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12章《血缘和地缘》

邓学英

<p class="ql-block">基本概念:血缘、地缘,血缘社会、地缘社会,馈赠、贸易,身份、契约</p><p class="ql-block">内容摘要:中国乡土社会安稳,“缺乏变动”,“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因此中国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12,1)血缘严格来说“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12,1)“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12,4)“在乡土社会中,地缘还没有构成一种团结力的关系”(12,7)。“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12,14)。“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12,15)“地缘是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12,16)。</p><p class="ql-block">思考题:</p><p class="ql-block">1、名词解释:</p><p class="ql-block">①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在单系的家族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p><p class="ql-block">②婚姻: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p><p class="ql-block">2、“血缘社会”有哪些特点?其稳定靠什么来维持?</p><p class="ql-block">答:在本章第2自然段。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血缘社会‘P123倒数第4行到P124第1行。</p><p class="ql-block">3、“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这句话反映了血缘和地缘之间的什么关系?(第4段)</p><p class="ql-block">答:“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p><p class="ql-block">4、“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是如何找到他们在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的?</p><p class="ql-block">答:第一,先得有了土地,才能在血缘网中生根。</p><p class="ql-block">第二,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这几个条件并不是容易的,因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并不充分自由买卖。土地权受着氏族的保护,除非得到氏族的同意,很不易把土地卖给外边的人。婚姻的关系固然是取得地缘的门路,一个人嫁到了另一个地方去就成为另一个地方的人(入赘使男子可以进入另一个地方社区),但是已经住入了一个地方的“外客”,却并不容易娶得本地社区的机会。</p><p class="ql-block">5、这里的“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究竟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答:被视作自己人,不被人所信托。</p><p class="ql-block">6、“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这一观点是如何得来的?</p><p class="ql-block">答:第一,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的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p><p class="ql-block">第二,“钱上往来”就是这种可以当场清算的往来,也就是商业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p><p class="ql-block">第三,街集时常不在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p><p class="ql-block">7、“理性支配”具体是指什么?与现代法治观念是否吻合?</p><p class="ql-block">答:契约。与现代法治社会相吻合。</p><p class="ql-block">8、乡土社会的商业模式呈现出哪些特点?其外在表现如何?请结合本文内容归纳整理。</p><p class="ql-block">答:①社会生活越发达,人之间的往来,也越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增加了,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p><p class="ql-block">②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现代社会的特性。</p><p class="ql-block">9、请根据文本,简述乡土社会是怎样一步步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的?</p><p class="ql-block">答:血缘社会交易人情。商业是在血缘之外的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p><p class="ql-block">10、作者认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但是与费孝通的观点相反的是,在日常社会交往中,经常会听到“亲兄弟明算帐”这句俗语,意思是说:第一,做生意要讲究兄弟朋友之情;第二,不论情分再深,也要把账算清楚,哪怕是亲兄弟,在利益分配上也不能含糊。你对此是怎么看的?</p><p class="ql-block">答:“亲兄弟明算帐”这句话中包会了经济学的思维。</p><p class="ql-block">一是:按照科斯定理界定产权关系,当今社会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什么都是有成本的。在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只有权产界定明确,资源才能实现最优配置。朋友之间只有把权利、义务界定清楚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才能实现算账对大家都有好处。</p><p class="ql-block">二是:亲戚朋友在经济往来中,应当隐匿过去的亲情、友谊,只面对眼前的亲戚朋友关系变成了契约关系,双方的角色由朋友转换成了市场交易的买卖双方。</p><p class="ql-block">三是:在社会活动中,个人像是镶嵌在人际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交往时,大家首先依附的是亲戚朋友之间熟稔的关系,原来的亲情节约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互信,但为克服“熟稔关系的弱点”,避免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亲兄弟按市场规则办事,增加一种经济合同式的约束,才使得经济活动能够持续下去。</p><p class="ql-block">四是:社会学和经济学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人既是社会活动的主角,又受到各种习惯、角色的约束,按规矩办事,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生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乡土中国》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板书设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