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长走了

穆如清风

<p class="ql-block"> 老行长走了</p><p class="ql-block"> 在仁怀中枢城区老城一带的葡萄井、炮台上、东门河、丁字口、北门、新华书店,老幼街民都记得有一位老行长姓周,当他上街,人们都会主动给他打招呼,喊周行长。喊着喊着,周行长从年轻帅气慢慢变老了,人们自觉地换了一种喊法,“老行长”。老行长确实老了、退休了,人们再也没有新的喊法,喊法也不再随之改变,都称呼“老行长”!退休廿六年过去,整整过了一代人,许多年轻同志不认识他了,人们好像也忘记了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多年银行的行长。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老行长”成为了他的代名词,酒都人只要说老行长,不知其名的人也知道是他——周德彬。</p><p class="ql-block"> 云祷山俯首,东门河哭泣。2020年12月14日凌晨1点10分,这位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为人谦和,关爱他人的老行长,在城区家中慢慢闭上双眼,安静详和地离我们远去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到了他的极乐世界。</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86岁走完他的人生路,副县级调研员岗位退休,高级会计师职称。老行长生前叮嘱,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许铺张浪费。亲人遵照遗嘱,灵堂布置简捷,没有过多鲜花,也没有过多摆设,灵柩静静地停放在冠英殡仪馆7号灵堂,一个阴森森的白底黑字“奠”前。天地悲切,前来送行老行长的亲朋好友,单位同事,泣不成声,不住地躲在门旮旯抽渧擦泪,诉说”老行长走了”。</p><p class="ql-block"> 逝后第二天要火化安葬,时间也急,不知那来的消息,老行长生前好友,亲朋闻讯远远赶来,到他灵柩前,含泪哀悼。</p><p class="ql-block"> ” 周行长走了,他是个好人”。</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出生于旧中国,他的家世平凡,不是书香门第,也不是权贵世家。他小时候,特别能吃苦,特别勤学,特别懂事,童年就是邻居人的榜样。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岁的他投入金融系统,算盘成了他的密友。他做事细心,业精于勤,在金融行业奋战四十多年的他,见证了仁怀金融发展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为仁怀金融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可谓仁怀金融行业一颗璀璨明星。</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敢于担当,爱护职工。上世纪60年代,大城市来了老三届的知青落户仁怀。说是知青,其实是一些十多岁不懂事的孩子从城里来到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曾有一名知青挪用公家5角钱被查出,单位要严肃处分他,扣除他半个月生活粮并遣送边远充军的处分,这位知青一时不知去向,一筹莫展。老行长时任银行人秘股股长,顶住其他领导处分意见的压力,顶住时政压力,提出对他严加批评教育,赔上挪用现金,不赞成扣掉知青生活粮。一番争论后,集中了他的处理意见。后来,这位知青回到了城里,考上了一所金融大学,成为了一所银行学校校长。</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关爱亲友,勤俭持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枢街上没有几家旅社,更不别说宾馆和酒店,到县供销社开办的食店买包子吃也要收粮票。我们乡下来中枢考试的青年,多数投亲靠友找借宿。老行长是我母亲的亲表哥,我外婆的亲侄儿,我来到葡萄井旁老行长工作的单身寝室投住几天。他的寝室只有几个平方,室内一间挂笼帐的简易木床,一把藤椅、一根木凳子、一张三抽屉桌子。晚上我和他同床一人睡一头。下午,常有单位领导来他寝室,老行长给我一把钥匙,让我自由进出,还告诉我饭票在未上锁的抽屉里,自行拿票到单位食堂吃饭。老行长还抚摸我的颈和脸,“农村娃儿,晒得好黑哟”。给我摆龙门阵,他一个月70多元工资,每月给家里父母亲及生活支出40多元,自己开支含生活费不过30元左右,紧巴巴过日子。</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善于助人,解人之难。喜头初级中学建于80年代初期,校长是一位外地来的知青。当时交通十分不便,车辆极少,县直机关的很多领导干部下乡也是走路或坐班车。教育局给新建的喜头中学配置了一批理化生实验器材,校长找不到车子运送,焦头烂额,便给我这个还在中枢读书的学生提出,要我去给周行长说,请他支持,借用银行车拉一下学校实验器材,撞着胆子试一试。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学生,他正在参加全县区委书记会议,我勇敢去了他会议室,向他述说了困难,巧遇周行长第二天下乡喜头区检查工作,他答应了,安排驾驶员下乡将这批器材拉到了喜头中学。当时校长高兴的样子至今让我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清正廉洁,坚持原则。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大门敞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流传工资收入的谚语,“摆个小摊,顶个县官”,“全家做生意,顶个总书记”,鼓励人民群众投身经济建设大潮,争当万元户,走上致富路。但资本积累初期,群众手里没有本金,需向银行贷款,很多生意户找到周行长贷款,要他支持,送钱送物送地盘者大有人在,都被他一一拒绝,他秉承“诚信者先贷,不诚信者拒贷”,杜绝一切走后门、给好处办事的路子。周行长退休后,常常给我们讲一些活灵活现的例子,并教诲年轻一代做事要公道正派,心底无私天地宽。</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艰苦朴素、助人为乐,清正廉洁、关爱他人的事迹要写的还多还多,只因纸张有限,提前搁笔。</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走了。他一定会一路走好,含笑九泉!</p><p class="ql-block"> 老行长的一生,被人们自觉用“老行长”三个字刻写在酒都大地上,流传在市民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15日晚11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