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之——平遥古城(二)

金儒

<p>如果只来古城,是不要门票的,只有进景点才要门票。古城内的大小景点有21个,不免票就得花125元买张通票,这样我们2人省了250元,虽然数字不算好听,但少掏钱又游览了景点也是开心的。</p><p>我们从县衙出来,跟着导游夫妻档组合,丈夫开电瓶车,妻子做导游,我们去哪个景点,丈夫就开车拉着我们到最近的地方(古城内连电瓶车都进不去),妻子跟着我们一路景点讲解,然后丈夫送出古城结算。</p> <p>这是马家院子的门楼,两边写着“醋”、“酒”的幌子,对游客传递着信息。</p> <p>在平遥,抬头见到的都是历史建筑。这是清朝末年平遥首富马中选曾住过的院子。现在是山西省醋酒博物馆。</p> <p>从西大街走到南大街,就看到这个古城内最高的建筑,这就是平遥古城市楼。此楼为三重檐木构架楼阁,高18.5米,黄绿琉璃瓦顶。来平遥古城,市楼是绕不开的,也是无法忽视的,此楼位于古城的市中心。也是古城内唯一的楼阁式高层建筑,据说以前花几元就可以登楼,不过现在禁止登楼啦,只能在南大街南北观望。</p><p>旧有“朝”“午”“夕”三市,市楼由此得名。又因市楼南偏东有水井一眼,世传“水色如金”,固有“金井楼”的美誉。</p><p>这张照片是从南面看市楼。市楼的最高处匾额上题“市楼”,下面是“忠至义尽”匾额。底层的立柱上有一副描绘市楼的对联。上联:朝晨午夕街三市。下联:贺凤桥台井上楼。横批:金井古楼。</p><p>市楼以其雄姿壮观、造型华丽,被誉为平遥八景之一。它和城墙一样,已成为平遥古城的象征。</p> <p>这张照片是从北边看市楼。这一边的楼底立柱上,悬挂的对联为:五行气正民生遂,百尺楼高物象雄。横批为“古陶胜境”</p> <p>平遥市楼在2013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市楼黄绿彩色琉璃瓦铺盖,花纹南成双喜字,北成寿字。</p> <p>穿过市楼,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协同庆钱庄,也是中国钱庄博物馆所在地。协同庆钱庄创立于咸丰六年(1856),是由榆次聂店王姓和平遥王智村米姓共同投资开设的大钱庄,也是平遥规模最大的钱庄院落,前后共有相互独立又联系的七进院落。建筑之宏伟、规模之庞大,讲究之豪华,功能之齐全,在平遥商铺院落中实属典范。&nbsp;  </p> <p>进景区,步入第一进院落,中间为揽柜房、南北各两间分别为总帐房、埠际帐房。迎面一口小水缸,叫“门海”,取“门前摆大海,年年发大财”之意,水缸置于元宝石上。地上的下水口做成外圆内方的铜钱样式,取流水不流财之意。</p><p>虽然疫情尚未结束,可是出来游玩的人真是不少呀。</p> <p>协同庆票号(钱庄)导览图。</p> <p>进入二院,为营业厅大院,有营业厅、埠际信房,这里是接待大户及重要客人场所。</p><p>每个院子都有水缸(门海)、元宝(财富)。</p> <p>栖蠡处,这几个字是有寓意的。栖就是休息的意思;蠡指的是范蠡,恭称为“商圣”,他曾做过三次首富,被当地人奉为财神爷。所以这里也寓意着财神爷休息过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VIP贵宾室,接待大客户的地方。</p> <p>当年慈禧携光绪帝西行到了平遥出走,当时山西时协同庆票号(钱庄)给慈禧筹银20万两银,慈禧太后回北京后回赐近2米红木塔雕一对。五层,代表着五福临门、福禄寿喜财;一对代表着好事成双、十全十美。</p> <p>第三进院为协理房、祭祀房、经理房。这里是钱庄总经理、协理、襄理办公的场所。据介绍:七位总经理,始终如一、团结和睦,才能互补,可谓“得人独胜者,唯厥协同庆一业”。二楼阁楼上匾额“金和玊(su)华”,指财运亨通,家业茂盛之意。其中“玊”字比“王”字高一点,体现总经理地位高贵。</p> <p>象征着财富的装饰物</p> <p>第四道院是员工的生活区。位于主轴线东部,从侧门走入院内,亭台楼阁,花木繁茂,别具风采,室内古朴典雅,温馨如家。这里原是协同庆在外人员回籍临时居住的地。</p><p>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的“逸”字缺了一点,这寓意的就是多一点劳作,少一点安逸。真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p> <p>协同庆的金库是一座下沉式庭院,地下金库总占地三百余平米,由地下十孔窑洞组成。也就是说院子有多大,地下金库就有多大。进入地下金库,首先出现的是一条金光闪闪的“财路”, 其中有四五间房里都放着满满的银子和黄金(当然,现在的是假的,不过,可想而知当时是怎样壮观的景象)。</p> <p>地下金库摆放的金银财宝(道具)。</p> <p>慈禧太后口谕</p> <p>地下金库的柱子是一根用千年樟木雕刻的,这根称为神龙宝柱的柱子是皇帝朱元璋送给刘伯温的礼物。据说这根神龙宝柱正好位于平遥古城的中心位置,人称龙脉,此柱插在龙脉上,可保平遥风雨无恙。以前很多人都会来摸摸龙柱,但现在龙柱已经被保护了起来,只能看一看。所以旅游也要趁早</p> <p>&nbsp;关于金库,还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国的第一个提款机起源就在这个金库里。因为每次提款时,银锭需要由两个竹篮从地下金库用绳子通过竖井提到店堂上,金库里的人不能上去,上面的人不能下来。“提现”这两个字就是这么由来的,看来行万里路,还真是大开眼界,学到了不少知识啊。</p><p><br></p> <p>从协同庆票号出来,我们再看看平遥古城镖局,比较有名气的是:同兴公镖局、华北第一镖局、中国镖局博物馆。我们来到了中国镖局博物馆。这里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主要介绍中国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p> <p>大大的“镖”字、独轮镖车、镖箱,展现着那时候镖局的人不但要有功夫还要有智慧。</p> <p>来平遥必登城墙。