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深入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上栗县教育局推出了“互联网+”教育下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的“1+N专递课堂”教学教研新模式, 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让教育普惠的阳光温暖到乡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p> <p> 上栗镇中心小学教导处进行了专递课堂的课程安排,并按照课程安排有条不紊的授课。</p> <p> 根据上级安排,我校和泉塘小学、榉溪小学进行课堂专递,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理念、改进方法,积极探索多样化教育教学载体平台,不断增强校际间教育的时效性、互动性和实用性。</p> <p> 罗汝琴老师教授的《忆读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设计合理。将梳理文章的三种方法授于学生,并使其学以致用。将冰心的九字真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贯彻始终,让两所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享受了一场读书盛宴。</p> <p> 一课三地,隔空传递,上栗镇中心小学吴倩老师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她的赏识、激励、点拨和引导、强大的语言魅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p> <p> 通过大屏幕,上栗小学谢海兰老师声情并茂地向石枧小学和妙岭小学的孩子们讲解课堂知识,提问并互动。孩子们积极思索,踊跃举手回答问题。</p> <p> 课堂上,除了老师向另一个课堂的同学提问,另一个课堂的同学也可以向老师举手提出疑问,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实现无缝互动。这种场景就仿佛老师正站在孩子们面前上课一样实时逼真。充分体现了“专递课堂”实时性、便捷性、先进性的特征。</p> <p> 此次专递课堂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县城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边远农村学校孩子,深受孩子们喜爱,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辟一条新路经。</p> <p> 上栗镇中心小学将逐步完善“专递课堂”系统,推动课堂互动授课、同步教研等进入常态化交流阶段,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p> <p> 此次跨越远距离的专递课堂,借助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上不齐课、上不好课的农村学校与拥有相对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区中心学校同上一堂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