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一铁道兵四师十九团广东台山市斗山镇战友纪念从军五十周年</b></p> <p><b>2020年12月14日,正值广东台山市斗山镇的美人花灿放之际,斗山镇五十年前入伍的铁道兵四师十九团战友隆重聚会,在斗山华侨宾馆共同纪念从军五十周年。</b></p> <p><b>这片土地,是生养他们的地方。</b></p> <p><b>五十年前今天,130名朝气蓬勃的青年穿上军装,从这里出发,应征入伍铁道兵四师十九团。</b></p><p><br></p><p><b>五十年后的同一时间,60名斗山战友和20多名外镇战友,精神矍铄在这里重聚,19名身在国外的战友,也惦记着这一天,遥祝纪念会圆满成功。</b></p> <p><b>斗山华侨宾馆,一座新搭建的彩虹门装饰一新,“铁道兵四师十九团斗山镇战友从军五十周年纪念”格外醒目。</b></p><p><br></p><p><b>会场横幅显示与彩门同样的主题会标,同时显示“1970.12.14一2020.12.14”字样。背景音乐播放着《咱当兵的人》《铁道兵志在四方》,会场气氛热烈而祥和,扬溢着浓厚的铁兵氛围。</b></p> <p><b>战友们永远记住1970年12月14日这一天,报名去参军,走过五十个春夏秋冬,2020年12月14日,昔日帅气小伙子,如今两鬓斑白。相聚一刻,倍感亲热、亲切,自豪和荣耀。</b></p> <p><b>纪念活动在齐唱《铁道兵志在四方》歌声中拉开帷幕。</b></p> <p><b>此时此刻,战友们十分激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大家站起来,向为新中国成立、在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铁道兵革命烈士,以及50年来斗山镇逝世的战友默哀。</b></p> <p><b>在热烈的掌声中,铁道兵四师十九团斗山镇战友会会长甄洪能战友首先致辞,他在致辞中畅谈了从军入伍走过的路,回忆了铁道兵35年的辉煌历史,感悟当一名铁道兵的无尚光荣。</b></p><p><br></p><p><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甄洪能会长热情洋溢的讲话,语言简练,激情飞扬,感情浓厚,铿锵有力,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b></p><p><br></p><p><b>接着,铁道兵四师十九团来宾代表谢明晃战友、同年入伍的湖北省战友彭金安分别即席发言。他们充满激情的发言,富有感情,诠释友情,倾注真情,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铁道兵四师十九团斗山镇战友会会长甄洪能战友致辞</b></p><p><br></p><p>尊敬的斗山镇和各地来斗山镇参加从军50周年纪念活动的全体战友们:</p><p><br></p><p>大家好!2020年12月14日,是一个令我们在座每一位战友终生值得铭记的日子!不多不少,50年前的今天,我们穿上军装,踏上从军之路,进入一个新的人生转折点。也就是在今天,苍天冥冥之中特意安排我们成为一生一世的战友,直到地老天荒!</p><p><br></p><p>请记住:人生,所有的遇见,都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所有的遇见,都是最美的缘分,而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也都是天意!这辈子其实很短很短,遇见了,拥有了,那就倍加珍惜;下辈子,或许连擦肩而过的机会都没有!</p> <p>50年前的今天,我们能够成为铁道兵一名战士而感到无比的光荣!</p><p><br></p><p>铁道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它担负着工程保障任务。战时,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p> <p>从1948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铁道兵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和共和国铁路大动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使人难以忘怀。</p><p><br></p><p>铁道兵从1948年7月5日成立到1974年底,共有3个指挥部、15个师、3个独立团、3所学校、3所野战医院、1个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总员额达到43万人,是铁道兵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期。1976年1月,担负北京地铁施工任务的铁道兵第十二师、第十五师和仓库、机修厂等8个单位的5.3万人改为基建工程兵,脱离铁道兵建制。</p> <p>从1980年开始,铁道兵开始缩编。当年4月8日,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铁道兵撤销了9个团。当年8月28日,总参谋部通知铁道兵,根据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简整编的方案,铁道兵按现行编制37万人缩减去17万人,保留约20万人。到1981年4月,铁道兵完成了缩编任务。13个铁道师缩编合并成10个师,铁道兵机关减少人员30%,3个独立团合并成2个,3所院校保留了2所,保留兵员总数为20万。</p> <p>铁道兵第四师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1951年6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铁道兵团以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第四师,下辖第4、第14桥梁团和第24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四师,辖第10、第11、第12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6团—第20团。1984年1月“兵改工”,改编为铁道部第14工程局。1999年12月变更为中铁14局。</p> <p>从1948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铁道兵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时期,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3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有8300多名官兵为铁路建设献出了生命,包括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1136人,援越抗美战争中牺牲的392人;59200多名官兵负伤,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为八一军旗增光添彩!</p> <p>1982年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p><p><br></p><p>1984年1月1日,所有移交并入铁道部的机关、部队和院校官兵,都怀着对部队深深的眷恋难舍之情,满腔悲壮,泪洒胸襟,向军旗致以最后的军礼,脱下军装,告别军旗。