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前,朋友聚会,每听谁讲起身边熟悉的人谁谁谁喝酒喝的进了医院,又有谁谁,酒瘾上身,不顾家人和朋友劝阻,喝的去了天堂。短暂的唏嘘感叹过后,就开始有人引经据典,博古论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喝酒咋了?喝酒也未必都是坏事呀!我说:古代那些大文豪们,几乎没有不喝酒的。你看那唐代诗人李太白,整天杯不离手,酒不离嘴,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恐怕连小孩子都会吟诵。还有著名诗人杜甫,据说,他家床头就摆放着酒坛,白天喝,晚上喝,一个人喝,朋友来更要喝。在山间野地喝,在寺庙道观喝,好像就除了上厕所不喝。他说:“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家里穷的只剩下酒了,你若愿意来做客,我让左邻右舍都过来陪你喝。看看,看看,古人尚且如此,咱这好酒好菜的,啧啧!还有,还有,就连宋代第一才女李清照,她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呢,你看她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绝对和我醉酒后找不到回家的门是一个场景,只不过人家是才女,她就醉的俏皮可爱一些,而我是个俗人,到我这里就成了狼狈不堪。</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还有伟人,没等我说完诗人,他们开始比伟人:你看林 彪 ,不抽烟 不喝酒不也才只活了63岁。还有谁既喝酒又抽烟,也活了93岁。还有谁谁吃喝嫖赌样样都来,活了103岁呢。还有某某长寿村,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个个会喝酒,却一个比一个寿命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时就会有人提议:“来吧,咱不说他们了,咱喝咱的酒,死活那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他们那都是本身有病,也是命该如此。”于是,“咣咣咣”酒过三巡,兴致迭起,不一会便喝的两腮绯红。那一刻,在座的无不情投意合,亲如同胞。不喝酒的例外,无论你什么借口,不喝酒你就是个另类,那就是情谊还没浓厚到一定程度。</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第一次学喝酒是在十多年前,那晚心情糟糕到了极点,就到楼下的小卖部买来一瓶125ml的白酒,浙江乌牛镇酿造,名曰:小乌牛。入口,辛辣无比,后味涩苦。当时只知道酒能消愁,就闭着气一股脑把它倒进肚里。喝完后,哭了一会便人事不省,酣睡到天亮。尽管,早上醒来,胃部百般不适。可那时年轻,就仗着自己身体好,以为只要能让我暂时忘却烦恼,不再忍受漫漫长夜的折磨,就是毒药,我也能毫不含糊的把它吞下去。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有事没事的,总喜欢喝点小酒来消遣时光。可每当有朋友问起我喜欢喝什么酒时,我总是如是回答:啥酒都中,只要不是小乌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后来,在外面时间久了,结交了一群肝胆相照的兄弟姐妹,他们大多事业有成,我是上班族,一般晚上约酒我有大把的时间。于是,从大酒店到农家菜,再到路边摊。遇上周末,甚至通宵达旦。因在家中姊妹中排行老三,并被圈子里的兄弟姐妹尊称为“三姐”,朋友之间,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一提到我,无不说:那人豪爽,仗义,三姐喝酒就是一个实在。每次被人这样夸起,虽不是什么荣光的事儿,却为能赢得大家的尊重而沾沾自喜。后来,无论早早晚晚,倘若时间允许,必是随叫随到,且来者不拒,酒到杯干。偶尔也会自嘲,看熟悉不熟悉的人都跟风喊我三姐,暗自窃笑,让人觉得“三姐”的称谓多多少少有点江湖味,有点社会我大哥的嫌疑。</span></p><p><br></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近日,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妹妹不远千里从家乡来探望我,身边的朋友得知这一情况,自是热情高涨,今天你请客,明天她安排,把个档期安排的满满当当。酒桌上,我自是首当其冲,豪情万丈,每次不喝晕就觉得自己不是厚道人,就枉费了兄弟姐妹的一番心意。小诗妹被激情点燃,也频频举杯,她身体欠佳,我每次都一边拦着敬酒的人,一边暗示她:别喝别喝。</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快流淌,诗妹来温州的第四天,我俩在朋友的催促下又赶去宽带路赴宴。下车的时候,忽觉头重脚轻,有些飘飘然。我停下来,稳稳神,再走,行动如常。席间,我告诉和我碰杯的好姐妹说:今天不太想喝,刚才感觉有点晕。并开玩笑的对她说:把三姐喝死了可麻烦了。她也和我开玩笑说:姐死了我跟你走。闻此,顿觉豪气干云,咣当,我俩又喝了满杯。那晚,照例是又像当年的清照姐一样,“沉醉不知归路”幸好,和我同住的诗妹是清醒的,是她为我打开了回家的门。</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天照常上班,虽然一整天脑袋嗡嗡作响,并没有耽误晚上按时赴约。第三天,头晕加剧,我还是强忍着不大在意,只当是喝酒熬夜所致。并每次给人吹嘘说自己是个铁梅,去年体检的时候,除了有点轻度脂肪肝,别无异常。</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午,午睡过后,路过中医老黄门口,见他不忙,就拐进去让他帮我量血压。老黄放下手机,漫不经心的把血压计绑在我右手臂上。忽然,见他瞪大了双眼盯着血压计往前探探身子,我的心不由自主跟着提到了嗓子眼,他摇摇头,又量了一下,盯着我怪叫:天呐,血压也太高了吧,你没症状吗?我脑袋嗡的一下,怯怯的对他说,“不许吓我哈。”他说:“等等,你冷静一下,我再帮你量一下。”听他这样说,我激动地从椅子上跳起来说:“不可能啊,去年做的全套检查,一切都正常啊!”