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负时光不负己,不负暖阳不负冬。为深入落实任城区2020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我校教研组建设,2020年12月15日下午,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四校区领导、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在西校区五楼报告厅参加了主题为“优化管理,挖掘潜能,持续推进教研组建设”的教学工作会议。</p> 优化管理,持续推进教研组建设 <p> 教导处唐建主任先进行了题为“优化教研管理,学习贯彻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各个教研组都要在优化教研管理上下功夫,适时宣传,挖掘潜能,持续推进教研组建设。首先,要加强教研活动考勤管理,确保全员参训,强有力的规范是保证教研活动有序高效的关键;其次,要认真制定教研组(备课组)计划,以主题教研活动为抓手,科学引领,真抓实干,总结提升,切实落实还需要做好“五个一”,即扎实做好一个研究——作业布置与实施品质的研究,开展好一个主题活动——优质课(能手)评选示范引领活动,举办好一个测试——中考能力测试、课标考查,抓好每周一备,落实好一个计划;再次,各个备课组都要提升宣传意识,树立学科组形象和品牌,进而提升我校的品牌形象。 </p><p> </p><p> </p><p> </p> <p> 唐主任还向所有的参会领导和老师们传达了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希望老师们能够认真学习领会。一是要树立教学成绩生命线意识,用成绩挣得话语权。学校评先树优,成绩是硬指标。成绩面前,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提升想办法。目标面前,做好常规是关键。唐主任又带领老师们共同学习了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十个一”工程,即定好一个目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好每一堂课,严格进行一日督查,坚持搞好一周一清,一周一总结,坚持开展一月一考,坚持做到一月一研讨,制定一生一目标,制定一班一计划,搞好一个研究——试题研究,交出一份满意答卷。</p> <p> 二是要未雨绸缪,做好“互联网+教学生态重构”。当下,线上教学是大势所趋。结合区教研中心的工作部署和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我校也要紧锣密鼓地进行微课教学视频录制,辅助常规教学的开展。紧接着,唐主任对于微课教学视频录制的范围、内容、要求一一进行了具体讲解。</p> 走精细化的内涵发展之路 <p> 周喆直校长以“后疫情时代,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新框架”为题做了重要培训。</p><p> </p><p> </p> <p> 首先,周校长指出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事物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其具备六大特征:大数据、零距离、趋于透明、能够分享、便于操作、惠及众人。而这种思维早就以远程培训、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进入到我们的传统教育教学中。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把互联网思维引入到我们的常规教育教学中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它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教师角色、课堂模式、管理模式的一系列变革。这对我们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更要结合当前形势,积极应对。 </p> <p>周校长殷切希望各个教研组、备课组要加强集体研讨与备课,群策群力,把各年级各学科的重点单元、重点章节、重点知识内容录制成精品微课教学视频,不只是以备开学不时之需,更要成为寒假作业指导、预习新知的有力抓手,新学期新授课的巩固材料,各年级备课资料库的系列资源。</p><p> </p> <p> 最后,周校长呼吁各个教研组、备课组潜心研究微课教学,集思广益,走精细化的内涵发展之路,研究开发新授课、学法指导课、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欣赏课、运动课、手工课等系列精品微课,真正构建起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新框架。</p> <p> 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新框架对于我们既是挑战更是提升,我们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奠基学生幸福人生。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全体十五中人定会戮力同心,全力以赴,团结进取,用教研之火温暖这方热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