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想起了连队的“回民餐”</h3> 回想起我们连队的“回民餐”。在我们连队,有两位回民,一位是六班长老祁,云南省昭通市人,1971年当兵。还有一位是我们七班的打铁工小吕,陕西省紫阳县人,1973年当兵(与我同年入伍还是老乡)。 在部队上,连队首长们对少数民族非常的重视,特别是在生活习惯上,处处都给予关照,并且也教育全连官兵,必须尊重少数民族,不允许有民族歧视的行为。<br> 回民的生活习惯与其他民族至少有如下不同:<br> 不允许吃猪肉。猪的脖子非常不灵活,上面只有一根筋控制着,所以猪不能回头也看不到天。但回族人讲究回心转意,猪的这种特性与回族人的信仰,生活习惯都相违背。<br> 不允许饮酒。回族人认为酒会麻痹人的身体,喝酒不仅是对身体不好,而且会耽误大事,在历史中有很多都是饮酒误事的,所以回族朋友认为饮酒是必须被禁止的。<br> 不允许抽烟。回族人认为抽鸦片是犯罪的,所以鸦片是完全禁止的,长辈们会很早就对晚辈进行禁烟教育,就算是纸烟也很少有人抽,只是现在很多回族年轻人到了城市里,对纸烟的禁忌就没那么深了。<br> 因此,连队首长给炊事班专门有交待,无论是平时还是过节,每当用猪油炒菜或是逢年过节会餐时,炊事班都要单独给二位回民战友炒一些“清真”菜。<br> 过去由于社会经济还不富裕,部队生活也不像现在这么好,连队不是每天都有肉吃的,只是在每周三、周六午餐或者是晚餐菜里才有一点肉,平时基本上都是用植物油炒菜。当用植物油炒菜时,不需要单独给回民战友炒菜,跟着大家一块都吃“清真菜”,等到每周三、周六午餐或者是晚餐菜里放猪肉时,这时就要给回民战友单独炒菜,一般情况下都是鸡蛋炒西红柿,或是鸡蛋炒黄瓜片等,必须是用植物油炒。如果是用炒过猪油的铁锅,必须要将铁锅洗得很干净才行。每到逢年过节时,连队都要杀一头猪,进行大会餐,炊事班至少要给官兵们炒上七、八个菜,都是以猪肉为主,有时候也有牛、羊肉,如果有牛、羊肉的话,也不需要给回民战友单独炒菜,给他们打一份牛肉或羊肉就行了。如果连队会餐大家伙没有吃牛、羊肉,这时,必须要给回民战友单独炒一些“清真菜”,也有专门给他们炒点牛内或者是羊肉。每逢给回民战友单独炒菜时,等到连队开饭军号响起,全连队伍集合站队唱首歌后,各班围着一块在“三用堂”吃饭时,这时候的回民战友就各自拿着碗到炊事班去打单菜,虽然菜的品种没有大家伙多,但回民战友能吃上连队给他们单独炒的“清真菜”,也都是非常高兴,他们也能感受到好像是在家里一样的幸福和温暖。<br> 尊重少数民族信仰,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部队是一个革命大家庭,回民战友们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得到连队首长们的关心,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是在享受着党的“阳光雨露”,正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在军队基层的体现,充分展示了民族大团结的动人故事。<br> 记得有一次一位战友姓王的老兵与回民战友六班长开玩笑说:“六班长:你又没在老家,没在父母身边,你不妨吃点猪肉试试,看有什么反应。”当时姓祁的六班长很生气,并且还向连队指导员反映了王老兵不当言论,饭后指导员就找这了这位姓王的老兵谈话,对他提出了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说他这种言论有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行为”,让他给六班长进行了道歉,当天晚上,还让老王在军人大会上作了检讨,不仅教育了老王本人,同时也是对全连战友们的教育。可见连队首长是多么的重视少数民族政策。<br> 铁道兵部队兵改工后,这种优良传统也同样传承到了后来的企业,企业也有些回民大学毕业生来到单位,企业无论是平时,还是逢年过节,也会都考虑到不同民族的习惯,食堂都会对回民职工给予关照,为他们炒“清真菜”,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民族大团结的氛围,使他们安心企业工作,为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民族大团结万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团结就是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