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山东省卵巢癌规范化巡讲暨聊城市妇科医疗专科联盟会议纪要</b></p><p><br></p> <p> 卵巢癌由于其复杂性和难治性,是妇科肿瘤领域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为了推动卵巢癌的规范化诊疗,在肿瘤领域持续搭建多学科交流平台,以期让更多的患者获益,2020年12月13日由聊城市人民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卵巢癌规范化巡讲暨聊城市人民医院妇科医疗专科联盟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围绕卵巢癌的规范化管理、维持治疗、基因检测等相关问题,全方位解决PARPi获益人群的筛选问题,致力于规范化基因检测的推广,探讨PARPi在多瘤种的应用进展。</p> <p> 山东省立医院妇科主任李长忠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聊城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李爱华教授担任执行主席,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戚美教授、王凯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小元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张欣欣医师,聊城市人民医院妇科孔爱荣教授、王红英教授、刘薇教授、许美梅医师,肿瘤科杨孟祥主任、张宪真教授、赵军教授、王宝中教授,乳腺外科崔兆清教授、病理科张杰教授等共同参与,由医保处司淑芳主任,药学部孙国栋主任担任主持,对相关问题进行专业点评。尽管窗外寒风凛冽,但挡不住医生们的热情,会场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站着,大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p> <p> 李长忠教授做了“卵巢癌维持治疗的全程管理”精彩报告,他提到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已经进入全程管理新模式,在初始阶段基因检测对预后影响至关重要,对于BRCAm人群一线应用PARP抑制剂单药维持治疗获益最大,对于BRCAwt/HRD阳性患者可以一线选择奥拉帕利+贝伐单抗或者PARP抑制剂单药进行维持治疗,对于HRD阴性患者,目前一线PARP抑制剂疗效欠佳,需要探索更好的维持治疗方案。</p> <p> 张师前教授详细讲解了卵巢癌二次减瘤术的“是”与“非”,基于GOG-0213和AGO DESKTOP III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二次减瘤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据为二次减瘤术带来的启示:需要标准的术前评分系统来选择合适的患者,二次减瘤不能达到R0的患者,预后不如不做手术的患者,反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需要重视MDT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高难度手术为术者的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密切协作,有利于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p> <p> 王小元教授讲课的题目是“HIPEC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HIPEC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简称,NCCN指南肯定了HIPEC在晚期卵巢癌的作用,主要用于新辅助化疗后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术中置管,单次应用,灌注药物为顺铂,温度控制为43℃。另外我国的专家共识还推荐用于晚期卵巢癌初治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敏感性复发患者(尤其是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达到R0者)、腹膜假性黏液瘤、有腹水或播散性腹膜腔转移的其他妇科恶性肿瘤、进行子宫分碎意外发现的子宫恶性肿瘤、卵巢黏液性肿瘤术前或者术中破裂、黏液大量溢出者推荐HIPEC,交界性和良性肿瘤推荐使用单纯腹腔热灌注。提醒大家注意并发症防范。</p> <p> 戚美教授带来“基因检测:从BRCA到HRD”的精彩授课,详细介绍了BRCA检测的相关问题,指出NCCN指南推荐对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检测,有利于疗效预测、风险评估及预后判断。如果BRCA是野生型,有必要进行HRD检测,以便扩大晚期卵巢癌PARPi维持治疗获益人群,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p> <p> 紧接着聊城市人民医院妇科许美梅医师分享了一例卵巢癌初始治疗后PARPi一线维持治疗的病例,张师前教授、李长忠教授、刘薇教授、王宝中教授就该病例PARPi一线维持治疗、二次减瘤术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张欣欣医师带来一例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病例分享,张宪真教授、张杰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点评。</p> <p> 会议最后环节是2个专题讨论:基于PARPi的合成致死理论,除了HRD之外,对于其他实体肿瘤,是否也会受益于奥拉帕利?如何看待卵巢癌的全程管理?新诊断的卵巢癌应优先推荐BRCA检测还是HRD检测?应如何做好卵巢癌患者长期获益用药方案选择?孔爱荣教授、赵军教授、王红英教授和王凯教授就卵巢癌全程管理、PARPi在多学科的临床应用、基因检测等临床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进行了分析总结。</p> <p> 本次巡讲活动集中了多领域专家学者的前沿知识、规范治疗理念,与参会代表进行广泛的分享交流,“规则之后无一物”,通过卵巢癌治疗规范化巡讲,统一认识,逐步缩小医院间的差异,增加多专业交流,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此次巡讲活动为促进聊城地区妇科肿瘤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 会场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