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顺手翻阅年轻时发表于广播、电视、书、刊和报纸上的新闻稿,无意间勾起了我对往昔的回忆。回眸职业生涯近四十年,先后服务过六家企事业单位,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国企内衣厂,我在那儿整整呆了二十三个春秋。在那儿度过了我的青春岁月,从一个小清新成长为一名国企干部,工厂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都印在我的脑海。我的业余新闻写作也是打那开始,笔墨留下的亦为那时那地那人,都是我等四零后、五零后、六零后的同辈人。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产业工人用革命加拼命的奉献精神织就共和国完整工业体系,是他们造就企业的辉煌。今天他们或已退休,或已下岗自谋生路。</p> <p class="ql-block"> 我从发表近百篇文稿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新闻稿串联成篇,通过这些旧新闻稿透视国企改革变迁的艰难历程。</p> <p><b>一、国企内衣厂</b></p> <p class="ql-block"> 解放之初至上世纪,九江市是以轻纺为主的城市,纺织是我市工业鼻祖和支柱,九江内衣厂是纺织行业六大骨干企业之一。</p> <p class="ql-block">《浔阳晚报》2001年4月26日头条新闻“省委书记孟建柱视察企业”</p> <p>《浔阳晚报》1999年10月1日“市委副书记胡绍生视察企业”</p> <p class="ql-block"> 内衣厂前身可追溯到1949年,从重庆来浔阳大中路开设以织袜为生的几户作坊,五十年代初期成立针织合作社,1956年转为国营九江内衣厂,迁址赵家花园,1960年上海维信针织厂内迁,与九江厂合并成新的九江内衣厂,迁址三里街。</p><p class="ql-block"> 工厂初始产品以织袜为主,逐步升级为生产汗衫、背心和卫生衣裤,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取消“双统”,企业开始生产针织服装出口外销。工厂逐步发展壮大,形成集纺纱、织布、印染、成衣等配套成龙完整工序,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出口创汇数百万美元,成为九江市乃至江西省出口创汇大户。</p> <p>《中国纺织报》1999的2月18日</p> <p>《中国纺织报》2001年8月30日</p> <p><b>二、国企职工</b></p> <p class="ql-block"> 内衣厂成立之初,职工由合作社成员带资入厂,之后有上海内迁来浔职工、招工、政府委派领导干部、退伍兵和大中专毕业生等来源组成,至本世纪初用工制度改变以后,周边农民进厂务工,职工人数最高时达到1600余人。</p><p class="ql-block">以下几位是企业巅峰时报道的精英代表:</p> <p>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小立</p> <p>《中国纺织报》1999年6月8日</p> <p>全国《纺织政工研究》杂志1999年第12期</p> <p>《“三个代表”的实践者》书中收录</p> <p>2、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施来文</p> <p>《江西日报》1990的7月17日</p> <p>《九江日报》1990的3月31日</p> <p>3、浪子回头的好青年程昌浩</p> <p>《九江日报》1988年5月14日</p> <p>4、文艺青年杨荣梁</p> <p>省纺织厅《双文明建设通讯》1987年12月15日</p> <p class="ql-block">5、团员何星获全省纺织知识大赛第一名</p> <p><b>三、共青团</b></p> <p class="ql-block"> 我在团委当领导时开始业余新闻写作,从刚开始见诸报端的新闻豆腐块,逐渐越写越多,越写越长。从新闻事件到新闻人物,从写新闻评论到理论探索。</p> <p>《江西青年报》1990年9月12日</p> <p>《九江日报》1988的3月5日</p> <p><b>四、新闻外延</b></p> <p>《九江日报》读者来信“生活用煤哪里去了?”1988年3月11日</p> <p>《江西青年报》“应重视农村中小学普通话教学”1991年9月21日</p> <p>《江西电视台》“沈奇金向国家交售优质皮棉11.2担”1990年12月6日</p> <p>《浔阳晚报》2008年10月21日</p> <p><b>五、理论思考</b></p> <p>《九江党刊》情况交流2003年第3期</p> <p><b>结尾</b></p> <p class="ql-block"> 为了配合市政府“退城进郊”政策,内衣厂最终迁出市区。2008年该企业与维科集团重组九江维科针织有限公司,将企业搬迁到濂溪区姑塘工业园,随后维科集团全资收购该企业全部资产。至此,内衣厂一个走过五十余年为地方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厂就这样谢幕,退出了经营市场。</p> <p class="ql-block"> 我的四零后、五零后、六零后的老同事、老哥们、老姐们,当年在飞花如絮的纺纱车间、织布车间来回穿梭,在七彩织锦的染缸边舞动着青春,在吱吱作响的缝纫机旁飞针走线……</p> <p class="ql-block"> 忘不了那时一起到食堂排队打餐,忘不了共同挤居宿舍筒子楼,忘不了共同跑路的公厕……</p><p class="ql-block"> 有人戏称纺织工人“上班是头牛,挥汗如雨不抬头;下班象头猪,吃完倒下就睡去”……工作实在太累了。</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我的这班老哥们老姐们都在哪?无论退休,或是仍在打拼谋生,你还安好吗?!</p><p class="ql-block"> 元泉祝你们健康、幸福、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