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17日 <b> <font color="#ed2308">2020年的冬季:濮阳市第三中学依然是柿子挂满枝头</font></b>,蓝天白云下,鸟儿在柿子树上飞来飞去,享受人文爱心的果实。本周温度骤降,零下5度的天气,刺骨的寒风也没能阻挡三中老师们前行的脚步,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开动大脑、翻阅资料、整合教材、了解学科素养,老师们用智慧和热情点燃了冬日课堂的火花,谱写了冬日优质课大赛的又一新乐曲,请欣赏第三篇章! <font color="#ed2308"> <b>理想的课堂</b></font>是教师追求的,也是学生期望,更是科教兴国的主阵地。“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是达到对知识的记忆,而且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使用。因为一个充满自信、满怀爱心、追求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和仅仅学业突出的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扩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font color="#ed2308"> <b>陈静老师</b></font>的《爱在家人间》,通过回忆家里发生的最令学生感动的事,再次体验亲情,感悟到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通过小调查等活动从学习、兴趣爱好、交友、 课外读物、零用钱消费或父母说的最多的几句话等方面进行思考,让学生对与父母的冲突和碰撞进行体验和反思产生碰撞的原因,继而达到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深沉和浓厚,最终化解冲突并掌握相关的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b> <font color="#ed2308"> 边伟伟老师</font></b>的《正视发展挑战》,本节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学生正处于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所以本课理念是让学生客观的认识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提高学生在资源、环境方面的认知水平和行为选择能力,对孩子们正确引领并促使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力量。 最后以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结束本课,点明主题,与时代紧密结合,回归现实生活,让本课的知识落地生根! <b> <font color="#ed2308">朱照瑞老师</font></b>的《关爱他人》,这节课属于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中“我与社会”这一模块,重在让学生感悟、体验和行动。, 本节课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使学生感悟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做到主动关爱他人。 <b><font color="#ed2308">张玉桥老师</font></b>的《丝绸之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今后中外交流史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史实更有力的证明--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同时利用本课的教学资源挖掘出:交流能进步,开放オ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张老师对课本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围绕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她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文明凿通者一张骞通西域、文明大动脉一丝绸之路、文明守护者-西域都护、文明新创想-一带一路。让学生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以历史想象力的培养为核心,启迪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感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且更进一步感受古为今用,古丝绸之路、今一带一路再度焕发出炫目的光辉! 张老师就本课内容总的四个一:一个人、一条路、一座府、一延伸,充分彰显了老教师对教材吃得透、看得清,对学生的认知有充足的了解。 <font color="#ed2308"> </font> <b> <font color="#ed2308"> 李瑞芳老师</font></b>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过视频,老红军的回忆,直观了解了长征的精神! 通过四个篇章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原因、途中经历爬雪山、过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胜利会师。 不忘初心,走好新长征;永远长征,我们在路上! <div><b> <font color="#ed2308"> 程素敏老师</font></b>的《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div><div><b>学习目标</b>:</div>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br>2.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br>3.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br>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统一战线一致抗日,在回顾历史的同时,程老师不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和引导,这就是立足德育教育的真课。 程老师说:“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对杨靖宇将军和赵一曼烈士人物的介绍,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后自身命运的转折。都是围绕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展开的。我认为学习历史,不仅要记住历史知识,更要看到鲜活的人,看到人身上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并对他们心怀敬意。” 最后程老师把本课的核心目标升华为“如何做一名让祖国以你为荣的少年?”落地生根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对照如今的幸福生活,该怎么样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 <font color="#ed2308">课程改革</font>,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口语交际教学,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促进作用,更需要对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培养中发挥作用上提高认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口语方面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表述:“能根据不同需要正确运用规范语言进行口语表达,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论辩能力。”这其实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工具性到人文性的统一。 <b><font color="#ed2308"> 谭蕊老师</font></b>的《即席讲话》 每个孩子的眼眸里都有日月星辰,老师做的就是唤醒和点燃,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将孩子们口语交际的潜能最好的发展。冷冰冰的冬天,谭蕊老师的《即席讲话》一课,孩子们将语言捂热侃侃而谈,挥斥方遒。 学以致用,诠释了核心素养对每节课的要求,谭老师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b> <font color="#ed2308">王晓飞老师</font></b>的《讲述》从案例到实际,点明学习目标,突出语言讲述的要点和方法。 王老师说:“语文走近生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讲述能力。” <b> <font color="#ed2308">刘江花老师</font></b>的《复述与转述》,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本节课教给学生复述与转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讲练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和日常生活中正确转述的能力。<div> 温柔的刘老师,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入学生心田,舒服、温暖!