</p> <p>1984年1月,铁道兵指挥部改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p><p><br></p><p>1989年7月1日撤销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成立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p><p><br></p><p>2000年9月,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与铁道部脱钩,整体移交中央企业工委管理;</p><p><br></p><p>2003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p> <p>2007年11月5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整体重组改制,设立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p><p><br></p><p>2008年3月10日、13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p><p><br></p><p>铁道兵作为工程技术兵种,在人民军队的行列里,走过35年光辉历程,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得到了党和国家、人民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p> <p>“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坚持这一革命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叶剑英元帅为铁道兵成立30周年的题词,是铁道兵真实生活的生动写照,是对铁道兵功绩的最高褒奖,是对铁道兵精神的高度概括。</p> <p>作为一个兵种,铁道兵已离开军队序列,但铁道兵用生命和汗水铺筑的万里铁道,却象一座座历史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大地。铁道兵的精神,正在被一代代中国铁建儿女传承、弘扬,成为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原动力。</p><p><br></p><p>铁道兵功绩与山河长存,铁道兵精神与日月同辉!</p><p><br></p><p>祝愿战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p><p>谢谢大家!</p> <p>(湖北省战友彭金安发言。)</p> <p>(黄济权战友发言。)</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甄洪能会长在致辞中深情对铁道兵历史的回顾,一下子就把大家拉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大家回忆入伍后,“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教育融入骨髓,凭着双手,和战友们一起,在太行山平型关修建京原铁路,转战冀东平原速战通坨铁路,奔赴新疆天山深处,修建南疆铁路上新光“灯泡”隧道和库尔勒车站站房配套工程,战友们结下了同生共死的兄弟、骨肉、战友情谊。</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回忆那段军旅生涯,战友们无不感慨万千。“那时要问苦不苦,我们就想想老前辈。”</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我们从南方到北方,第一次见到天寒地冻的北国风光,新兵训练冻的受不了,吃不惯的小米饭和窝窝头,让我们挺过来了;</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第一次在深山沟里住帐篷、干打垒土巴房;第一次在天山吃压缩干菜和咸菜的军营生活;第一次在“天上不飞鸟,山上不长草”的上新光1、2、3号隧道奋斗四年;第一次在库尔勒戈壁滩上战高温、抗严寒搞房建,我们都经受住了最严峻、最艰苦、最危险的考验,为祖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光阴似箭,岁月悠悠,5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生龙活虎的青年,如今已是近古稀,苍颜皓首,两鬓已斑;尽管铁道兵撤销了,但战友们亲手用鲜血、汗水乃至生命修建的京原、通坨、南疆、兖石铁路却依然挺立。它见证了战友们奉献青春年华的峥嵘岁月,它记载着战友们人生中最辉煌、最亮丽的历史。今天我们纪念入伍五十周年,就是永远怀念当铁道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当铁道兵光荣,当兵永不悔。战友们兵心依旧,纷纷在纪念横幅前相互合影留照。</b></p> <p><b>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曾经同甘共苦,生死相随。</b></p> <p><b>战友们就像当年在部队会餐时一样,举起了酒杯喊着一、二、三,发一声吼,一起干杯,一饮而尽……</b></p> <p><b>今天,太值得纪念的日子,相聚在这里,让我们敞开心扉,把酒当歌,共忆往昔军旅生涯,同叙战友之情。让我们共同举杯,为我们的相聚,为我们各自的家庭幸福,为我们真挚深厚的友谊,干杯!</b></p> <p><b>战友,是生命中注定的缘分,是世上最美的缘分之一。</b></p> <p><b>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在大家互相敬酒中很快地过去了。很多战友已经酒酣耳热,乘着酒兴,战友们一遍遍地说着,感谢斗山战友会为我们安排了这次相聚活动,让战友们感受到在一块相聚的温暖,感受到在部队当过兵的凝聚力。</b></p> <p><b>铁道兵四师十九团斗山战友会特制的“纪念从军五十周年”纪念品。</b></p> <p>(赠给同年入伍、同在新训七连的女兵及相关战友的纪念品。)</p> <p><b>代平战友感谢斗山战友从军50周年赠送的纪念品,她将永生难忘!并赋诗一首:</b></p><p><br></p><p><b>七律•战友情深</b></p><p><b> 文/代平</b></p><p><br></p><p><b>红尘依旧路程延,</b></p><p><b>绿野长城历史篇。</b></p><p><b>军旅生涯情谊重,</b></p><p><b>举杯共饮鬓颜年。</b></p><p><b>远方牵动回春暖,</b></p><p><b>今夕余华归梦圆。</b></p><p><b>南北遥途同祝愿,</b></p><p><b>往还足迹纵横燃!</b></p> <p><b>纪念会结束后,斗山镇战友会的代表挨家挨户上门,给生病或生活困难的战友送上纪念品和慰问金,表达斗山战友会全体战友的关爱之情。</b></p> <p><b>不忘老战友,在纪念入伍五十周年之际,送温暖,这不仅是战友会的共同祝福,更是战友们的心意,共同向往美好的幸福生活,我们一个都不能少。</b></p> <p><b>献上一片爱心,送去战友情谊。慰问活动牵动着生病和生活困难战友的心。他们说,一声“感谢”难以表达此刻心情,那是一起去从军、同一个战壕的战友,终生难忘的战友情凸显。</b></p> <p><b>照片:</b>甄洪能战友提供</p><p><b>图片:</b>选自《铁道兵画报》《铁路穿天山》</p><p><b>视频:</b>甄洪能战友</p><p><b>文字:</b>甄洪能战友(纪念会致辞)</p><p><b>编辑:</b>翟基生</p><p><b>制作:</b>快乐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