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课堂反思:五上4-2《用橡皮筋作动力》

小核桃课堂

小学科学配套器材哪家强?我只信爱牛!拿到爱牛实验器材,你会不会用?怎么有效使用?教学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材哪些部分可以进行调整?……欢迎来到小核桃课堂,分享爱牛器材使用经验,一起进行教学反思。<br>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这是下一个活动的准备;第二部分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运动和力的有关科学概念;第三部分是“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认识弹力,了解弹力的产生。<br> <b>爱牛实验材料:小车、中号橡皮筋</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轴上的车轴套)</h3> 自备实验材料:卷尺、支架、钩码<br><br> <b>一、导入</b><br> 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是用什么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再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用橡皮筋作动力”来驱动小车。<br><br> <b>二、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b><br> 1.通过实物展台,教师投影演示皮筋的安装; <br> 2.每组尝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br> 3.思考交流: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br> 本节课中,<font color="#ed2308">车轮不打滑</font>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这里不得不夸一夸爱牛的小车,<font color="#ed2308">实践后发现车轮打滑的概率几乎为零</font>,操作非常便利;对比使用了新教材四年级学具袋里的塑料拼装小车,车轮打滑的概率接近80%,需要在小车上增加一定重物,才会降低车轮打滑的几率。<br><br> <b> 三、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b><br> 学生经历推测→设计→实验→汇报的过程,自主建构“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距离越远”的科学概念。<br> 在实验前,师生讨论,总结<font color="#ed2308">注意事项</font>:<br> 1.若车轮打滑,需要重新测量(要抓紧时间);<br> 2.约定: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分别为5圈、10圈和15圈。<br> 3.约定:皮尺测量小车行驶的距离是从前轮(起点)到前轮(终点)。<br> 4.实验时注意观察:(1)橡皮筋缠绕圈数少和缠绕圈数多时,橡皮筋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2)橡皮筋缠绕圈数少和缠绕圈数多时,橡皮筋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验场景1:用爱牛的小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验场景2:用塑料拼装小车(新教材四年级学具袋)</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活动记录1(左图):用爱牛小车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记录2(右图):用塑料小车</span></div> 在实验后,讨论“怎样使我们的小车行驶得更远”?引导:想办法增加橡皮筋的长度,或想办法增加橡皮筋的弹力。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制作,运用到第8课《设计制作小赛车》中。 <b>四、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b><br> 1.讨论:我们为什么用橡皮筋作动力驱动小车?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br> 2.阅读:资料——弹力的概念。<br> 3.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弹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4.感受:学生拉橡皮筋,体验“变形越大,弹力越大”。 <div> 演示:钩码数越多,橡皮筋形状改变越大,弹力越大。</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橡皮筋

小车

弹力

缠绕

实验

打滑

车轮

越大

爱牛

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