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日记

风喃

<p>  2020.11.1</p><p> 日子过得很快,春天还未赞美,就进入了冬季。雪花也来了几次,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小县城是惬意的。天气并不十分冷,学生们到校也还好。一年级的,滑着滑板车上下学,像一道风景,乐观的奶奶守时守点,送进去 还依依不舍张望。这里的很多孩子,大人的爱孩子的程度让我们不能理解。</p><p> 坚持记日记的习惯因着很多借口也有所懈怠,心里每每想着今天这个事情有记录下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几天。没有记录的生活,就好像没有调味品的饭菜,缺了滋味品咂,于我而言,感觉是莫大的缺失,不由的反省。细细想来,是因为自己没有捋顺一些主次,也缺乏一些计划性,少了安静思考的习惯,多了些杂乱无章。工作是我们生活的一大部分,不去记录,就像不会诉说的人,错过了美好,忽略了反刍,最重要的是让我成了一个失忆的人。呵呵 !翻开手机,倒是照了很多相片,都是和孩子们有关的,那就看图说话,把他们的日常絮叨絮叨,不管时间前后,看哪说哪吧!毕竟每一天是那样多彩!</p> <p>  美工课本学期以大课的形式呈现,因为考虑到做一个东西需要时间,老师要放心铺开,学生要用心去做,而不要半路收工,因此就将两节课连在一起,两个老师一同授课辅导,学生以走班形式灵活设置,只要能上美工课的就到美工室。只是每一次都要查课到位,人员清点到位。每次看到他们的作品,心里就多一层欣慰。今天这节课是吹梅花,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创造,欣喜不以,连久坐不动的自闭症宝宝也动了起来,其实,就是用嘴吹这个动作,也该是多大进步,医学的结束应该是艺术康复 ,这是他们最好的药。创造美,欣赏美就是治愈。与我们正常人更是如此。</p> <p>“一树梨花压海棠"!看,她把花儿开得多么繁茂,这是几个季节欠下的绚烂,这个冬日梅花泱泱.......</p> <p>  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们对自己和他们都是这样的要求,和孩子一起进步,在引导和达成里,走过时光荏苒。</p> <p>  这是自闭症儿童吹的的梅花,每天戴着帽子不能摘下的他,脑袋永远要被保暖,因为冷了就缺乏安全感,我每次见他就先摘掉他的帽子,告诉他的妈妈,把他所有帽衫的帽子全剪掉,这样做,似乎不稳妥,因为他捂得越紧了,而且一见我就躲。今天,画梅花,他没有戴帽子。改变一个行为,就要建立一个可以接纳的另外的行为,这在我们对待他们的教学中叫,常态化有效干预。———早期干预越早越好 !</p><p> 每一个自闭症都不径相同,自闭症被划分在神经方面,目前我国已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在校培智生里面一半是自闭症。自闭症成了世界难题,有些时候与遗传无关,而且,很多教授名星也会生自闭症的孩子,特殊人群是有万人比,以…0.06%的发病率出现,就是上帝给人类的一个课程。超常人和特殊人群的比例差不多 ,超常的人在早期教育中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因此,教育就是要认识人的多元化,才能考虑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特殊教育,在越来越高质量发展中,应该是特需教育,它应该是普通教育的精细化的规范,因此,大力提倡融合教育就成为趋势,从全国来看 ,特殊儿童一半数量在普校就读,特教学校仅占一小部分。他们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很多时候,我们看他们着急,而他们自己对于不能适应的事情、环境和人,是极度痛苦的,有时,达到恐怖。他们的表现也让我们外人嘲笑,比如,在我们县上,就有一个常常吊裤裆的疯人,隔三差五出现在大街上,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对于脱裤子这件事有相当合理的干预,他就会减弱这个行为,但人们的表现是对于他的不理解和伤害,因此,在脱裤子的举动中,大家都一哄而散,无人再欺负他,就形成他保护自己的方式,这也是典型的自闭症。</p><p> 社会真好!如今的他们坐在教室里,有美好的音乐、美术……以及各种器材和亲切的老师,放松他们的神经,理解他们的为难,照顾他们的情绪,满足他们的需求,高大上的我们身边,也不会有人脱了裤子吓你,其实,是我们吓到了他们。