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与她的神仙妈妈一一小记胡冰霜和她的母亲

蒙眼看中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心理学博士黄晓红在她的《画里有话》成都米诺娃讲坛上,她说川大校园里学生们亲切地叫胡冰霜教授为“神仙姐姐”,源自她保持至今的少女身材和一头披肩长发,而她的母亲因老年习画教画展画则被叫“神仙妈妈”。这个称呼很香艳,但又让人觉得很妥贴。读高中时已觉“神仙姐姐”胡冰霜很有才,哪知她母亲更有才。胡家两代女人尽显饱学凤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神仙妈妈”闵传清60岁后学画,一学20年。这20年里风雨无阻,学而有成。书画出国办过展览,国外博物馆收藏,大学里教学生,原来伴她一生的疾病也因学画和打太极拳而无终影。我们一直提倡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闵传清是在习画中找乐,习画中求健康,习画中扩充人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神仙姐姐是诗画合一,而神仙妈妈是字画合一,尤其她的小字足见功力。我们一直为老而无所事事焦虑,寂寞,甚至孤独出病来。神仙妈妈的习画经历足以成为我们前行的导引。人生有了追求与寄托,再无寂寞。</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20px;">诗意书画</u></p><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胡冰霜、闵传清母女书画集</u></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神仙姐姐玉照</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u>神仙姐姐自画像</u></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胡冰霜自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于1983年开始做医生,外部的活动是行走于精神病学一一心理学一一预防医学一一全科医学之旅,内心的轨迹是日复一日走向更广阔、更本质的思路。多年来希望自己能竭尽全力学习与服务,也曾有幸行医于大漠、雪原、在路上时时面对着生命的有限、苦痛和无奈,反复思考着生命的种种悲剧的千山万壑所折射出的各种精神病学问题,以及何为更加自然、仁慈、有效喜悦的解决之道。这种思考于我而言,也构成长夜的指引以及今日求索的能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有幸的是,1998年深秋我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借到钟肇政先生编译的《史补哲传),读后感慨万千,只觉“最为怎样” ,相见恨晚,心想要是能在10年、20年甚至30年前读到此书就好了。史怀哲30岁才开始学医,,40岁在加蓬办医院,在赤道非洲行医50年,把医生、哲学家、神学家、音乐家的事业都做到了极致,甚至还可以同时搞建筑、种植……也就是说,史怀哲的一生起码做了十个人的事情。更让人感叹的是:他晚年还写出了一本《中国思想史》。掩卷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今生旅途的各种可能性问题,觉得脚下的道路何去何从其实尽在一念之中,故多元的学习和尝试理所应当,自此柳暗花明,紫气东来,天风浩荡。也可以说,从此允许自己在某些时空,更加仰望文学与艺术之大道。故至今日才有此书付梓。 《史桥哲》一图,背景上就是加蓬的史怀哲医院、画技粗糙,无颜自谦,唯有真诚聊以自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生有幸,相逢黄原老师、洛夏医生、李兵教授,在茫茫人海之中,居然没有擦肩而过。三位均以惊人的真诚、高尚、无私、智慧、精进、仁慈而灿若星辰。睛川历历,芳草萋萋,在此寄予敬意与思念,画笔浅陋,难表万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北望岱岳故士、父老乡亲,牵挂日甚则心怯日甚,自感越加可望而不可及,尚不知相知之缘将起于何种时空。故以《诗心》《与你》《自画像》《大沙河》 《气息尚存》为感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对摩西、弗洛伊德、瞿秋白等前辈,敬仰已久,也尝试以画笔略表一二。《瞿秋白》一图为描摹他本人的书法篆刻原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是双钩鲁迅先生书赠瞿秋白的对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如饮水者,冷热自知。”本书旨在表达自我体验。希望属于自己的体验,也就属于他人。而相遇自己的镜像,照见自己的心灵又是多么可费的事情。“龙的意象”即是笔者的诸多自我意象之一,可以说是尝试借入静、内观、自由联想与白日梦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最后再按大致记忆成图意象治疗方法从朱建军先生的系列书籍中详细获知,在此致以谢意。书中其他图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笔者的自我体验: 《思绪之河》 《太行王屋二山)《飞鸟》《对太阳的仰望》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各种精神病的悲剧让人揪心,虽多年感同身受却仍旧不得要领。