随即又要他量,他只要我冷静。我一分钟都等不下去,转身去了妇科,妇科陈主任小心翼翼的帮我量,瞬间,她也像老黄一样尖叫:“170/120,血压太高了,赶紧用药,你这样不注意真会出事的。”至此,我整个人都傻了,药房几个同事一边给我拿药,一边七嘴八舌:谁谁的婆婆现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呢。还有一个谁的邻居也高血压患者,中风后嘴歪眼斜,走路一瘸一拐的,以前多讲究的人。我闭上眼,什么都不想说,只催促她们快点拿药,眼泪悠悠的就顺着脸颊流淌。此刻,头更晕了,几乎站不住脚。乌鸦嘴们看我如此紧张,又反过来安慰说:没事没事,还有比你还高呢,紧张反而会升高。我拿了药踉踉跄跄回到自己科室,颤抖着一样样把药抠开,服药之后,静躺,愈发感觉天旋地转,一刻不如一刻。强撑着打开微信,带着哭腔告诉孩子们,我身体出现状况了,同是学医的女儿自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唯一例外的没有埋怨,好言安慰说,周末接我去她们医院做全面检查。儿子不知轻重,又和我开玩笑说:“梅,是不是前天骂我累着了?来吧,来吧,开骂。”她姐姐赶紧训斥他说:别再气咱妈了,咱妈胆小,你看她现在话都不敢大声说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闭上眼,蜷缩在科室后面的小床上,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可有时候有些东西,就像喷泉里的水,你越是刻意阻止,它反而会喷的越高更远。四点多,门诊打扫卫生的小蔡推开我B超室的门,她不知从哪儿也知道了我的高血压,先是要我别熬夜了,酒也不要喝,最好晚上像她一样跳跳广场舞。接下来又感叹说:她爹妈都是患高血压病走的,她妈最是可怜,正往灶蹚填柴呢,就血管爆裂走掉了,一句话都没有留下。让她每次想起来就心如刀割。还有她爸,瘫痪多年,家里条件又不好,日子过的生不如死。去年还是走了,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全然没有在意我的感受,慢悠悠的边说边扫地。那一刻平时对她温柔以待的我真的很是恨她的不懂事,真想一把把扫帚给她夺下来,然后把她请出去,再深深的作个揖,求她别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我诉说她对父母的追思。</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不容易捱到下班时间,此时,已服药三个钟点,又到内科量了一下血压,说是略微下降。咨询一位心脑血管专家“我能走路回去吗?活动会不会让血压增高?”他笑着安慰我说:“咋就不能走路了?锻炼是长寿的秘诀不知道吗?现在高血压患者普遍增多,别太紧张了,适当运动,合理安排膳食作息,今晚回去早点睡觉,啥都不要想,没问题的。”听了他的话,我心稍安。</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路蹒跚着走到车站,平时五分钟的路程今天用了二十多分钟走完,迈一步稳三稳,生怕自己跌倒了再也起不来。回到宿舍,许是爬楼的缘故,又觉天旋地转。诗妹坐在被窝里看手机,看我回来,忙起身招呼。我一头扎在床上,一边给她说把包里的药给我拿出来,一边告诉她我头晕的厉害。见她手忙脚乱的为我倒水,无意中触及她冰冷的小手,想起她也是个身体羸弱之人,虽然来这里几天,也没能把她照顾好,白天忙着上班,也只有晚上带她出去走走,会会朋友,如今这病情来的这么突然,反而让那么弱小的她来伺候我。不由自主又泣不成声,她见我哭也跟着抹眼泪,不肯出去吃东西,把灯关了让我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尽管吃了大把安神的药,心事太多的缘故,我还是没有丝毫睡意。有些事想想真是后怕,想自己如果不是突然柺个弯让老黄帮忙量血压,说不定此刻,我正在酒桌上酣战,至于结局如何,当然可想而知。又想想自己这一生磕磕绊绊,要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可该怎么办?千里之外有耄耋,身边小儿未成人,身后更没有可依靠之人。不由唉声叹气,感慨命运多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出租屋里寂静无声,诗妹刻意不出声,她以为我睡了,怕吵到我。我望着灰蒙蒙的窗外,突然感觉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其实有时越是貌似大大咧咧的人,越拥有一颗特别脆弱的心。此刻,我多想能有一屋子人围在我身边,安慰我,陪伴我,看着我安然睡去。此刻,我又多么懊悔那些放纵的日子,喝酒,熬夜,只当自己是钢铁之躯。诗妹听我叹息,悄声问:还没睡吗?你睡觉可真难!我说我不敢睡,怕睡过去再也醒不来。然后折起身子要她记下孩子的电话号码,告诉她,如果我有不测,先打孩子电话,再拨120。说完,禁不住热泪长流。</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天,症状明显好转,孩子嘱我卧床休息,我坚持到门诊,以为待在那里才是安全的,守着本院医生,可以随时测量,随时用药。彼时,门诊人尽皆知,就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同事都过来安慰一下,谁看到了都会问一句:好点了吗?如果大家都不忙的时候,闲逛到谁科室门口,都会问一句:咋样了?要不要再量一下?不由让人感慨,这个看似严肃冷漠的大家庭,其实还蛮有人情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天,婉拒朋友的邀约,下了班,像个老人一样慢慢慢慢的走路,回到家里,洗漱,服药,心平气和,看看书,聊聊天,掐着时间熄灯,即使睡不着也放下手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闺蜜问:几天没喝酒了你想不想?</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说:不想,一点都不想了,甚至有点恨了,想把房间里那些瓶瓶罐罐的酒都扔出去。从此以后,再不留恋酒场,再不关心谁酒量如何,我只在意我的血压,它是上来了,还是下去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