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第二天2020.12.11

青县音美教研

<p>上午进行了开班仪式。</p> <p>参训学员合影</p> 美术学科政治引领 <p>  福建教育学院院长赵崇铁讲座《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领大家思考“怎样培养?为谁培养?”的问题。</p> 核心素养学科体现 <p>  福建教育学院体艺研修部沈家华老师关于《核心素养观下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的讲座给我的触动非常的大,他列举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案例,给我们在教学当中定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作为基层美术教研员的我刚刚从农村学校视导完毕,我发现我给老师们带去的教育理念和专家领导的教育理念是契合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是紧跟专家步伐的,没有把路走偏。沈老师说要像谈恋爱一样搞教学,乐此不疲,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教学研究。这种说法既有趣,想来又极其的贴切。在像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小学美术教学中编程电脑动画已经走进课堂。对于我们农村美术教育,我们虽然鸡立鹤群,但并不影响我们进行教学研究。虽然我们硬件资源匮乏,但是我们利用学校教师学生的丰富的作品资源和社会文化场馆极好的硬件展示资源进行整合,然后进行我们的美术作品展示,这样既让教师学生的作品走向了社会,得到全民的认可与关注又实现了文化馆的资源利用,这是一种双赢,是审美教育的社会化的体现。在农村美术教学中,我们的材料资源也许并不能按着教材中进行实施,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唾手可得的资源中进行挖掘,然后进行美术教学以及美术教育活动,例如根据地域特点,寻找身边的资源,找准材料切入点进行特色校本教学。沿海学校海边沙子多就可以做沙画教学,利用牛仔制作基地淘汰的牛仔布进行牛仔布艺拼贴家乡民居等教学活动。而且把每个同学的小作品进行拼贴组合形成一个大场景的美术作品给人带来极其震撼的感觉。沈老师指出,在开发性的美术课程教学当中老师的角色是宏观的设计师。美术老师一定要成为一个正向标签的名师,我们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以及过硬基本功能力还要有超强的研究能力,作为老师要有唐僧的远见和信念,既美育以及个性化发展,要有悟空的能力,也就是多种媒体和方法的运用,要给我们的作品以及教学定位。</p><p> 总而言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地域环境,根据教师的自身素质寻求一条适合的教学之路。</p> 核心素养学科实践 <p>  晚上是浙江温州特级教师邹黎明老师《核心素养理念下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探索》讲座。讲座给我颇多启发,邹老师是高中美术老师,高中美术教学主要就是鉴赏课教学,而中小学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是非常难上的。邹老师运用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怎样把一些常规的鉴赏美术课变得生动让学生爱上爱参与。</p><p> 例如欣赏《苏州园林》,他把切入点定在苏州博物馆的标志上,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这个标识设计让学生看,从中能看到什么形象?学生发散思维,会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继而分析外形像个印章,形象像房子、窗户、汉字,这些都是具备中国元素的。然后揭示答案,这是一个“器”字,分析这个字在美术中呈现的深层次的意义,继而进行引入教学。这个初步感受阶段的案例是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视角进行参与,从他们的知识层面进行切入,一点点的进行深入探究。以好似简单的发散思维进行探讨,然后教师进行梯度的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中没有教的痕迹,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开放活泼。</p> <p>  另一个案例是一个老师欣赏古建筑的窗棂设计,那节课是一位老师讲的公开课,就是平常的常规课:窗棂是什么形状的,他是怎么构成的,然后讲讲花纹图案等等。这节课基本上是平淡无奇,没有亮点。邹老师就思考这节课怎么才能上的更生动?于是他找到一个切入点,就是给出一个古建筑窗户图片,看这个窗棂中的图案是有哪些个基本型组成的?从哪里着手然后快速的把它画下来?这个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和表现欲。然后就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古代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呢?然后走进教学。</p> <p>  接下来的案例是邹老师在讲临摹齐白石葫芦这幅作品,按我们以往的思路就是教师先讲解齐白石的生平,然后再讲解叶子葫芦笔墨用法,然后天牛是怎么画的。邹老师进行的是开放式的教学。他让学生说想先了解哪一个方面内容,学生说先了解叶子是怎么画的?周老师让学生观察作品:叶子这三笔是以一个怎样的顺序画的?学生纷纷探究讨论,给出答案,左中右,右中左,哪个答案对呢?教师示范,一目了然。然后分析天牛的画法,老师给出两副作品,一张是原作,一张是根据天牛照片画的,让学生观察哪一幅作品是齐白石的原作,学生们纷纷答错,然后教师分析为什么原作天牛的触角有一个是弯的,画者是有生活经验的。这也告诉我们,绘画一定要从生活出发,观察生活,作品才可以合理而生动。</p> <p>  纵观邹老师给出的这几个具体案例,我发现要想打破常规思维教学,必须要反方向思考进行逆向思维,而后找准一个切入的基点进行教学研究,而怎么找这个点是非常关键的。这个点的给出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贴近,并且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以及激发他们深入探索探究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课题知识,让他们觉得这节课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值得去深入探究的,学生参与的活动才是生动的。</p> <p>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大家学习研究,就是图像阅读……邹老师的几个案例中都触及了这个知识点,这在欣赏教学中极其关键!!!</p>