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西周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此后又经过数十次修补,但仍总体保持了明代初期的风格。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分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p> <p>城墙四角设平台,各建角楼一座。城墙上每隔50米便筑敌楼1座,共计72座,垛口3000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考虑的。</p> <p>敌楼、垛口</p> <p>城墙依然保持着原貌,黄土夯实的。但看到这深坑了吧,听导游讲这古城农历十月十五,按平遥风俗“土地爷”过生日,不少百姓要挖一点城墙土回家,摆香案公祭品,当地人说城墙的土干净,他们说法是“谢土”。我问一句老百姓把土挖完了那也不利于城墙的保护呀。她说等天黑了在放回去。看看这坑印是不是还很新鲜呢</p> <p>城墙的排水系统,应该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吧。</p> <p>城墙上就放了这几门炮,也算是镇墙之宝吧。</p> <p>站在城墙上“皮”一下。</p> <p>找到了一张10多年前来古城在城墙上拍的照片。</p> <p>走在上面,如同走在历史的长河里,感叹古人的智慧。3000垛口、72敌楼,是古人讨厌战争,渴望和平,追求仁政的儒家思想的最好表述。</p> <p>站在城墙远眺,灰砖黑瓦的山西民居,更有了明清时的味道。下得阶梯过云路老街看两边商铺林立。</p> <p>看看白天的明清街,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p> <p>平遥古城三宝之一,推光漆。</p> <p>白天的酒吧是否不懂夜的黑</p> <p>平遥街头这个像个机器人的小东西,扫码可以讲解,一个小时50元。看到有家长带着孩子骑游。</p> <p>最后一个打卡地——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这座文庙至今保留着全国好几个“最”:是我国现存众多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殿内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全国最大,有一张全国仅存的状元卷。</p> <p>文庙主入口是气势恢宏的棂星门。棂星就是天王星,古人认为它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才士的选拔,寓意孔子乃文星下凡。古代皇帝祭天,先祭棂星。文庙设棂星门,说明孔子在历代王朝中的崇高地位。</p> <p>大成殿,是文庙学宫的最高殿堂。</p> <p>殿內正中央供奉着我们耳熟能详的孔圣人的帝王之像。它坐高4.5m,头戴十二旒冕。身穷十二章福,手持镇圭,长鬓齐胸,令人肃然起敬。</p><p>我们去那天正好有学生在大成殿里膜拜。</p> <p>从大成殿出来,孩子们在宣誓。也就是好好学习,金榜题名时考个不错的大学之类的。</p> <p>大成殿的后墙中央写有一个硕大的“魁”字,喻为文庙的点睛之笔,它出自南宋著名丞相文天祥之手,是在乾隆年间由平遥人临摹上去的,所以。它具有很高明的书法价值,很奇怪的是,这个“魁”字上方没有第一笔?当地人的解释就是希望本县考出来的那名状元来文庙祭孔之后再亲自添上去的,看得出来,当年的平遥人并没有在科场上夺魁。相反,在他们的思想观念申,经商是最能光宗耀祖的,都是要立志当上票号的掌柜的,很多尚未入学的孩子,已把经商视为成长之路,而非读书做官。祖祖辈辈留下的印象和理念就是“重商不轻学,重学为经商”走一条商学互补的路子,所以,晋商将古训“学而优则仕”改为了“学而优则商”在平遥我们看不到一座意气飞扬的科考牌坊,因为平遥人的光荣和梦想是在商场,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夺得了商业之魁,取得了商场中的第一。</p> <p>龙门坊,古代有“鲤鱼跳龙门”之说,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为鱼,每到科举前,各地乡民学子都是争先恐后地跳龙门,而且还有一定的讲究,一跳……二跳……</p> <p>鳌头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中试,是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学子们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因为一旦科考成功,独占鳌头,就可以进入官场,从此飞黄腾达,高官厚禄、光宗耀祖。</p> <p>从文庙出来,看到了平遥大戏堂。它位于古城九龙壁处,西临文庙、财神庙,南望魁星楼,东临古城墙,是与法国“红磨房”齐名的高品位演艺场所。“大戏堂”原名“礼乐堂”。始建于清康熙42年(1703年),历史上曾为官绅礼宾、商贾休闲和演戏宴舞名所。一代宗师启功老先生为平遥“大戏堂”题写了堂名。大戏堂园区包括九龙壁、戏廊、古典式封闭式大戏堂演歌厅、酒吧区和东南海宾舍等6部分组成,其中九龙壁和大戏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p> <p>平遥九龙壁一直是古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系明代早期遗物,通高4米,宽约20米,下筑青砖须弥座,顶部灰瓦覆盖,饰五脊六兽。</p> <p>看过平遥大戏堂,我们就结束了平遥古城都行程。让我们再一次欣赏欣赏它的门楼吧。</p> <p>电瓶车师傅送我们从下西门出来,再看一眼城墙吧,再见了平遥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