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第二阶段培训简报(第四期)

科技刘老师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高端评导育成果 爱满天下誓知行</b></p> <p>  12月15日的培训进入了案例点评指导与再深化阶段。</p> <p>  上午,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成尚荣先生采用“学员汇报—专家质疑—全员思考—专家建议”的模式对培育项目进行案例点评与示范指导。首先,他对重庆的教学成果培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然后先后对江津区教委、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璧山中学、珊瑚中学、璧山区实验小学、沙坪坝区高滩岩小学、重庆市渝北幼儿园、重庆市教科院、忠县中学共9项教育教学成果逐一点评,在充分肯定这些成果有思考、有做法、较为规范等基础上,抓住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醒所有参培学员如何解决问题与优化完善。成先生强调注意选题要小切口、高立意、大突破,在充分了解相关领域文献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思考解法、付诸实施并总结提炼,即想得明白、做得实在、写得清楚;他特别强调项目源起、解决办法、成果创新、成果效果都要围绕核心问题,界定核心概念、建构核心措施,确保教学成果是现实问题的专属解决方案,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员代表汇报</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点评与对话</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认真学习瞬间</b></p> <p>  正如康世刚所长总结所言:成先生的点评体现了他博闻强记,无论是德育的理论,还是课程理论,还是实践研究的概念、政策,他都有深厚的研究,信手拈来。而且他慧眼巧思,非常敏锐地精准找出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先生能提出操作性极强的改进建议。在听取成先生的点评后,全体学员进一步明确了改进方向,思路更加清晰。</p> <p>  下午,雪霁天晴,迎着寒风,学员们乘车前往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纪念馆开启教育研学“朝圣”之旅。伴随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和犁宫丰富的展品,陶行知先生少小立志、忠于人民、心系民族、大爱育人的伟大人民教育家形象鲜活而高大起来。在陶行知先生墓前,培训班举行了庄严的祭奠活动,学员代表重庆市合川区育才学校何海洋校长用温情而尊崇的致辞表达了学员们对先生的缅怀,学员全体鞠躬并绕行墓周以示崇敬。在陶行知先生塑像前,培训班全体学员在康世刚所长领誓下进行了《人民教师誓词》宣誓,精神满满,誓言铮铮,坚定了大家做四有好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与信念。一堂研学课程,三项研学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知了陶行知先生求真做人的人生态度、知行合一的治学风度、爱满天下的大爱胸怀、为人师表的办学风骨和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使我们顿悟出本次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培训的终极意义——真做才是教育,实践方出成果。迎风而来,踏风而去。学员们带着一颗求学诚心而来,带着一身从教正气而归,纷纷感叹培训班研学之旅搞得好、有意义、收获圆满。</p> <p>  晚上,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汤林春所长采用远程视频授课的方式进行了“教学成果八度视角”的讲座。汤所长首先对上海市获奖项目“新优质学校”的项目缘起、实践历程、核心理念、办学特点、主要特征、基本路径和实践成效进行了案例分享。汤所长分别从长度、宽度、高度、深度、效度、厚度、新度和亮度等八个角度对教学成果的选题、实践和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注意事项进行精炼且别致的讲解,辅助性案例示范讲解生动形象。</p> <p>  汤所长的讲座进一步完善了前四天的培训体系,让学员们眼前一亮,犹如今日南京初雪消融后明媚温暖的冬日暖阳一般明亮。</p> <p> 撰稿人:黄 恒 向小芳</p><p> 审 稿:郭 蕾 邵发仙</p><p> 图 片:路晓宁 刘 松</p><p> 美 篇:刘 松 刘 凤</p>

学员

成果

教学

先生

陶行知

所长

研学

点评

案例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