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二中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高一高二年级同课异构活动(物理篇)

杨蓉

为推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银川市第二中学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活动参考银川市推变课堂变革活动选拔教师的方法,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分别选出各级教师参加,物理组何春森老师和陈向勤老师作为授课教师参加此次活动。参加此次评课的有自治区物理教研员杨威虎及银川二中全体物理教师。 两位老师的授课篇目是《超重和失重》。他们以新颖的构思,亲切的教态,干练的语言,扎实的基本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在座的教师以启迪。 授课结束后,银川二中物理教研组组长李志军老师主持点评环节。<br> 首先是各位授课老师的自评环节。第一位发言的是银川二中高一年级物理组的何春森老师,何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何老师讲到“超重和失重”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应用,对学生来说概念的建立和理解并不容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何老师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环节一:采用视频引入的方式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做到学生自主生成结论。环节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引导学生进行定量分析,并强调规范解题过程,从本质上理解超失重,深化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课堂获得感。环节三:展示完全失重下的奇异现象,深化主题。<br> 第二位发言的是银川二中高二物理组的陈向勤老师,陈老师先陈述了自己教学设计的思路和环节。在教学设计上,陈老师花了很多心思,学生的反馈也很好。陈老师采用学案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在课前已经拿到学案,这有利于做好预习工作。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也可以在学案的帮助下,紧紧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并且在课堂中融入学生小实验,即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达到了丰富课堂的作用。 接着马金莉老师、熊志刚老师和杨立轩老师被选出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马金莉老师首先对两位教师不同的授课风格和授课方法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两位教师对于学生情况的应对游刃有余,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各有特色,但都干练简洁。并表明自己将继续学习,取长补短。熊志刚老师讲到两位教师的课堂都充分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这表明两位教师备课认真,准备充分。并且利用手边工具在课堂中融入物理实验,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原则。接下来杨立轩老师分别对两位教师的课进行点评,杨老师指出,何老师对于学生的学情分析到位,充分把握住了难度的适当性,并且在课堂中时刻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书写的规范性,充分彰显了一名优秀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陈老师采用学案教学,有利于化解教学重难点的难度,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紧跟老师的思路。 接下来自治区物理教研员杨威虎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从课标、教材、教学设计、到实验融入等几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最后,杨老师建议到,物理教师更要注重收集和整理素材,要对实验进行挖掘,多学习和积累操作性强的小实验,并将其更好地应用到课堂中,上出更出彩的物理课。 最后银川二中物理组教研组长李志军老师发言,李老师讲到物理学科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一定加强自身对于新课标的理论学习并且要适当地在课堂中进行尝试和改变,并做好反思和总结。以及要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成过程,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设计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在此次“同课异构”教学互动中,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受益匪浅。教师们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索新时代课堂教学的无限可能。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全体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银川二中的教学将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果。

老师

教师

课堂

教学

学生

授课

物理

二中

银川

物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