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卢龙,浴血新生

不月居

<p>  卢龙,是个具有3600年历史的千年古县,商时为孤竹国所在地,唐为北平府治,明清为京东第一府永平府治。这里不仅是历史文化特别是孤竹文化的衍生地,也是中华民族红色文化的衍生地。</p><p> 抗日战争时期,卢龙是冀东抗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冀东八路军与广大卢龙人民,同心协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冀东抗战的最后胜利,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抗日战争的壮丽凯歌。</p> <p>1905年,16岁的李大钊考入永平府中学堂,与他的同窗好友永平府蒋各庄的蒋卫平一起在永平府中学堂求学。在求学的二年时间里,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p> <p>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永平府乐亭县人,与李大钊是同乡好友,黄埔四期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后,李运昌按照中央的安排,从延安回到冀东,担任河北省委书记,开辟抗日根据地。李运昌秣兵历马,亮剑冀东,组织和发动了遍及冀东22个县,轰动全国的冀东抗日大暴动。李运昌带领冀东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反“无人区”斗争,反治安军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全国解放,没有冀东不行,冀东没有李运昌不行。”</p> <p>冀东军分区十二团是八路军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支劲旅,创造过许多辉煌战绩。十二团团长曾克林,在冀东参加和指挥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击毙日本天皇驸马,歼灭制造潘家浴惨案的日寇元凶佐佐木少佐及所部,整歼日军“不可战胜”的日本关东军武岛骑兵中队。1942年,十二团东渡滦河,武装开辟滦东。在滦河以东,山海关以西,长城以南开辟游击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壮大抗日队伍,锄奸反特,打击日本侵略者。在卢龙县,十二团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取得了仙景山反击战、后官地伏击战、夜袭卢龙城、智取大横河、攻克燕河营、柳河圈、营山突围等战斗的胜利。</p> <p>冀东十二团东渡滦河,武装开辟滦东</p> <p>冀东十二团在滦河东岸练兵</p> <p>卢龙县地方武装配合十二团,拔掉青龙河沿线十多个据点,拆毁敌人的炮楼,粉碎了敌人沟壕、碉堡政策。</p> <p>十二团攻克燕河营据点</p> <p>十二团团长曾克林(左2)和其他团部领导在卢龙县抗日根据地柳河圈杨家台。</p> <p>1943年4月2日下午,冀东十二团一营两个连进驻卢龙县常各庄、张家沟、大刘庄、小刘庄一带,被日军发现行踪。3日下午,驻大横河据点的日伪军和燕河营据点的日伪军二百多人,兵分两路,偷袭八路军。十二团一营在营长杨树元的指挥下,迅速占领附近的仙景山和距仙景山1公里的刘坡,阻击日伪军。激战至黄昏6时许,击毙日伪军60余人,其中驻大横河据点的日军指挥官松尾、驻燕河营据点的日军指挥官河野寿夫均被击毙。日伪军的两路合击被粉碎。</p><p>这个河野,早就应该死了。半年前的1942年7月18日,十二团在甘河草打了一个漂亮歼灭战,交战双方是曾克林的十二团与河野的第七中队。经过激战,河野的第七中队全军覆没。河野当时被临时借调到别的部队,由小川平中尉临时代理了第七中队长,结果被我军击毙!河野逃过一劫。然而,躲过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河野在仙景山找到了自己的坟墓。</p> <p>被击毙的日军第七中队合野寿夫中尉</p> <p>1943年初,十二团二营五连和七连在营长杨思禄、教导员刘光涛的指挥下,在卢龙县后官地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将从昌黎向燕河营集结的108名鬼子击毙,创造了冀东地区在日军据点互为犄角之势的平原地带歼灭大股日军的模范战例。经过两个小时激战,除了走在前面的先头尖兵队7个鬼子外,大队人马无一漏网,日军第三联队第12中队木下五郎中尉被击毙。等到燕河营、陈官屯以及卢龙县城的日军赶到后官地救援时,只见到100多具横七竖八的日军士兵的尸体,八路军早已安全撤离。</p> <p>十二团二营营长杨思禄</p> <p>二营进入伏击阵地</p> <p>姗姗来迟的日军救援部队</p> <p>后官地伏击战中被击毙的日军第三联队第12中队木下五郎中尉</p> <p>  日军拍照的后官地伏击战战场</p> <p>冀东十八团三连与日伪军1:60的遭遇战,堪称抗战史的奇迹。</p><p>1944年6月7日早晨,冀东军分区第十八团第三连100人在相公庄与日伪军遭遇。日伪军铁血部队部队长粟野重义亲自指挥步兵二十六团、三十七团和骑兵队6000人,将相公庄四面包围。粟野重义下令各团用16门迫击炮和200门掷弹筒狂轰滥炸。八路军依着残垣废墟坚持应战。使攻击部午后5小时左右,部队长令各攻击部队暂停攻击。第二天拂晓攻入该庄时,竟然一枪未响,才知道被包围的百余名八路军,已于夜间安全转移。这次战斗在兵力对比上,八路军仅百余名,而日伪军在6000人以上,也就是60倍于八路军,结果是八路军击毙日伪军500多人,安全转移。</p> <p>相公庄战斗突围后的十八团部分指战员</p> <p>冀东十八团团长田川(周家美)</p> <p>1943年,八路军在卢龙县柳河北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冀东十二地委和专属在这里办公。李运昌、曾克林,驻守这里,指挥前线杀敌。1945年,曾克林就是从柳河北山,率冀东十二团,十八团打下山海关,挺进东北,收复沈阳,接管东北,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全面胜利打下了基础。</p> <p>曾克林指挥部队在苏联军队的支援下炮轰山海关</p> <p>电影曾克林出关剧照</p> <p>冀东抗战时期,卢龙县涌现出不少不怕牺牲,机智勇敢,奋勇杀敌的时代英雄。高敬之揭竿而起,率众起义,空口骂开卢龙城,抗日英雄高恒英勇善战,敢打必胜,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党的女儿李洗凡,面对日本鬼子的屠刀,大义凛然,用生命和鲜血印证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p> <p>党的女儿李洗凡</p> <p>战斗英雄高恒</p> <p>  为了传承红色文化,秉承红色基因,2007年,卢龙县在抗日根据地柳河北山建立了冀东抗战纪念馆,展示了冀东地区军民特别是卢龙县军民团结战斗,夺取胜利的丰功伟绩,一件件珍贵的照片与实物,把人们带进了烽火漫天,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激发起一往无前,敢打敢拼,为实现改革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