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龙城冬日寒料峭,未雨绸缪研命题。 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试卷评估反馈与试题命制培训会在太原市汇大国际酒店如期召开。来自全省各个市、县的200多名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垣曲县教科局小学教研室贾荣老师和兼职教研员梁冬梅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p> <p> 本次培训由山西省教科院组织,基础教育科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原克学老师主持。讲座既有省内外专家的智慧引领,又有基层教师的经验分享。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命题思路,掌握了一些基本命题策略,提升了优劣试题的甄别能力。</p> <p> 化有根老师以《走出知识教学的困境》为题,从科学命制试题,促进学生发展;精心命制试题,导向课堂教学两方面娓娓道来,让我们明白了道法课要以学生的成长为基础,以教材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实现知行统一。另外,命题不能只考查死记硬背知识,更要关注学科思想、教学目标、学生主体、学生生活;要注重学生生活经验,情境创设,问题综合探究,从而实现学科的核心素养。</p> <p> 张俊梅老师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评价实践》为题,从纸质评价、作业评价、情境评价、特色评价四个方面向我们做了翔实的分析,他的分析层次清晰、理论性强、关注点高、评价面广,不仅给测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而且渗透了学科思想,使深度学习变为可能,体现本学科性质。</p> <p> 甄建明老师以《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及试题命制的思考和探究》为题,先从学科的现状谈起,剥丝抽茧地分析科学检测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益处。接着告诉我们道德与法治试题要围绕三要素“立意、情境、设问”,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以课标为核心,以教材为基础,以生活为内容,遵循“题在书外,根在书内。”的命题思想。</p> <p> 冯海燕老师以《关注成长 点燃希望》为题,从教学实际出发,向我们介绍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道德与法治试题命制应注重情境创设,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学科素养。教学中,要关注学习过程,注重评价形式,体现评价多元化。通过评价和教学完成不忘初心的使命,点燃希望的火花,坚守立德树人的情怀。</p> <p> </p><p>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原克学老师以《洞察教育政策,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为题,为我们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一系列教育文件,并以典型的试题为依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一核•四层•四翼”这一中高考评价体系,让我们认清了命题的政策导向,知道了命题的理论依据,了解了优质试题的特点,明确了今后工作方向。</p><p><br></p> <p>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自重庆巴蜀小学的李明静老师从“为什么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如何理解学生学业评价”、“巴蜀小学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做法”、“巴蜀小学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取得的成就”四个方面和大家进行分享交流。她的分享引发与会教师对现行德育课堂的反思,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巴蜀小学科学、多元的评价方法启发大家,为未来德法教学评价工作提供了很多有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p> <p>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命题者的理念决定高度,思想决定方向,素养决定质量。 会后,我们将反复学习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做中学,学中做,用心命题,用心做教育,努力开创垣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与教学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好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