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梵音从世界屋脊飘来

梦里落花

<p>  塔尔寺,袅袅的梵音从世界的第三极飘飘而下。我站在半山坡,群山环裹,如莲花瓣。座落在这莲花瓣上的塔尔寺,就像一朵绽放的大莲花,金光灿灿,红、黄、白、绿、诸色驳杂。藏族人喜欢这色彩,就像喜欢高原的阳光,明亮、热烈。就像他们的性格,大悲大喜、大开大合、大得大舍。</p><p> </p> <p>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的塔尔寺,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一世班禅和一世达赖都诞生于此。</p><p>最引人注目的算如意八塔了。进得大门,如意八塔一定会十分吸引你的眼球。它处在广场的右侧,空旷的地面上一排白色的塔林,整齐地站立在那里,是那么地挺拔而又别致。忍不住就往那边走去,走近才发现,塔的端头,有“塔尔寺”几个藏汉文大字。于是,很多人便在塔下留影了。</p> <p>  红墙,平房顶,白色的镶边,浓郁的藏族风格。而山坡上的吉祥行宫,又是一片黄,像给天镶了个黄边。下面的大殿里金碧辉煌,这是镏金的殿顶了。特别惹人眼的是,在一片朱红之中,还有青砖温润的颜色,这是乾隆时赐建的瓦屋了。历经风雨,颜色发暗,却仍如青玉,在这高原红中醒目异常。</p> <p>  浩瀚的藏风,吹开佛的唇隙,丝丝缕缕的梵音祥和了菩提树上的每片叶子,塔尔寺的每块砖瓦。塔尔寺驻着多少佛?菩提树挂着多少愿?冥冥中,佛与众的对白在秘境、在寺院檐角的铃声中,默契成香火的微笑。</p> <p> 我的脚刚迈进大经堂的门槛,眼睛就掉进了一片色彩斑斓里。我主观地认为它是塔尔寺里最柔软、最缤纷的地方。由于是主殿,在其间逗留的时间较长,千百盏酥油灯闪烁着淡红的焰火,每一颗焰苗都投下斑驳的影子,恍惚迷离,幻若梦境。灰尘味,羊膻味,酥油味,经书味,还有各类法器味,统统混杂在一起。那种独特的气息和味道,好像从时间深处走来,不停地侵蚀着我的肌肤和灵魂。大殿空阔、寂静,佛就在浑浊、迷离、神秘幽深的气味中穿行。我甚至感觉到,自己成了佛的一部分,与佛的呼吸和心跳一起……</p> <p>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p> <p>  万千信徒僧众面像驻足,双手合十,匍匐跪拜。传递着心灵深处对佛的虔敬,在与佛零距离的接触中默念着期盼、心愿。存在即合理,向善向爱与人俱在,附体的臻美精神,存在了何止千年万年。佛……</p> <p>  从大经堂正门出来,门口两侧的长廊里聚集了许多虔诚的拜佛之人,身着脏兮兮的藏袍,皮肤租糙,满脸几分黝黑几分古铜色,老幼妇孺皆有之。其叩拜的动作让我震惊,甚至瞠目。虽然,这些姿态曾经在影视镜头和图片里看到过,但是,当他们如此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时,我还是感动得泪眼婆娑。我很想拍下那虔诚而执着的身影,却又怕亵渎神灵,只用眼睛把他们的身影摄入了心里。</p> <p>  绕过经殿,门廊间整齐地摆放着巨大的经筒,黄铜制成的经筒,不断被人转动,咣啷啷,咣啷啷的声响。据说,转一次经筒就等于诵读了一遍经文,就等于接受了一次佛祖的亲吻和抚摸,不管你有多么深重的罪孽,都可以通过转动经筒借以救赎,使心灵抵达澄澈明净的境界。</p> <p>  而情僧活佛的仓央嘉措留给世人的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面和神秘无尽的猜测,世人只能在他华彩灿烂的情诗里去想象一个平静的神色下曾有过一颗怎样骚动不安的心。《那一天》:“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你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p><p><br></p> <p>  我的双脚已迈出寺院门了,可我的思绪还在一片恍惚中,仿若从那一盏盏昏暗的酥油灯里,渗出一种生生世世的信仰,在游丝般的灯火中,永不熄灭。</p><p>一代高僧一座寺,高僧的轮回在演绎,高僧的理论在延续。走马匆匆一瞥,观花默默一行,别了塔尔寺,扎西德勒。</p> <p>  摄影 文字 制作 梦里落花</p><p> 拍摄地点: 青海塔尔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