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党岭秋色已久,终于在今年10月29日成行。<br> 从成都经成雅、雅康高速到丹巴,再上国道248,经瓦足隧道,进入乡村道路。沿途有很多夏天雨水冲刷、溜坍的痕迹,如夏天来,极危险。 也遭遇几次因修路施工短暂停车等候,在两河口,居然等了近两个小时。 路,泥泞湿滑,一长串车在泥地里歪歪扭扭,颠得七晕八素。交了卫生费,进了党岭村。 问了当地人去葫芦海的路线,当晚在老村长客栈住下。听老板娘泽珠霞姆讲,她家很早就开了客栈,生意还不错。 第二天一早,7点17分,我们从村长家房后一条小路上山。山水漫上了路,人踩马踏后,更泥泞难行。 天冷有霜,风很割脸,戴上口罩,才好受点,但鼻头的热气很快糊住眼镜,不方便,干脆取了。 手头相机也冷得不适应,在镜片处结了层霜,是说老拍不清晰。 眼前一片开阔坡地,沿之字走,省力。 坡地快走完时,回望坡下,一帮着鲜亮户外装的游客骑着马儿正说笑着上来了。 太阳越过右边山顶照红了对面山顶,透着些许暖意,今天大晴天,巴适! <br> <br> 小路如游蛇穿行,钻进林间。 因常年马儿踩踏,泥路已被马蹄捣出规则排列的深坑,极象农村红苕埂,也象铁路道砟空。 这,让我想起茶马古道,石板路上的背夫的脚印窝和马蹄印,历史的痕迹,总是在那么不经意间就留了下来。 阳光穿过树梢,在地面白霜上划拉出棱角分明的线条,冰晶在局部光线照射下透钻石般的光芒。 朽木身上的湿气,也在寒夜里冻出象珊瑚样的霜花,大自然象个漫不经心的艺术家,这么耐看的作品,居然随意丢弃在荒野,被我们瞥见,真象乞丐意外拣宝,惊喜。 天蓝如海,远山抹黛,白霜地上逶迤行进的七彩马队,衬着金黄的落叶松林,色彩如画。 进入飞机坪,地面出奇的平整,夹在两山之间。 山上散布着落叶松,在侧逆光的加持下, 颜色更加鲜艳饱和,象张醒目的油画。 据说此地名由来,是因二战期间迫降过战机,真假无从考证。 这里开有客栈,有牦牛在悠闲的吃草,有个母亲样的妇女,正忙着挤奶,身边男孩拿着零食,边吃边耍。 成群的小型雀鸟象炸窝般从林间窜起,又叽叽喳喳落下,似乎有天敌靠近,亦或因我们这些访客不约而至。 穿彩林,过小溪,爬山坡,一路收获着从身边经过骑马游客的赞美,说我们体力好,能吃苦。我打趣说,要是有钱,我还是愿意骑马。 回望飞机坪 到了下马站,据说前面都是乱石坡,因怕马蹄打滑,摔着人,安全起见,骑马上山的人,从这里下马后就得步行。 一路闲谈,这帮人中有重庆、贵州的,更多的是广东的。看来,川西壮美秋景,正吸引了一大批有钱又有闲的老板前来打卡。 钻进原始森林。 残雪在杜鹃阔叶的掩庇下还没化。 路边有片滑石坡,呈带状,看情形,形成时间并不久远,成因或因某次剧烈地震或大型岩体崩坍。 这里乱石横陈,落叶松在石头上艰难扎根,或在石间见缝插针,点缀在灰色沉重的底色里,阳光照射下,有种条件虽恶劣、生命仍顽强令人感叹的壮美。 到了一处叫“干海子”的海子,也许曾经干过,现在水清有石,中有草甸,长有黄草,周边彩林环绕,美得词穷!干海子名不副实。 继续上山,终于到了葫芦海,瞬间就惊艳到了我。 雪山巍峨,湖水蔚蓝,岸边金黄的彩林,搭砌的石塔……身边一帮大爷大妈些惊风火扯的喊快照相。 这里,据说从上俯看,海子形如葫芦而得名。看样子,仍是一个岩崩堆积体形成的堰塞湖。照惯例,仍想顺时针环湖一圈,沿湖边,踩着石头,慢慢穿行,浅水处仍有薄冰,也有小鱼在石头缝间捉迷藏。走到葫芦细腰处,我们稍问题停留,吃了东西,继续走。湖边有大量石头,人可以轻松行走。<br>风推着波浪,以石头为中点,画着同心圆的涟漪,阳光照着,透在水下返着光,好美的抽象画。 我俩正陶醉,一个蒙着面巾的男子也转过来了,听他说,上面还有个海子,相约再上一层山。后来得知,他姓高,贵州人,年纪比我大点,也热爱摄影和户外,下山时彼此留了微信号。<br><br> 走进齐腰深的灌丛,草甸间有隐约隆起的路埂,我们探路前进,来这里人极少,路依稀可见。 路边的小水潭 休息时,遇到一个小伙,带着四名户外徒步的上来。他们都是广东人,小伙户外学校毕业,有高山救援证,专职高山徒步带团。听他说,他曾带着几名韩国人从道孚那边穿越到葫芦海。这条线,他非常熟,只是这个季节,雪太厚,不适合走那条线。此次来党岭,随后还要去长坪沟穿越毕棚沟,驴界常称长穿毕,是条极美的经典线路。 于是跟他钻进了高山杜鹃林,边走边耍,终于到了海子。 高山杜鹃树林 回望海子。 回望葫芦海 这棵绰立不群的落叶松 我也来个背影。 给家那宝器来一张人景合一。 远处的雪山 周边很荒芜,三面都是雪山,风很大,照了相,赶紧下山。据他说,远处的雪山叫夏羌拉,意思是美女神仙山,这个海子叫卓雍措大海子。也不知是否正确。还听说,这周边有十几个海子,个个都美如仙景。 下山,回到葫芦海,把未走到的那截湖边转了下,湖边有当地人用透明塑料布搭的棚子,棚子里升了火炉,搭着十个顶帐蓬,进去还真暖和。 时间也不早了,赶紧把相机收装起来,一路小跑,快接近早晨擦镜头霜那块坡地时,膝盖却隐隐痛起来,只好慢下来,走之字形,一步步下撤,终于在时隔11小时后回到了党岭村。<br><br> 此时,明月已上西山,夜幕降临,老板家已华灯初上了,饭菜浓香诱人,肚子真的饿了。<br>和老板一家亲朋吃了火锅,第一次吃到嫩玉米烫火锅,香,甜,辣,味道很特别。<br>夜宿老村长客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