</p><p><br></p> <p>  老师们也在尽力挖掘自身和孩子的潜力,一件手工,就是一次心路历程。干这些事情,他们专注极了,我相信这是最身心合一的事情。与此同时,那些病兽也沿着小路慢慢退去,此谓——康复!</p> <p>  我们最大的特殊就是一人一案,因为复杂的多样性和巨大的差别,个训课就尤为重要。目前,我们才了解到个别教育计划是一个很专业的评估方案,之前做的需要很好的改进,这也是我下一月要和老师们做的事情,给每一个在校生重新完成个别教育计划(IEP),应该是一个小工程。这学期的个训课比上学期更加精细,源于老师慢慢的理解和懂的。新聘用的老师有几节自闭症情绪干预课,针对的是这学期刚来一个自闭症和多重障碍的雅尼,一节课她用积木引起她的注意,我因为想了解,隔着门一直观察,一节课就跟着她,拉着她来看,“绿色的积木”并且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一节课都在说,“绿色 、红色”,孩子却视而不见,但老师就是在她眼前晃动积木,不住地反复说,孩子偶尔参与搭建以及迅速破坏,但就是不说。下课了,也没说出“绿色”,但走到二楼,她突然喊,———我要积木。这算不算有效,我看老师的表情很温和,没有失望,而且告诉我:家长要是能配合,会更有效,争取天天来学校程度会轻很多。她的话鼓励了我,我们似乎是医生 ,看到病人伤口在愈合。而这些事情,在不懂得的人眼里,是不能理解的。经过几周,她流口水 的程度轻了,上下楼明显利索了。</p> <p>  2020.11.8</p><p> 生活技能训练!在情景教室进行,我很多旧衣服全部拿学校,让孩子们叠衣服、挂衣服、穿衣服 、洗衣服。</p> <p>  这里的一切是慢镜头,也被几倍放大,而我们就把焦距拉近、等待一遍遍回放 ,不厌其烦。</p> <p>  阿斯伯格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低下,孤独少友,兴趣狭窄、动作和行为刻板等,但语言和认知发育没有明显的异常。可能伴有运动技能低下,动作较笨拙的表现。在婴幼儿期很少有表情,没有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甚至拒绝父母的拥抱和爱抚。还会表现出不理人、呼之不应、视而不见,回避别人的目光和对视。分不清亲属关系,也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即受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安慰。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里比较轻的一种。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具体表现为:一、社交障碍,这也是孤独症谱系障碍中最典型的特点,二、兴趣狭隘,刻板、固执的行为,这是它们共同的特征。</p><p>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症状,因此,小时候的玩耍和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尤为重要,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倾向,或过于单一呆板的家庭环境,也一定注意自己和孩子,性格决定命运,成年人更应该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种调节自己,残疾其实以很多频率伴随我们每个人一生。</p> <p>  他们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坐的时候,都要离别人很远,亲近给他们带来不安全,但还是要亲近,他们极能分辨善意,如果你是假装的,她依然清楚地感知。</p> <p>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孩子其实是代我们受过,0.06%比率,也许,不是他, 就是你!"这是专家告诉我们的一个事实。那就有理由需要同理心 ,共情与共!</p><p> 今天下雪,他们用雪花干预自己,美对于患者都有治愈作用,何况我们健康的孩子,他们更需要音乐和色彩、四季和阳光、鲜花和细雨。</p> <p>  花房的花儿并不十分吸引他们,因为,他们不理解花儿如何活着,如何死了,在一次次的劳技课中,他们把花儿浇死,我们告诉他们,水太多了,死了!