资源。为了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将“院士文化”融入到学科课程中,怡福中学打造了精品思政课程、学科协同课程和个性化发展的“尚贤课程”,在传承和创新中形成了融党建于一体、以“院士文化”为核心的“大思政”课程体系。<br> 陈垣、陈灏珠等江门本地院士的事迹通过视频的形式播放,同学们更真实地了解到传奇人物就在“身边”……在怡福中学的课堂上,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李雪珍把《民族精神》一课讲得有滋有味。怡福中学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特色思政课,以《中国梦•我的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本》、道德与法制课、党课、团课和班会课等为主要抓手,全面打造了精品思政课。与此同时,学校充分挖掘教材,利用“院士文化”的红色素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家国情怀。在课题实践研究中,通过研、评、赛相结合的方式,该校共推出了精品思政课35节,其中,校长彭宏的“开学第一课”在《中国教育报》进行了报道,教师冯国强的“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团课被评为“广东省百佳团课”。<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学校的思政课有滋有味</font></h5> 九(6)班学生陈颖妍如今已到毕业班,她表示,自己把院士永不言弃的精神注入到学科课程的学习中,追寻院士足迹,做更优秀的自己。“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彭校长给我们上了一节‘科学防疫,励志奋进’的思政课,战‘疫’英雄专业精深、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感恩新时代的幸福,作为怡福学子,我将拼搏不懈,圆梦中考。”陈颖妍说。<br> “大思政”课程体系要做到“落地有声”,只在思政课的课程融合中下功夫还远远不够。因此,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支撑,该校把党建、“院士文化”的红色资源紧密与各学科进行融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究。各科组积极响应、大力推进,聚合多学科资源,每学年以“一月一学科,一科一主题”为原则开展了“学科文化月”活动,构筑了多形式的思政教育,形成了“课程思政资源库”。如语文科组紧密结合党建主题开展了“讲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系列演讲赛,让学生进一步受到了思想的洗礼;历史科组以“读历史明己智”为主题,开展了“讲历史故事”“讲江门故事”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家国情怀;美术科组开展了“扫黑除恶”“同心战‘疫’”等主题书画、手抄报大赛,同学们在“我以我手画我心”中奏响红色主旋律;音乐科组开展了“唱红歌”大赛,学生在歌声中飞扬激情……在学科协同下,“院士文化”和“院士精神”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形成了育人合力。 “自学校以‘院士文化’和各学科融合以来,学生和教师熟知院士文化,并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传承院士精神,做到了爱国、积极向上、敢于拼博。”李雪珍说。<br> <br> <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语文学科文化月上,<br>学生参加“读红色经典,讲中国故事”活动</font></h5> 近年来,怡福中学师生获国家专利7项,获国际奖项一项,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一等奖以上97项,市级一等奖以上280余项;学校的教学成绩也稳居江门市区前列,2009至2020年连续12年获蓬江区中考成绩一等奖;2020年中考,103名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25.5%)中考成绩达江门一中分数线,2名学生中考成绩并“屏蔽”,9个学科均获得2020年中考教学质量一等奖……怡福中学弹奏出了课程融合“协奏曲”的美妙乐章。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篇章三 拉紧立德树人“使命弦”</font></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家校义工开展志愿活动</font></h5>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立德树人是办学永恒的主题,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怡福中学充分利用“院士文化”的红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夯实了育人的课外主阵地。<br> 在日常德育活动化课程中,该校以“学院士”为主线,形成了“班、级、校”系列德育活动课程。如以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国魂、青春、使命”等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教育;以“追寻院士足迹”“讲好院士故事”“弘扬院士精神”为主题,开展作文大赛、手操报比赛、演讲比赛等,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程实效性等,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院士的力量。<br> 作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今年年初的线上上课期间,怡福中学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势,不间断地开设线上课程之余,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如“云上学贤,筑梦修行”线上榜样学习系列活动、“无惧风雨,共同前行”云团课、线上家长会等。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怡福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吴玉珊除了开设护心防“疫”阳光心理系列云课程外,还组建了怡福中学心灵天使播音队,在线上开启了“怡福心灵好声音”的栏目,带领学生甄选稿件、编辑音频,每周用声音为全校师生传递正能量。<br> 劳动教育是最近校园的“热门词”。在怡福中学,劳动教育实现了与学校“幸福教育育幸福人”的办学理念和“院士文化”紧密融合,“劳动创造幸福”工程不断深入推进。学校通过评选各级“劳动模范”、把学生劳动技能纳入《江门市怡福中学学生发展十个一项目》、开展“美丽教室”、“劳动卫生文明班”等系列评比、设置以科创和陶艺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日前,怡福中学获评首批江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学校用劳动教育,浇灌出一朵朵幸福之花。“学校对劳动教育十分重视,定期开展大扫除;每班都有劳动值日的责任区,还有家校合作‘劳动作业’等。我和同学们在学校除了参加值日劳动、大扫除外,也参加了学校义工志愿队,多次积极参加了社区创建文明城市的劳动。”八(2)班学生曹钦亮说,他认为,自己在劳动中锻炼了意志、增强了环保意识、获得了劳动的快乐。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活动,保护校园周边环境卫生</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怡福中学学生赴恩平参加农耕义工活动</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

院士

怡福

中学

文化

学校

课程

教育

党建

学生

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