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曾外祖父

梅洲老翁

<p class="ql-block">  徐养如,我的曾外祖父,生于公元一八七O年,浙江省嘉兴县凤橋镇徐八房人。他很有学问,又通医术,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成为一名秀才。</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末,中国处于清朝统治的末期,清政府腐败,国家积贫积弱。世界各列强加紧侵略中国,逼廹清皇朝簽订各项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广大爱國有识之士,忧国忧民,为了拯救中國,他们选择出洋留学,探求救國之路。他们当中,有的远涉重洋去了英美,有的出海东渡,来到邻國日本。曾外祖父选择去日本留学,他的族弟徐忍如一同前往,当时同赴日本留学的嘉兴藉人士有沈钓儒、褚辅成、龚宝铨、陆初觉、计宗型、蒋志新等。</p><p class="ql-block"> 到了日本不久,曾外祖父结识了也在日本留学的浙江湖州藉人士陈英士(即陈其美。)陈英士可谓大名鼎鼎,他是革命党中仅此于孫中山,黄兴的第三号人物,辛亥革命后,他任上海都督。他有个结拜小弟,就是日后在政坛上叱咤风云数十年的蒋介石。蒋介石能登上國民党权力顶峰,跟陈英士对他的全力扶持不无关係,为報答陈的知遇知恩,蒋把他的两个侄儿陈果夫、陈立夫安插在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p><p class="ql-block"> 不久,在陈英士的引荐下,曾外祖父见到了留日的孫中山先生,并參加了孫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组织,后改组国民党,又加入了國民党,所以他是嘉兴地区最早的國民党员之一。曾外祖父积极参加孫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曾为嘉兴的光复立下汗马功劳。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孫中山被推选为臨时大總统,但不久又将职位让给满清旧臣袁世凯。袁世凯是一亇思想封建迷恋权力的大军阀,他搞专制独裁,打击國民党人,国民党人宋教仁提倡责任内阁,以此來制衡袁的权力,遭到袁的忌恨,唆使手下暗杀了宋教仁。由此引发了国民党反袁的二次革命,曾外祖父参与此次革命,后二次革命失败,孫中山、黄兴等人流亡日本,曾外祖父也离家出走,避禍他乡。一九一六年底,袁世凯在手下一班御用文人的鼓噪下,竟然恢复帝制,當起了“洪宪皇帝”,又一次激起了國民党人和全國广大人民的反对。曾外祖父臨危受命,奔赴云南,联络云南都督蔡锷,商量讨袁事宜。后蔡锷组识护國军,讨伐袁世凯,得到全国各省首领的响应,袁世凯在全国一片讨伐反对声中,宣布取消帝制,次年,袁在郁郁寡欢中死去。</p><p class="ql-block"> 袁世凯去世,接着由他的亲信,北洋军部下首领继位。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吴佩孚、張作霖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加之各省大小军阀,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连年征战,百姓生话不得安宁。此时的曾外祖父,目睹时局现状,内心深感失望,从此厌倦政治,并逐渐淡出政坛。晚年,他在徐八房家中挂牌行医,直到一九二九年去世。</p><p class="ql-block"> 纵上所述,概括曾外祖父早期人生。青年时留学日本,加入革命党,追随孫中山先生,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反帝讨袁的革命运动,为中國的早期革命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曾外祖父共生四子,按年令排行,依次为心一、再中、三益和四同。</p><p class="ql-block"> 今年二O二O年,适逢曾外祖父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目前,他留下的后辈子孫,粗略估计,数以百计,它己成为一个龐大的家族群,这亇家族群可谓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他的后辈们个个遵循家训,本份守法,奋发上進,事业有成。曾外祖父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於九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