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第一中学 寻找坪石先生之旅

魁星研学教育

<p>  研学基地背景:坪石位于广东、湖南交界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是粤北通往湖南的门户,为南北交通要道,历史上曾被誉为广东八大重镇之一,素有“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坪石拥有武江水路和四通八达的古驿道,因而成为南北文化经济的重要枢纽和商贾云集之地,曾繁盛一时。虽然交通便利,但地方不大,所以只能作为集散地。</p><p> 1940年10月至1945年1月中山大学迁至韶关乐昌坪石镇,身处战乱中的中大师生,从云南澄江迁入粤北坪石,直至抗战胜利才返回广州。当时中大各学院星罗棋布于坪石之内:研究院、先修班、其中校本部、广同会馆;选址于坪石老街。法学院在武阳司村,理学院在肖家湾塘口村,工学院在三星坪,文学院在梅花镇青洞,师范学院在管埠村。中山大学迁入坪石后,办学条件艰苦,学校除利用原有的庙宇、祠堂、民舍作为教室外,还根据需要新建了很多草竹房作为补充,有学生宿舍、厨房、膳厅、厕所、浴室、教职员宿舍、教室等,但均十分简陋。面对极度困难的窘境,中山师生依然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坚持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p> <p>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学以致用贵在实践的路上。为了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历史、地理、生物等知识,陶冶学生爱国精神和培养学习实践能力,韶关市第一中学组织八年级6个班的师生及家委代表,于2020年12月11日,到韶关市坪石镇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寻找坪石先生的研学活动。</p> <p>  “他”,是三做中大校长的许崇清;是周总理的音乐知音的马思聪;是抗日歌曲《杜鹃花》的创作者黄友棣;是绑在柱子上的和翻译《资本论》的王亚南先生;是被称为中国“大学语文之父”的徐中玉;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奠基人之一的杜定友;是学贯中西、文理皆通的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开创者黄际遇;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是确立“珠江三角洲”地理学说的地理学大师吴尚时等等。</p> <p> 整装待发,研学之旅</p> <p>  11日早上8:00在韶关市第一中学校门口集合,六台旅游大巴车和研学导师们早早地在校门口等待着。学生们怀着兴奋愉悦的心情登上开往坪石镇的大巴,踏上此次寻找“坪石先生”的研学之旅。</p> <p> 欢声笑语,青春活力</p> <p>  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乘车途中有同学的才艺表演和导师的历史小课堂。</p> <p>  上午10点 ,同学们到达坪石研学第一站:管埠村师范学院旧址。因乡道比较窄,同学们需要步行一段路才能到目的地。他们看见了农村特有的风景,河边的庙宇,碧绿的河水,感受清凉的河风,听见大鹅群和母鸡的歌唱声,还有小狗对陌生人不停的吠叫声……有同学悄悄的跟我说,好想给它们拍照,可惜他们的手机被班主任代管了。参观了师范学院,在何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同学们体验到在乱世中创作的音乐与艺术之美,认识了马思聪先生、黄友棣先生、许幸之先生、刘仑先生等著名艺术大师。</p><p><br></p> <p> 午饭时间到啦,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去“干饭”啦!这可是本地刚收的晚造水稻,饭特别香。同学们胃口大开,八菜一汤的佳肴,让同学的饭量破纪录了!能和同学、老师们一起用餐的愉快和感受才是让学生们最兴奋的吧!</p> <p>  下午,出发坪石研学第二站:武阳司法学院旧址。大家午饭后小憩了一会,随着大巴车走了一段路,因车宽路窄,同学们便要下车步行。路旁种满了竹子,竹子全身是宝。从餐桌上可口的竹笋美食,到长大后笔直的竹竿被村民做成了竹筏,编织成箩筐和竹篮等手工艺品……翠绿的竹子映衬着碧绿的武江河水,那是一幅十分美丽幽静的山水画,记载了这里的不寻常的历史——西京古道。大概10分后我们到了武阳司村法学院纪念柱,看见了当年法学院亚南书舍(野马轩书斋),听到了关于王亚南先生、梅龚彬先生、李达先生等人的传奇故事。在展馆中同学们上了一堂不一样的历史课,曹老师声情并茂、循循善诱、引人入胜,讲得非常精彩!同学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心情非常激动,带着研学手册,带着依依不舍缓缓走出了法学院。</p> <p> 坪石研学之旅第三站:广同会馆、定友图书馆。途中同学们进行了一个针对坪石镇当地民情简单情况的市场调查活动,加深对坪石镇的了解,也促进了他们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大家组队沿江而下,到了定友图书馆。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图书馆里,同学们安静了下来,认真地听尹老师讲了一个关于图书迁移的故事,并争先恐后地抢答老师的提问。随后还进行了一个快速寻找图书的游戏比赛,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图书馆门前,师生们一起留影一张,结束了一天的研学之旅。</p> <p>  韶关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英姿飒爽</p> <p>  在研学旅途中,同学们了解一段烽火年月,中山大学颠沛流离,几度迁徙,三易校址:先迁云南,复迁粤北,三迁粤东。中大的先生们在艰难传道授业、抗日救亡,于烽火中培养栋梁之材。坪石先生们书写了一段炮火连天弦歌不辍、山野村舍书声回荡的感人历史,为中大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韶关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对可亲可敬的中大坪石先生们的敬意,探访了他们当年简陋的居住地,感受到了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此次研学之旅,不仅让韶关一中八年级学子留下了深刻回忆,收获了成长心得,更让他们懂得感恩现在美好的生活。相信他们必能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回忆,带着对先贤们的敬意,更加坚定自己心中的理想,勇敢地向未来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