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鸥下社区有“鸥汀背寨”遗址,始创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村民自发重建成地势险要的长蛇状的“鸥汀背寨”,成为韩江下游原四大名寨之一。鸥汀背寨有古八景:腾辉倒影、证果谈禅、蓬鸥书声、庙前白鹭、南熏古庙、西宁晚泊、新兴红树、龟桥似月。沧海桑田,这八景所剩无几了。</p> <p> 腾辉塔,《潮州府志》称为“蓬洲塔”,俗称“鸥汀塔”,是鸥汀首屈一指的古建筑物,状貌基本保存完好。因构造独特,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宝塔鉴赏》收录此塔,1988年12月列为汕头市文化保护单位,2012年10月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p><p> 其塔是风水塔。清乾隆三年(1738年),邑人翰林院检讨辛昌五奉命赴福州当主考官,途中回乡省亲,乡亲父老诉说鸥汀连年天灾人祸不断,辛昌五见辛氏祠堂前后无山无靠,提议筑塔,以正风水、旺地气。乡人赞同,遂建腾辉塔。</p><p> 塔的平面为六角形,“七级,高六丈一尺,基广五丈。”(《潮州府志》)贝灰砂混合夯筑。下三层内只留梯道,余夯实;上四层内空心。第二层以上为叠涩出檐,每层六面均开壶形小门。塔刹是一个形貌与塔身相似的五层小塔,塔上加塔,全国罕见。塔匾“腾辉塔”,落款为“乾隆三年春月建,昌五题”。塔门两边对联为“七层耸壮丽之观云蒸霞蔚,五岭盛衣冠之气凤翥鸾翩”,也是辛昌五题。当时塔的东北侧有三口池塘、数亩良田,微风轻拂,水波荡漾,塔影倒映池中,美丽如画,称为“腾辉倒影”。从风水学角度讲,该塔颇有讲究:塔指代笔,良田指代纸张,池塘指代墨砚,乡人崇文重教的理念饱含其中,希望这座风水塔能令村里多出文人贤才。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乡人秀才郭绍宗中举,翌年中进士,授山东临淄知县,族人于方中巷中段兴建“鸥汀进士第”,为现龙湖区辖区内唯一进士第。当然,腾辉塔当时离海不远,客观上也起到导航作用。</p><p> 1918年2月13日(戊午年正月初三),鸥汀地震,塔刹顶端震斜,塔身几处震裂。</p> <p>简介。</p> <p> 证果寺,位于鸥上社区证果寺路,与蓬鸥中学为邻,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有600余年历史,是汕头市区唯一明代敕封古寺。1994年10月,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p><p> 该寺初名崇福庵。据《澄海县志》记述:当初此处只是一座海边小庙,庙前有河,四周桑田碧野。其时,当朝宰相子福建人李荣喜从金陵一路游历至潮州开元寺,慕名拜谒崇福庵,喜此僻静风光,宜悟禅辩理,遂削发皈依佛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颂其德,敕封崇福庵为“证果禅寺”。证果,成道之意,“证果谈禅”景名渐显。</p><p> 该寺历经沧桑。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新修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 重修。1953年,僧去寺废,下蓬银行、税务所、蓬鸥中学共用,改革开放后归还寺庙。1988年2月,法师释圆彻主持筹备复建,1997年竣工。寺坐北向南,呈长方形,通进深71.7米,通面宽24.9米,由中轴线从外向内依次是山门、华藏法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设有消灾堂、报恩堂、伽蓝殿、地藏殿、观音阁、客堂、五观堂、方丈室、僧舍等。2001年11月4日,隆重开光,香港《商报》2011年11月6日登《名刹证果寺重建开光》。</p> <p>简介。</p> <p>寺内有600年树龄的菩提古树。</p> <p>古井。</p> <p>辛氏宗祠。</p> <p>陈氏宗祠。</p> <p>李氏宗祠。</p> <p>寨子里,有许多地方拆了老房建新房。这不利恢复古寨的原貌。</p> <p>古寨何时能恢复其他六景?新建建筑如何统一修旧如旧?</p><p>鸥汀古寨想成为新的旅游景点,还有一段长路要走。</p> <p class="ql-block">文字选自网上资料,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