</div> <div><b> <font color="#ed2308"> 陈庆华老师</font></b>的《应对》,紧扣核心素养,用事实说明“应对”的方法、技巧和功能。</div><div> 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口语交际教学,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促进作用,更需要对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培养中发挥作用上提高认识</div> 陈老师采用阶梯排列,引导学生一步一个台阶,走向语言的高峰!<div> 总结感悟环节,陈老师给足学生时间思考今天所学内容,而不是一带而过,学生在回忆和总结中,加深了本课知识的认识和记忆,值得赞扬!</div> 学生的核心素养绝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形成的。对于口语交际来说,任何一种表达策略的传授都是浮云,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状态下磨砺与训练,才能真正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div><b> <font color="#ed2308">贾林秋老师</font></b>的《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br></div><b>学习目标</b><br>1.借助实例了解转述与复述的含义、区别以及应用的意义。<br>2.借助实践活动,能够完整准确、突出重点地进行复述 通过今天的学习,复述或转述时,一定要注意准确,全面,把意思完整的传达,切忌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b><font color="#ed2308"> 张哲青老师</font></b>的《即席讲话》<div> 即席讲话是一种特定情景下实现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的口语样式。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达到:“能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即席讲话贯穿学生的课堂和生活,十分有讲授和训练的必要。</div> 思想理念:一堂口语交际课要构思精巧、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在交际态度和即席发言等方面得到有效训练,而且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口语训练的要求。我的设计理念是:<br>(一)话题生活化,创设立体和谐的交际空间<br>(二)形式多样化,调动全员互动的交流参与<br>(三)评价规范化,提高轻松独特的交流能力 <b> <font color="#ed2308">段晓飞老师</font></b>的《辩论》,认真研读部编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板块的编排体系,结合学情,设计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辩论能力。<div><br></div> <b>设计理念:</b><br>立足课标,将口语交际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辩论大赛真正发生,正反放,唇枪舌战,你来我回,抓住对方漏铜,咄咄逼人,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铃声响了,辩论意犹未尽......。 画龙点睛的板书。 文笔工整的板书。 形象的板书。 总结完美的板书,很多老师注意板书的作用,用心设计板书,突出重难点。 表达流畅、思路清晰、个性突出,有支持人的范。 <b> 成功的课堂</b>,教师的表现一定是热情奔放、亲切和蔼、关注全体、善于交流、全心全意积极向上地投入。教师对生活充满希望,力行传播文化自信,课内外渗透家国情怀,培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时刻与祖国同呼吸,着眼于世界的意识。 走进学生,对话交流。 <b> 对话</b>是教学交往的一种现实形式,失去了对话,整个课堂就失去了教学生活。对话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体验、共同发展的过程。对话一定是学生积极参与,要尊重、愉悦、和谐、平等,达到思想的碰撞与创造的展示,更是教师智慧引导话题,双边对话跳出课堂走向生活。 俯下身来,参与讨论。 用眼睛与你沟通,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弯下腰,我想帮助你,也想了解你们的谈论! 微笑着与你们享受课堂的愉悦! 走下讲台,查看你们的笔记! 积极热烈的讨论,你我不甘落后。 收集本组建议,为小组而战! 作为反方辩论主持人,征集素材一定要多多益善! 为我方辩论献计献策! 听听我的想法如何?我们互相补充! 站起来,回答自如。 举起自信的手:我会,我 能! 高举的手,顶起明天的太阳! 为自己喝彩! <font color="#ed2308"><b>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是祖国的召唤也是我们的使命!</b></font> <b><font color="#ed2308">成功的课堂</font></b>,一定是完成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人的发展、生命的完善,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思考生命的真谛、寻找生活的意义,体验生命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律动、创造生命的价值和辉煌。 认真听课的样子,不输给年轻教师! 奋笔疾书,不能落下任何好点子,好设计! 我们追求成功的课堂,优质的课堂,我们一直走在获取源源不断活水的路上! <font color="#ed2308"><b>成功的课堂</b></font>,学生一定是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新技能和本领。学生的表现是意犹未尽,不想下课,一直盼望本学科的教师。学生在课堂上一定感觉到和谐、平等、愉悦、轻松和关注。同时,学生还感觉到学习是一件令人轻松向往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br> <br> 连续三周的校内优质课:<font color="#ed2308"><b>作课老师从备课到设计、从理念到实际、从课本到学生、从知识到技能、从台上到台下、从教师到学生</b>.....,</font>无不倾注参赛老师的心血和思考。从课件的构思到教材的整合,都可以感受老师观念的改变,创新意识的提高。从课堂沟通对话问答,都能看到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机智。课件精美、选材得当,巧妙插播视频,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次优质课最大的亮点是很多教师都能把所讲内容与时代相结合,引发学生思考,<font color="#ed2308"><b>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接班人</b>。</font> <font color="#ed2308"> <b>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我们和学生一起共筑成长的未来,一起共筑祖国的未来!</b></font><div> <div><div><font color="#ed2308"> </font></div></div></div> <b> <font color="#ed2308">理想的课堂</font></b>必须有教师的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最好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方法。理想课堂还要有评价,评价实际上是师生共同收集、综合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一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另一方面是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反思,所以理想课堂是多方位的体现,也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br> 本次优质课<b><font color="#ed2308">有待提高的地方</font></b>,很多教师说的多,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没有留白的课是无法了解学生的接受效果的。也有的老师备课没有备学生现状,设计内容多,为了急于完成任务,不停翻滚课件,甚至有的学生没有读完上一页的内容,下一个课件又出来了。有的教师还是忽略了黑板的存在,没有发挥黑板的作用。最后总结部分一带而过,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去巩固和加深。<div> <font color="#ed2308"><b>缺憾也是一种美,这种美会让老师不断提高自身本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b></font></div> <b> <font color="#ed2308"> 没有那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那个春天不会到来</font></b><font color="#ed2308">。</font>柿子树上鸟儿,高高站在枝头,遥望南方,盼望春天的风儿。濮阳市三中的全体师生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积蓄力量、汲取能量,待到春风拂面时,我们定能绽放喜悦的笑容! 图片文字编辑:芹菜王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