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红色文化

<p class="ql-block">  在72年前的今天,1949年12月16日(农历1949年10月16日),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p> <p>  1949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在抵达莫斯科车站时,毛泽东受到苏联党政领导人布尔加宁(右一)、莫洛托夫(右二)等的热烈欢迎。</p> <p>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出访活动。访问期间,毛泽东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就中苏双方有关的重要政治和经济问题举行了会谈。1950年1月20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抵达莫斯科,参加双边会谈。</p> <p>2月14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同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于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条约共6条,主要内容为: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制止任何国家的侵略与破坏和平;当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盟国之进攻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也不参加任何反对对方的同盟、集团或行动;双方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将进行彼此协商;双方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中苏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经济合作。</p> <p><b>毛泽东访苏与斯大林互送“帝王级”见面礼</b></p> <p>核心提示:这些礼品中既有以斯大林个人形象为主题的艺术品,也有帝王享有的奢侈品。苏联方面赠给毛泽东的一件纪念品也颇具个人崇拜色彩:仿牙雕斯大林故居建筑模型。</p> <p>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结束后已是傍晚,毛泽东从天安门城楼下来,返回中南海。刚下车,机要室转来一份斯大林发给毛泽东的电报,主要内容是向中国共产党表示祝贺,并宣布苏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看了电报,非常兴奋,拉起机要秘书叶子龙的手使劲摇着说:“好嘛!谢谢你!我们拉拉手!”这一份电报对新生的共和国意义非比寻常。在“老大哥”的帮助下,新中国跨出了对外交往第一步。</p> <p>“山东大葱五千斤,江西金橘一千斤,白菜五千斤,萝卜五千斤,冬笋五百斤,西湖龙井一吨,湘绣被面三十条,枕套六十个……”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漫长的访问,一个新生的农业大国,给一个天寒地冻的工业大国,送了一份非常特别的见面礼。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中这一对大国,开启了四十年的恩恩怨怨。两国互赠的形形色色的礼品,也是中苏关系起伏演变的写照。</p> <p>这次访苏,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走出国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实际目的为与苏联谈判,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公开的名义却是给斯大林祝寿。尽管从个人感情上,毛对斯大林“并不怎么样”,但正如他1956年说的那样:“我向来不愿祝贺人家,也不愿人家祝贺我。但是,到莫斯科去祝寿,不歌颂斯大林,还能骂他不成?”</p> <p>除送给苏联的农产品外,毛泽东还为斯大林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生日礼物。包括湘绣斯大林大元帅全身像一幅;杭州丝织斯大林像两幅;江西瓷烧斯大林相片两块;江西瓷烧带斯大林像的盘子十个;二十四人用的江西西餐用具全套(共一百余件);铜底烧瓷寿盘一对;景泰蓝茶具(大小共五件)两套;康熙青花大瓷花瓶一对;象牙雕刻的宝塔一尊;象牙雕刻的女英雄像一对;象牙雕刻圆球三个;象牙雕刻八仙一套共八个;象牙雕刻的龙船一具。这些礼品中既有以斯大林个人形象为主题的艺术品,也有帝王享有的奢侈品。苏联方面赠给毛泽东的一件纪念品也颇具个人崇拜色彩:仿牙雕斯大林故居建筑模型。</p> <p>1949年12月21日,在斯大林七十寿辰这一天,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都来祝寿。斯大林特意安排毛泽东坐在他的身边,并指示将毛送的部分生日礼物放在普希金博物馆第一号展厅展出。展厅里悬挂着五星红旗,毛泽东挥笔写下对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p> <p>接连两天冗长的祝寿活动后,斯大林对条约事宜避而不谈,毛泽东很是恼火,1956年之后,他几次回顾那次出访遭遇的坎坷:“我在莫斯科整整待了两个月。这两个月很不好受。我对苏联党的联络员说,我在这里没事……但是我做了很重要的事情,第一吃饭,第二拉屎,第三睡觉。每天做这三件事。他们让我参观,我不去,不答应签订同盟条约我哪里也不去。这样僵持到了1950年元旦那一天,斯大林才同意订同盟条约。”</p> <p>谈判过程虽然不顺利,但结局还算皆大欢喜。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毛泽东的心情也豁然开朗。在准备回国之前,他对秘书汪东兴说:“我们在莫斯科住了这么久,他们工作周到,服务热情,应该送点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给他们,向他们表示感谢。每个人都送一件,怎么送法,你们与富春同志定。”2月12日上午10点,苏联外交部礼宾司官员给中国代表团送来礼品。送给毛泽东一件大衣料,送给周恩来、陈伯达各一套衣料,师哲、汪东兴各一个烟盒,送其他工作人员手表、衣料等。下午2点,毛泽东秘书汪东兴和叶子龙向苏方工作人员送礼。给苏方上校、中校、少校每人一床绣花被面,他们视如珍宝,说要拿回家挂在客厅让客人欣赏。其他工作人员包括厨师、保洁员、司机在内,也都送了绸缎、刺绣等工艺品。汪东兴和叶子龙向毛泽东汇报苏方工作人员非常喜欢我们送的东西。毛泽东说:“礼品不在多,要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特征,这样的礼品肯定受欢迎。”</p> <p>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启程回国,火车上载着大批苏联回赠的礼物,其中以两辆吉斯小轿车最为贵重,是斯大林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汽车,毛、周等领导人乘坐的多是从美军那里缴获的吉普车。吉斯是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顶级豪车,安装八缸的6.0升发动机,最高时速140公里,档次相当于德国的迈巴赫和英国的劳斯莱斯,在苏联仅国家高级领导人可以乘坐。送给毛泽东的吉斯115是装甲加强版汽车,能阻挡子弹和步兵地雷,成为毛泽东的终身座驾。</p> <p>在返程火车上,毛泽东研究了铁路沿线各地的情况,决定每到一个大站,不论白天黑夜,都下车参观。列车到达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时,已是夜间11点多钟,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几家工厂和斯维尔德洛夫大学。这所大学主要是研究乌拉尔地区的矿藏。学生们都睡了,学校领导及教授们在乌拉尔地质博物馆专门接待了中国代表团。校领导赠送给毛泽东一个精致的乌拉尔山模型,模型上用五颜六色的宝石标明了乌拉尔山的矿产品种和位置。毛泽东把它带回北京后,就陈列在中南海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