试以《听幻觉》 《抑郁》 《无意识》 《春风吹又生》 《沙砾 海贝 珍珠》来表达和面对这些悲剧。它们皆是为病人而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07年台湾慈善家李南阳先生病逝,年轻的志愿者们感念李先生在泸沽湖办教育的千辛万苦,嘱书挽联《爱心连两岸》以为纪念。在此致谢当年撰挽联的焦虎山先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笔者曾任中英性病、艾滋病项目专家,加倍痛感生命的脆弱和悲哀,痛定思痛,于2008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作图《那即将消逝的》,图中人物为临摹卢广先生摄影作品,在此向卢先生致以谢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行医多年,深知生死即如昼夜,而“向死而生”的意志会使生命之流变得更为美丽和辽阔。又因个体在世的分分秒秒弥足珍贵,故希望唯美的意识能在生命的永恒流动之中点石成金。本书中记录这些细节和瞬间的是《二十四番花信风》 《蓝莓》 《永恒与刹那》 《安宁河谷之春》 《卖鱼女之手》 《最美丽的事物》 《含羞草》 《2014年的背包》 《非洲菊》 《刺桐《生如夏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03年至蒙古行医,面对大漠与雪原而忘怀故我。归来后自我意识上即与都市生活有些脱节,甚至有点茫然、隔阂、敷衍。想来,确实是有一部分魂魄永远留在了那一片冻土上,故荒原、夜雪、白桦夜夜入梦。本书中以《乌兰巴托的白桦》 《伏特加》 《乌兰巴托春雨的联想》为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遵循黄原老师的教导:“自须我就山川,更须山川就我。”既然以表达各种思考与体验为唯一目标,那么就可以采用任何方法来达成这种目标。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先后试过油画、水粉、水彩、素描、国画、蜡笔画、彩色铅笔画、书法、篆刻等等。也曾孤行己意,在各种纸张、画布、围巾、服装、木镯、绢扇、窗帘、墙壁上试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0年四川大学开设艺术心理学硕士点后,即有指导学生的任务。这些多元的尝试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有很好的作用,也有些学生自此爱不释手,日积月累,,自由表达,成效可观。来画室学习的病人中,也有些借绘画这一全新的道路渐渐走出了自我的囹圄,他们因目的更加纯粹故更加投入和迫切;因更真诚故构图、色彩、主题、材料均更为独特和个性化。大多作品都很特别,堪称佳作。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有些病人渐渐借画笔重新获得自己的身份,并以绘画的名义求得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开始有了一种“将来”的可能性。卡斯丁多也认为:绘画的主要目的是自由的表达内心感受,故素描、速写、色彩、透视等这些技法都不那么重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最为怎样》记录的是自己令生避逅的众多书籍的作者。多年来为书籍所滋养,感激涕零。如果没有诸多书籍对自己的万般指引、昭示、救赎,那么本人在许多存在的当下,定有惶惶然、凄凄然不知如何是好之感。当然,怎样的作者还有许多许多,难免挂一漏万。还望有缘的读者继续分解某位作者怎样,并发现自己挚爱的最为怎样。</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期待着能在绘画与众多思路的交汇之点,获得更多的知觉与表达。但画得确实不好,下笔局促,几乎无从自谦。好在来日方长,不知他日还会不会有别样的“画风” ( “画风”二字在此说来十分造次,故忐忑汗颜不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此时才发现,上文常称某“图" ,而非某“画” 。可能“图”隐含有“草图”之意,即还不能看作是正式的“绘画” 。可见何等自谦,不由自主,甚至在无意识当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闵传清的作品属于中国花鸟画,放在本书后半部分。她20年寒窗苦习,今日画法臻于纯熟。常为观者即兴示范,美丽牡丹落笔即成,丹青气韵令人赞叹,平添了生活的幸福和意义。她在白发苍苍之年,虽志在千里又宁静潇酒,常常让晚辈观者顿悟自己青春可贵,一切皆有可能,因而各种不良心绪当下释然。今日里,她正在寻求其他新的思路、素材和画法,此种尝试在本书之中也可略见一斑。请读者参见母亲本人的自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临忘川之水东逝,而设想关于栖居的诗意问题,纵观文明史一一文学、艺术、思想的点点星光照亮了人世沧海桑田的变迁,并最终指向真、善、美的终极目标。