他们也不明白死的含义,但是,花开了,他们会由衷赞叹,于是,理解了,死了,就是不开花了。</p> <p>阳光下感知生命!</p> <p>两两比较,学会欣赏!</p> <p>  搬出搬进,就这些事情,反复做,就忘了哭闹、破坏以及孤独和恐怖。</p> <p>  阳光午后,吃过饭,和老师一起消食的他们,不知道能否感知幸福!</p> <p>  时间长了,他们对自己的老师很依赖,也信任,这似乎是教育的魔力。</p> <p>我们通过康教结合的办学方式,和托养中心联手,现在已经有五个孩子接受康复托养,联手共建解决疑难杂症。</p> <p>  融合教育的会一期期推进,知道概念的人越来越多,了解再理解,认识再仁慈!因为,随班就读是指在普校就读的学生,融合教育是指这样的孩子所享受到的针对性又统一性的教育状态。这将上另一重提升变革。</p> <p>  最有效的劳技烹饪课,本学期学会了两项“绝招”——花卷和包子,而且全程参与,从洗土豆,擦萝卜、摘菜、和面到成型,这个过程实效而具体。清水娃,吃这两样也能长大。</p> <p>  11.18</p><p> 这是本学期送教上门工作里最揪心的一个孩子,因为一次发烧,骨骼硬化,全身僵硬,抽搐,两条腿都不能听指挥。家里就一个奶奶,也没有力气把他带出来晒太阳,我们去了,老师让他今天在户外,从屋子出来到坐在凳子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自己也抽搐的连牙齿都在响,不能自已,我们感受到艰难,浑身的力量几乎把自己和我们带倒,但他的智商却是正常的。我们该如何想他每一天的痛苦?因此,我们计划和当地百家学校联合送教,最好一周有两次,不为学东西,为时间有些温暖。</p> <p>  送教工作也越来越做得细,我们制作了学习园地,把他们的作业,内容都贴上 ,老师走了,他们也会知道,自己学习的内容。图中这个孩子已经18岁,但我们还是觉得无法毕业,还是再去送几次吧!没有阳光投进来的房子是阴暗的。</p> <p>  12.3</p><p> 这学期,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功德,就是聘用了语训老师,撬开了十几年不发音的聋生的嘴巴,现在,正在练习,从单个字到短语。喉咙十几年没有用,肌肉也会猥琐,他们不知道嘴型和声音的关系,这个声音是从哪个部位出来,也许百灵鸟的我们从未体验过。让人感动的是有人想要做义工老师,因为一专多能,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性,我们签订了聘用合同 。她的品质,和我们这里有些人用制度约束干工作的态度截然不同,让人欣慰,终于有人不为不得已而工作,本着人而来,本着特殊儿童而来,本着改善和救助而来。特殊教育,需要这样的老师,而不是占着编制,游离于工作之外,与此同时还要一专多能,而不是护工和保姆。特殊教育的老师应该是更有素养和爱心,而且更有探索和科研精神,因为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有实验室精神。同时兼具妈妈和老师的爱和智慧,这里再也不是抱团养老,守望相助的地方!因此,他们更辛苦!更了不起!希望,身在其中的我们,时时革新。</p> <p>  12.9</p><p> 这样的孩子需要老师更多耐心,爱心,也很需要有才艺的老师,因为,你可以尝试用多种可能去打开他们的世界,半辈子从事普通教育的老教师,很难适应着哩,有时,感觉是双向折磨,因为不了解,因此不理解,特教工作,不是老弱病残在一起守望相助,是老师里面的爱心大师,研究精英对自己和新的教育对象的重新审视。我们的上级部门应该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而特殊人群的教育,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多一个985,211和少一个掉裤裆的疯人,对社会而言,价值是一样的,甚至更大。因着国家富强,我们不细算成本 ,但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一个特殊儿童一生要平安幸福度过,需要多少成本?几乎一大半 ,都是政府买单。那些博士研究生究其一生都在研究改善一例儿童!</p> <p>  教学行为不断规范化,针对性强的个训课 ,不太专业但行之有效的干预已经在这里影响着每一个孩子,我们也在新发现与旧现状里挣扎摸索,这是个有趣的情景剧,在这样的脚本里,和自己上演,一边做观众,一边做演员,一边重新彩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