缘此思路,我们自将笔耕不辍,并以此共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此致谢有缘读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胡冰霜 2015年夏 于成都望江楼)</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弗洛伊德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摩西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洛夏医生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瞿秋白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乌兰巴托春雨的联想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非洲菊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太行二屋二山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二十四番风信花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黄原老师一一胡冰霜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喜马拉雅的断想一一胡冰霜作</u></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闵传清自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叫闵传清,四川高县,,生于1934年,现居成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少年时曾受教于宜宾李庄师范,后随时代潮流变迁,精诚致力于公务与生计,沧桑跌宕。20世纪80年代因病退休居家,心脏病频繁发作所带来的惊恐、烦恼约有十载。为此,遵循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练习太极,伴以行走、家务等各种体力活动后,心脏情况有所稳定。于是,我开始考虑自己将来的时日又将何为,反复回顾早年种种所见与所感,思去想来,唯有丹青书画之途似在望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心头渐渐生起学习书法、国画的愿望,恰好家中儿女也很鼓励此事,故购买文房四宝,打点好一个大书包,于1993年至成都翰林书画院做学生,每周上两次课,风雨无阻,自此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求学之始曾受教于周祥麟先生,习书法,临摹楷、行、隶、篆、草等书体。日日悬肘书写,以练就腕力、肘力、臂力,越来越自在、高兴。书法练习有点像练瑜伽、太极,确实有强身健体之妙用。故此后身体日渐安康,求医看病的时日越来越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书画同源,在书法练习的基础之上,一年后我开始学习国画,选择了写意花鸟画方向,,自学为主,潜心临摹古人和今人佳作,观看创作过程,参观画展,偶尔也到户外写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对国画的兴趣日增,作画过程也逐步自在起来。作品渐渐受到书画爱好者的欢迎,在省、市书画作品展中多次获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许多书画作品为国内外爱好者收藏,流传至以色列、波兰、美国、法国、挪威爱沙尼亚等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00年后我多次协助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从事中国艺术教学。按照传统师徒制方法传授中国书画,着重现场示范,悉心指导留学生进行书画创作和作品展示,受到外籍学生的欢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还同时参与艺术治疗的研究项目,将书画学习与心灵的塑造、滋润相结合,指导有心理成长需要的各年龄阶段人士学习、创作,以表达心声、舒爱苦处,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书画艺术是无尽的宝藏。我虽然年事渐高,仍日日早起作画、写字、看书,不问年岁几何。心灵的舒展带来了身体的健康,丢掉了诸多病痛,放下了人世的诸多烦恼。现在想来,今生能与书画结缘,可谓幸运之至。学无止境,我自将加倍 努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画册中的作品,部分见证了我追逐艺术之梦的过程,请同好者指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岁月不复返,来日尚可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挥笔多喜说,忘怀愁与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多学无止境,勤勉体自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潇洒写丹青,笔墨致高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闵传清 己未之夏于江安花园)</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秋风秋意一一闵传清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奇花一一闵传清作</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心经一一闵传清书</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闵传清书</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15px;">苏轼水调歌头一一闵传清</u></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